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19、爱莲说(周敦颐) 备课 备课参考资料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古代诗词阅读之托物言志诗考点解读
[2021-12-25] [阅读次数:344]
考点: 1. (宋)韩琦《柳絮二阕》 2. 谢懋《霜天晓角桂花》与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3. 白居易《五弦》 4.贺铸《踏莎行》 5. 杜甫《燕子来舟中作》 【考点解读】 一、托物言志诗 托物言志诗是借吟咏自然景物或社会事物...
『
阅读全文
』...
青莲,你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学生随笔)
[2020-05-16] [阅读次数:335]
盛唐百年时光你独领风骚,多少丹青化长卷诵你在浩浩千古之间,而你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诗意可以是江南的几场梅雨,几卷荷风;诗意可以是山中的潺潺流水,艳美桃花;诗意可以是飘风骤雨,落花飞雪。但所有的诗意要有了诗韵的遇见才是独一无二的,而你在那里留过诗的,则更是令我心驰神往的。 “桃花流水...
『
阅读全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9-01-11] [阅读次数:1615]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移郴之桂阳令...
『
阅读全文
』...
小莲记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9-01-04] [阅读次数:832]
刘斧 李郎中,忘其姓名,京师人。家豪,屡典郡。公为人瑰伟。嘉佑中,售一女奴,名曰小莲,年方十三,教以丝竹则不能,授女工则不敏。数日,公欲复归之老妪。女奴泣告曰:“傥蒙庇育,后必图报。”公亦异其言,久而稍稍能歌舞,颜色日益美艳。 一夕月晦,侍公寝,中夜不见。公惊,秉烛求之,庖厨井厕俱不见。公意其...
『
阅读全文
』...
《陋室铭》《爱莲说》课文字词详解
[2017-06-06] [阅读次数:838]
人教版七下《短文两篇》中《陋室铭》《爱莲说》立意鲜明,是作者对自己志趣与节操的表白。我们要体会古人立身处世的崇高境界。 陋室铭 (一)课文字词详解 山不在高,有仙则①名。水不在深,有龙则②灵。③斯④是⑤陋室,⑥惟吾⑦德馨。 ①名:出名,有名。②灵:灵验。③斯:这。④是:判断动词。⑤陋室...
『
阅读全文
』...
托物言志诗歌集锦 (高考复习指导)
[2016-10-05] [阅读次数:518]
1、石 灰 吟 于 谦(明)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主旨: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
『
阅读全文
』...
汤显祖《青莲阁记》原文及翻译
[2016-09-03] [阅读次数:716]
李青莲居士为谪仙人,金粟如来后身,良是。“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心神如在。按其本末,窥峨嵋,张洞庭,卧浔阳,醉青山,孤纵掩映,止此长江一带耳。风流遂远,八百年而后,乃始有广陵李季宣①焉。 季宣之尊人乐翁先生,有道之士也。处嬉而神清,休...
『
阅读全文
』...
你若如莲,定会芳香(教师随笔)
[2015-08-14] [阅读次数:385]
有这样一个典故,叫做“管宁割席”,据《世说新语•德行》记载: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这个管宁,是管仲的后人,三国魏高士,自幼好学,饱读经书,...
『
阅读全文
』...
莲花山的美景 学生随笔
[2014-10-31] [阅读次数:385]
李利华 我心中最美的风景不是大名鼎鼎的泰山,不是举世闻名的黄山,也不是这山清水秀的桂林,而是我家乡的我莲花山。它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提起...
『
阅读全文
』...
《爱莲说》复习资料
[2014-10-30] [阅读次数:762]
何湍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阅读全文
』...
《莲文化》综合性学习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013-10-31] [阅读次数:1223]
莲文化的魅力 一池清莲,一池美丽。从古至今,莲的形象经常出现在雕刻和绘画作品中;许多诗人、学者都写过咏莲的篇章,赋予莲各种美好的品质。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莲的世界。 一、识莲 1、荷花别名有哪些?(写出5个)  ...
『
阅读全文
』...
《陋室铭》《爱莲说》原文及译文 备课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013-10-31] [阅读次数:4708]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释 ⑴ 在...
『
阅读全文
』...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翻译《桃花源记》《爱莲说》《核舟记》《大道之行也》《三峡》《答谢中书书》《湖心亭看雪》
[2013-10-10] [阅读次数:4043]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翻译 《桃花源记》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依靠打鱼为生。有一天他顺着小河行船,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小河两岸生长,在几百步的范围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他想走道林子的尽头看看究竟。...
『
阅读全文
』...
《古诗素描》之滁州西涧、采莲曲、宿云门寺阁、桃花溪、塞上听吹笛、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013-09-25] [阅读次数:916]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这些茂盛的小草,就象一群与世无争的孩子,在野外,在远离城市车马和扬尘的西涧,怡然自乐,思想纯洁,静静生长。一春又一春,就这么绿着,时光的脚步似乎已然停憩。 山峦背后,深树背后,不谙...
『
阅读全文
』...
周邦彦宋词赏析:一落索、隔浦莲近拍、诉衷情、风流子
[2013-04-22] [阅读次数:979]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 周邦彦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这是一首写思妇闺情的小令。古代妇女,特别是一些贵家妇女,既不从事生产劳动,也没有机会参加社会活动,终日闲居闺中,无所事事。人...
『
阅读全文
』...
《爱莲说》《核舟记》注释翻译 备课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013-03-12] [阅读次数:1915]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
阅读全文
』...
记叙文阅读之托物言志 中考复习(八年级上册)
[2013-03-01] [阅读次数:1930]
湖南省岳阳市十中 熊宏 邮编 414000 【阅读目标】 1、 通读全文,找准所托之物。 2、 抓住所托之物的特点,理解其象征含义。 3、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作者的情感脉搏,找出所托之物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或感悟之间的相似点。 【即学即练】...
『
阅读全文
』...
托物言志——散文的读写能力培养
[2013-01-28] [阅读次数:3880]
一、能力培养之必要性 1、践行课标理念 《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
『
阅读全文
』...
托物言志 作文指导(九年级上册)
[2012-09-17] [阅读次数:2781]
托物言志,即讲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
『
阅读全文
』...
宋词是一朵静静盛开在内心的莲花学生习作(网友来稿)
[2012-09-10] [阅读次数:4285]
陆波 宋词是一朵静静盛开在内心的莲花 ——理科62班 刘璐 今年这个夏季,窗外时而烈日炎炎,蝉鸣声声,时而是风狂雨骤,叶落萍飘。好在终于过了立秋,日子会一天天清凉起来。闲时信手翻了翻宋词,不觉悠然心会:“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
『
阅读全文
』...
莲文化欣赏主题班会课 主题班会稿(九年级)
[2012-03-08] [阅读次数:1413]
主题班会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受到特定目标下的感化与教育,其形式多种多样。受陶行知“解放空间,把孩子从文化鸟笼里解放出来,飞进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丰富的食粮” (陶行知《民主教育》)教育思想的启发,笔者经常将学生们带出课堂,带进大自然中去完成一些特别的主题班会。 我国的莲文化博大精...
『
阅读全文
』...
贺铸《下水船&芳草青门路》《忆仙姿&莲叶初生南浦》赏析
[2012-03-01] [阅读次数:1079]
下水船•芳草青门路 贺铸 芳草青门路,还拂京尘东去。回想当年离绪,送君南浦,愁几许。尊酒留连薄暮,帘卷津楼风雨。凭阑语,草草蘅皋赋,分首惊鸿不驻。灯火虹桥,难寻弄波微步。漫凝伫,莫怨无情流水,明月扁舟何处。 贺铸其人,自小尚武任侠,中年尚气使酒,虽出自宋太祖贺皇后族孙...
『
阅读全文
』...
《爱莲说》知识点归纳
[2011-12-22] [阅读次数:7100]
一、文学常识: 1、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不长,跟现代杂文相似,托物言志。 2、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 二、文言词语 【蕃(fán)】多。【...
『
阅读全文
』...
张潮《采莲词》新解(苏教版高三教学论文)
[2010-09-01] [阅读次数:1690]
张潮,又作张朝,润州丹阳人,生卒年份不详。大约生活于开元至大历年间。一生未涉官场,钟情于田园山水,是个名副其实的“处士”。然而他善写诗,而且有相当高的水准。唐代殷璠汇其诗入《丹阳集》,评曰:“潮诗委曲怨切,颇多悲凉。”唐代李康成编的《玉台新咏》后集,顾陶编的《唐诗类选》,北宋李...
『
阅读全文
』...
中学生写作必备基本技法:借景抒情法、托物言志法、多种描写法、先抑后扬法、伏笔照应法
[2010-08-13] [阅读次数:2726]
原帖地址:http://bbs.ruiwen.com/thread-36579-1-1.xhtmll 长河落日 任务:1、借景抒情法(包含了情景交融、触景生情、动静结合法、移步换景法) 2、托物言志法(包含了以物喻人法) 3、多种描写法(包含了肖像、神态、细节、动作、心理、对话、景物等描写) 4、先抑后扬法(包含了跌宕起伏法) ...
『
阅读全文
』...
游莲花山记(教师随笔)
[2010-05-17] [阅读次数:598]
间歇性的暮春之雨使莲花山如黛似洗,“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漫山遍野的树木披上了青翠欲滴的新装...
『
阅读全文
』...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桃花源记、爱莲说、陋室铭、三峡、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2009-03-07] [阅读次数:53998]
桃花源记 基础知识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文言词语 ...
『
阅读全文
』...
爱莲说备课详细材料(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2007-07-25] [阅读次数:4949]
一、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惟独喜爱菊。自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只喜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越发清芬;笔挺洁净地站在那里,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 ...
『
阅读全文
』...
“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区别(教师中心稿)
[2007-03-22] [阅读次数:1840]
“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区别 ——古典诗歌表现手法系列鉴赏之二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张辅良 0931-3237439 邮编:730010  ...
『
阅读全文
』...
莲塘古里[教师随笔](网友来稿)
[2007-03-05] [阅读次数:418]
jerry 离开故乡几载,在艳阳高照的那年夏天,干净得什么也没有带走。儿时的回忆顺着时光漫开,心里却是更加地牵挂。 驻足路口,一棵榕树,一湾浅塘,这便到了我的故乡—莲塘。常见成群的鸭鹅在清塘中来回地悠游,苍翠的老榕树在旁静静地陪伴。几个孩子在空荡的谷场上玩耍,老人在木板凳摇着扇子听着...
『
阅读全文
』...
“托物起兴”和“托物言志”的区别(教师中心稿)
[2007-01-04] [阅读次数:2133]
“托物起兴”和“托物言志”的区别 ——古典诗歌表现手法系列鉴赏之二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张辅良 0931-3237439 邮编:730010  ...
『
阅读全文
』...
历史上的武大郎和潘金莲是什么样?(教师中心稿)
[2006-11-25] [阅读次数:1547]
历史上的武大郎和潘金莲是什么样? 武大郎矮小、憨厚而可笑,潘金莲美艳、淫荡而可恨,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有人经过实地考证,认为武潘二人之事都是受《水浒》影响而成的冤案,他们在历史上的本来面目并非如此。 据考证,北宋末年确有武大郎、潘金莲其人。他俩分别...
『
阅读全文
』...
托物言志类散文的阅读技巧
[2005-11-17] [阅读次数:6875]
一、认真阅读全文,找准所托之物。 即是“托物言志”,首先要找到所托之物。一般来说,这类散文的标题会提示象征物。像《红砖颂》,标题中的“红砖”便是所托之物,《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也是所托之物。但有的散文,题目不能提示象征物的,我们也有办法找到它。如《荔枝蜜》,从题目中不能判断,但我们通过全文,可以...
『
阅读全文
』...
写景抒情,托物言志——学会分析作者在散文中表达感悟的形式
[2005-11-17] [阅读次数:5316]
深圳市宝安中学 吴名赓 [读法概述] 散文这种体裁,精粹警辟,形式自由,能够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它往往不局限于一人、一事、一物,而是展开丰富的联想,说东道西,谈古论今,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散文也许就散在这里。在这点上它仿佛散步,步履轻松,神态闲适,不疾不徐。散文不像小说、戏剧,以完...
『
阅读全文
』...
要善于托物言志
[2005-11-17] [阅读次数:1825]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物首先要寄情于物。 1.找准托物言志的“相托点”。相托点即所咏之物与要表达的思想意义之间相通相似之处。 抓住了相似点去状摹事物,为言志架桥铺路,才能使托物和言志契合交融。 2.抓住事物的特征状物。抓住物的特征才能体现文章的立意。精彩传神的状物才能使...
『
阅读全文
』...
莲的魅力(网友来稿)
[2005-09-05] [阅读次数:1111]
一 莲的历史、品种、栽培、用途 莲的品种 为北京传统栽培品种。单瓣花型。花蕾桃形,绿色,上部红色,花白色。花开较早,6月上旬始花,群体花期1个月左右。结藕较早。7月下旬,将新藕二次翻盆,花期可延续到10初左右。有自然变异的红娃莲和粉娃莲。 为厦门传统栽培品种。单瓣花型...
『
阅读全文
』...
《爱莲说》多元智能教学案例设计(教师中心稿)
[2005-03-07] [阅读次数:3832]
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中学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两种基本智力外,还有其他七种智力即视觉空...
『
阅读全文
』...
《采莲》风情三面观(网友来稿)
[2004-12-22] [阅读次数:1124]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喜欢唐诗,除了因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以外,还有那些生活在江南水乡默默无闻而又生命活现的采莲女子。她们生长在乡间村野,出没于荷波水泽,用青春和热情,用智慧和勤劳,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生命之歌。《采莲》就是这些生命乐章的完美体现。品读唐代诗人慧眼匠...
『
阅读全文
』...
一枝卓然独立的莲花------欧也妮的形象分析(网友来稿)
[2004-11-29] [阅读次数:2034]
河北省南皮县第一中学 曹洪新 巴尔扎克是一位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他的《欧也妮·葛朗台》以客观的笔触描绘了十九世纪初期的冷酷自私的金钱社会,揭示了原始积累时期资本家的贪婪与吝啬,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作为资为阶级暴发户的老葛朗台因金钱泯灭了人性...
『
阅读全文
』...
荷塘景色美采莲曲更妙(网友来稿)
[2004-09-08] [阅读次数:2108]
丁世举 荷塘景色美 采莲曲更妙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
『
阅读全文
』...
周敦颐对心灵世界的构设
[2004-08-26] [阅读次数:851]
刘东超 在我国中古社会中期,社会结构和思想结构都发生了重大的变迁。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变迁是世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庶族在各个历史领域步步建立自己的权威。大致与此相对应,汉唐笺注经学退出思想世界,重构儒家义理之学并使之占据人们思想的运动慢慢地展开。我们知道,学界大多把这一运动追溯到晚唐的韩愈、李...
『
阅读全文
』...
周敦颐与道教
[2004-08-26] [阅读次数:907]
蔡宏 周敦颐是二程的老师,所以朱熹在《伊洛渊源录》中把他排在首位,认为他继承儒家绝学,孔孟之道。朱熹说:"濂溪周公先生,奋乎百世之下,乃深探圣贤之奥,疏观造化之原,而独心得之。"1朱熹说圣人之道从周代开始就衰落,孟子以后就没有人传播了,到了宋代,周子出来,无师自通,继承孔孟之道,发扬了道学。...
『
阅读全文
』...
周敦颐思想简论
[2004-08-26] [阅读次数:1062]
古国网 作者:任守愈 周敦颐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很多学者认为二程是他的学生,他开启了宋明理学。这一点,现在也有人表示怀疑,但是其精粹的思想是人所共知的,主要在《太极图说》和《通书》中。 《太极图》源于道教,周敦颐将其融入《易传》之中,写出了《太极图说》。在《太极图说》中将《易...
『
阅读全文
』...
周敦颐简介
[2004-08-26] [阅读次数:13850]
周敦颐,字茂淑。 他从小喜爱读书,在家乡道州营道地方颇有名气,人们都说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 由于大量广泛地阅读,周敦颐接触到许多不同种类的思想。从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一直到汉代才传入中国的印度佛家,他都有所涉猎,这为他而后精研中国古代奇书《易经》创立先天宇宙论思...
『
阅读全文
』...
君子爱莲(湖湘人物之周敦颐)
[2004-08-26] [阅读次数:1536]
作者:不卑 引一阵风,看一段舞;接几点雨,听几声韵。有风姿,凌波微步;有雨韵,滴水涟绮。 绿裁衣裙,红妆笑脸;月出银辉,雾起薄纱。似淑女,含羞掩面;似君子,香远气清。 于是君子爱莲。清涟梳妆,日月粉面,雾拢薄纱。远远的,还有袖里暗香。有了她,便有一池浪漫的诗:"...
『
阅读全文
』...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观林夏丽老师《爱莲说》的一点体会(网友来稿)
[2004-06-16] [阅读次数:1643]
广东省揭阳市东山区乔林中学 王妙銮 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即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具体活动中,发挥主体的作用,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起主导的作用,着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是许多老师所追求的,也是我校开展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通过我们语文组成员的...
『
阅读全文
』...
《爱莲说》导法八例(网友来稿)
[2003-11-02] [阅读次数:2296]
浙江省象山县南庄中学(315700) 韦法初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既不能因课时紧张而忽视导入,也不能把导入当作一种摆设,机械地公式化地局限于组织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导入要因时间、地点、内容、对象而变化。我教学《爱莲说》一文,曾先后设计了八种导语。 一、 篇幅导入 同学...
『
阅读全文
』...
2003年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爱莲说
[2003-06-24] [阅读次数:4810]
喜欢荷,喜欢她的淡淡清香,喜欢它的淡淡粉红,喜欢她的亭亭玉立,喜欢它的濯清莲而不妖,喜欢它的柔情似水…… 眼里,除了怜爱还是怜爱。就像雨巷里的那位带着丁香般幽怨的少女,在梦里,挥也不去散也不去。除了她的身影还是它的身影,除了她的俏丽还是她的俏丽。牡丹?玫瑰?百合?菊花?面对这些后宫佳...
『
阅读全文
』...
谈《采莲赋》和《西洲曲》的引用(网友来稿)
[2003-01-13] [阅读次数:3570]
浙江省温岭市第二中学 孔若秋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的第七、八两段引用了《采莲赋》和南朝民歌《西洲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的《高中语文》删去了原文中“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可惜我们是早已无法消受了”这一段,现在2000版《高中(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恢复了原貌,在教学中如果能准...
『
阅读全文
』...
直面心灵的选择——高考作文《潘金莲的选择》3判获高分(论坛精华帖)
[2002-08-14] [阅读次数:3483]
论坛精华帖: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2160 老吕转载 众所周知,今年的高考作文是“心灵的选择”,然而,最近报道的“高考作文《潘金莲的选择》3判获高分”评分始末,却让我看到了从学生到老师乃至教育界的另一些触动心灵的、更趋理性化的选择。 首先,我...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