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案 教学设计、导学案
从“始得”说起——《始得西山宴游记》镜头点评 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一教案)
[2017-03-07] [阅读次数:418]
肖培东 《语文学习》2017.3 历代名家评论《始得西山宴游记》,多着意“始得”二字,可知它对文章的重要性。确实,这篇游记既然写游西山的经过,加之游西山的时候还饮酒取乐,那为什么不像一般作者那样,起一个叫《游西山记》或者《宴游西山记》这样的题目呢?“始得”,定有奥妙。柳宗元紧扣“始得”结构全文,老...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堂教学艺术镜头 教学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一教学实录)
[2017-03-07] [阅读次数:412]
相看两不厌,暂得一时欢 浙江长兴中学 梁磊 梳理整篇内容,学生已初步感知柳宗元漫步西山,心凝形释,暂得欢颜。此时劈空一问:“为什么单单是西山,而不是‘永州之山水有异态者’令柳宗元怦然心动,心怀释然呢?” 生:因为西山特立,不与培塿为类,与别的山不同,气质更独特卓立。 ...
『
阅读全文
』...
读出柳宗元两种游之得——《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镜头实录 (苏教版必修一)
[2017-02-17] [阅读次数:470]
肖培东 《语文学习》2017年第3期《始得西山宴游记》镜头读罢,最深刻的感受是几乎都是从解读从文意上探求新角度,而立足在“言”的基础上,通过对文言字词等的把握逐步推进到对文章内容的发掘的少之又少。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鉴赏离不开对语言的分析,咬文嚼字方能含英咀华。只有注意积累文言词语,注意各种语...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案例(肖培东课堂实录)
[2016-09-08] [阅读次数:891]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案例 执教: 肖培东 点评: 邓彤 教学背景:2013年9月24日,浙江省湖州市第二中学。 (课前学生自由朗读) 一、题目能不能改成“西山宴游记”? 师:文章有几个较难读的词,注释里标有拼音的我们一起读一下,读的时候也看看它的意思。来,一起跟老师读...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2015-01-27] [阅读次数:94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3、了解“为”“穷”的不同用法。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齐声背诵柳宗元《江雪》一诗,体会诗歌意境及作者情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2011-10-26] [阅读次数:1566]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被贬永州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 2.理解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二】重点难点: 体味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柳宗元,他的文风没有其他三人的大...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2011-09-12] [阅读次数:1430]
一、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 2、在诵读中,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二、背景资料 1、柳宗元,字 子厚 ,世称 柳河东 ,也称 柳柳州 。在文学上与韩愈一起倡导...
『
阅读全文
』...
《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 学案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2011-04-12] [阅读次数:2966]
《赤壁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预习: 1、了解作者与“赋”的有关知识{见导学练p70} 2、注音: 举酒属( &nb...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一教学设计)
[2011-03-24] [阅读次数:1157]
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 2.理解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诵读中,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难点:体会作者在山水游记中寄托的寄情山...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2009-12-14] [阅读次数:1499]
【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 2.理解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诵读中,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难点:体会作者在山水游记中寄托的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 【教学时数】:&...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堂设计(本站论坛稿)
[2009-10-25] [阅读次数:907]
画楼畔昨夜风 一、读文本,通字词、明层次 听老师范读课文,给生字词注音,并思考两段文字分别写了哪里的宴游? 山水游记是柳文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它继承了《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不仅用凝练的文笔、精华的语言描绘南国美好风物,并且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幸遭遇、怨愤抑郁的心情融注其间,文笔...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苏教版高一必修)
[2008-11-03] [阅读次数:2285]
[学习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理解课文运用比照与映衬写景的艺术手法。 2、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意义及用法,翻译全文。 4.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全文。 二、德育渗透目标 1、理解作者在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旷达情怀 2...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苏教版高一必修)
[2007-12-10] [阅读次数:1371]
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了解“为”、“穷”的不同用法。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1.作者简介。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对后世游记散文...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
[2007-03-12] [阅读次数:8024]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9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作者被贬永州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 3.理解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重点难点: 1.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 (2)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难点:学会翻译文言文。&nb...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2006-11-17] [阅读次数:7584]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孙俊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了解“为”、“穷”的不同用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12
[2006-11-17] [阅读次数:1486]
第四板块——像山那样思考——感悟自然:《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学目的: 1. 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 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 了解“为”、“穷”的不同用法。 重点难点: 1. 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语汇。 2. 背诵全文。 3. 内容理解与写法分析...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11
[2006-11-16] [阅读次数:2424]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作者/会员名〗扶摇仙子1234 《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用比较的方式理解部分实词的古今异义及一词多义现象。。 教学重难点 1.学习...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10
[2006-11-16] [阅读次数:1282]
始得西山宴游记 专题规划: &nb...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9
[2006-11-16] [阅读次数:2234]
始得西山宴游记 南京师大附中 倪峰 【教学目标】 l。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处境,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2.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独特的韵味,品味其语言特色。 3.通过文本研习领会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关联...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8
[2006-11-16] [阅读次数:943]
始得西山宴游记 备课人 董志霞 教学目的 1.用比较的方式理解部分实词的古今异义及一词多义现象. 2.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3.通过与《小石潭记》的比较阅读,加深对柳宗元山水游记特征的掌握. 教学重点 1.用比较的方式理解部分实词的古今异义及一词多...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7
[2006-11-15] [阅读次数:1199]
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用比较的方式理解部分实词的古今异义,用文白对照的方式把握某些句子的意思。 2.正确理解“其”“则”“未始”等文言虚词,在朗读中体会“之”“也”“而”“乎”等虚词的作用。积累文言词汇。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6
[2006-11-15] [阅读次数:1041]
:《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学目的: 1. 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 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 了解“为”、“穷”的不同用法。 重点难点: 1. 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语汇。 2. &...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5
[2006-11-03] [阅读次数:1580]
始得西山宴游记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张 勇 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 2.理解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诵读中,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4
[2006-11-03] [阅读次数:5348]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了解“为”、“穷”的不同用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3
[2006-10-06] [阅读次数:1865]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了解“为”、“穷”的不同用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2
[2006-10-04] [阅读次数:1354]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 2.理解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柳宗元(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人,人称“柳河东”。晚年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1
[2006-10-04] [阅读次数:1514]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理解文意。 2、了解作者,理解作者写作时的情感。 教学重点:读诵与理解相结合。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情绪和感情。 教学难点:两段文字之间内在的联系及西山对作者心理上所产生的巨大冲击。 教学用具: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方法:自...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
[2006-10-02] [阅读次数:1425]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学习重点: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意图 2、概写与特写相结合的写法 3、采用比照和映衬的手法描写景物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柳州...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
[2006-10-02] [阅读次数:1063]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一) 一、目标: 1、 体会柳宗元滞留永州时的一次心灵苦旅,从“恒惴栗”而麻木于山水到“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的天人合一境界,精神上的自救。 2、 了解西山特点和她在柳宗元心中的位置及作用。 二、过程: 1、导入:今天非常荣幸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第五板块“像山一样...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2006-09-17] [阅读次数:1966]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n...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网友来稿)
[2005-04-12] [阅读次数:3259]
lihaiqing 课时 2课时 日期 教 学 内 容 教学目的:1.解作者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 2.理解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3.积累文言词汇。 4.学会翻译文言文。 重点难点:1.重点: (1)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积累文言词汇。 ...
『
阅读全文
』...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谈骨气、想和做、怀疑与学问、发问的精神、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峡江寺飞泉亭记、诗词五首、茅屋为积风所破歌、南园、梦江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已亥杂诗
[2004-02-06] [阅读次数:12721]
刘绍普 初中语文第五册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充分显示了语文的特性,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为完成好这学期的教学任务 ,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素质,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培养目标: 在联系生活的基础上,能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减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师中心稿)
[2002-10-22] [阅读次数:10213]
姓名: 木木 电子邮箱: hui124990@sina.com 教学目的:1.用比较的方式理解部分实词的古今异义及一词多义现象. 2.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
[2002-08-11] [阅读次数:11437]
安东宁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了解“为”、“穷”的不同用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
『
阅读全文
』...
《始得西山宴游记》备课笔记
[2002-08-10] [阅读次数:8288]
安东宁 一、课文悟读 读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很容易被那奇丽秀美的山水风光所陶醉,仿佛和作者一起消融在那邈远无限的景色之中,正如文中所说“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可以说,柳宗元在永州十年间是他一生中最郁闷痛苦的时期,他多么希望自己能游遍永州的青山秀水,使自己沉醉于那高山、深林、回溪、幽泉...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其他备课参考资料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