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忽然想到(节选) 备课 备课参考资料
鲁迅,当语文无路可走的时候(冯建勇)
[2024-06-23] [阅读次数:68]
瓯海中学/冯建勇 读书应是一件快乐事,何况语文趣味盎然——主题和美学同在,语言和诗意齐飞。如幼时读语文,对对子,猜字谜,背背小短文,造句,看图说话,课文里充满真善美,心中洋溢童纯真;少年背诵文言文,听小说跌宕起伏,老师教学诗词创作,总有几句欣赏话语让人终身难忘;高中伊始写随笔,玩辩论,琢磨文...
『
阅读全文
』...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知识点整理
[2021-03-06] [阅读次数:640]
一、作家作品 1.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文学组织)的发起人之一。1918年,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12月发...
『
阅读全文
』...
批注式阅读:分析鲁迅《捧与挖》论证艺术(作品赏析)
[2020-10-25] [阅读次数:811]
捧与挖/鲁迅 中国的人们,遇见带有会使自己不安的朕兆的人物,向来就用两样法:将他压下去,或者将他捧起来。【提出观点:“捧”和“挖”两种待人之法】 压下去就用旧习惯和旧道德,压不下时,则于是乎捧;以为抬之使高,餍之使足,便可以于己稍稍无害,得以安心。【解释段】 凌厉的人们...
『
阅读全文
』...
明天(节选) 鲁迅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03-09] [阅读次数:1646]
原来鲁镇是僻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深更半夜没有睡的只有两家:一家是咸亨酒店,几个酒肉朋友围着柜台,吃喝得正高兴;一家便是隔壁的单四嫂子,他自从前年守了寡,便须专靠着自己的一双手纺出棉纱来,养活他自己和他三岁的儿子,所以睡的也迟。 这时候,单四嫂子正抱着他的宝儿,坐在床沿...
『
阅读全文
』...
理水(节选) 鲁迅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03-02] [阅读次数:720]
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
『
阅读全文
』...
鲁迅《少年闰土》原型人物章闰水简介
[2019-12-17] [阅读次数:4132]
中学时期的我们,都读过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鲁迅先生在文中着力塑造的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说中的闰土既是鲁迅先生的儿时玩伴,也是他们家的佣人。事实上,闰土的真实原型也是鲁迅先生家的佣人,他的原名是章闰水。闰土因为当时中国农村满目疮痍的残酷现实,终落得一个令人哀...
『
阅读全文
』...
由《鸿门宴》中的座次想到的(教师随笔)
[2019-10-24] [阅读次数:602]
《鸿门宴》……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一般讲解中,都是讲室内的座位以坐西朝东为尊位。堂上的座位以坐北朝南为尊位。那么,这种安排的道理是什么呢? 其实,这种安排是由门的位置决定的。 中国古代以中原为中心,在地理上处于北半球偏...
『
阅读全文
』...
梦想加行动,前程无穷期——(以“没想到”和“想得到”为话题的高三作文范文)
[2019-04-22] [阅读次数:107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12岁的小翠每天踩着凳子做饭、独自送弟弟妹妹上学。她梦想着去县城看看,看看山的那边究竟有什么。那时,她并没想到自己能走出大山。 19岁的小翠独自到省城打拼。卖过衣服、当过服务员,面对城市的繁华和忙碌,她感到茫然,但她知道,要凭本事吃饭,要靠...
『
阅读全文
』...
尊重·打开·提升:课堂应对语言的引导艺术范式——听肖培东《触动心灵的风景》所想到的
[2018-11-16] [阅读次数:587]
周康平 课堂的推进,不仅在于教学文本的解读和选择处理以及教学设计的精巧度,更在于教师的课堂应对。教师课堂的应对包括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呼应,对课堂节奏和课堂导向的把握。一个好的教师,在课堂中总是显得“胸有成竹”,无论学生做怎样的回答,他总能在最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走向课堂的教学目标。课堂应对中,...
『
阅读全文
』...
颜太初杂文序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8-06-11] [阅读次数:49844]
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邪?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 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
『
阅读全文
』...
《颜太初杂文序》原文阅读及译文(2018年浙江高考语文卷文言文)
[2018-06-11] [阅读次数:34384]
颜太初杂文序/司马光 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邪?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 鲁...
『
阅读全文
』...
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7-12-11] [阅读次数:615]
杨曾宪 有人说,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我却并不以为然。我是31年前读的鲁迅,1年前读的周作人,中间隔了30年。但鲁迅仍然离我很近,周作人仍然离我很远。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时代,是提倡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对于...
『
阅读全文
』...
浅谈中学课本上的鲁迅笔下人物的心理描写(教学论文)
[2017-05-25] [阅读次数:922]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初级中学 谷和好 摘要: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重要手段,而鲁迅先生更是把心理描写与语言动作等的描写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直接的剖析,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典型人物形象。尤其是他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描写,有时使他们得到完美的...
『
阅读全文
』...
2016年六盘水中考优秀作文《没想到我如此__》5则
[2017-03-10] [阅读次数:783]
【作文原题】: 30.请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选择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二:请以“没想到我如此___”(坚强、优秀、幸运、自私、虚伪……)为题,结合自己个人生活经历,在横线上填入一个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
『
阅读全文
』...
《回忆鲁迅先生》备课
[2017-02-02] [阅读次数:1574]
第一部分: 1、本文作者是现代女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等。 2、本文以记实的笔法,对鲁迅先生生前的一些生活琐事进行了翔实的叙述。说说从下面句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 ①“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②“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
『
阅读全文
』...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全文阅读
[2017-01-30] [阅读次数:1468]
萧红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他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鲁迅先生不大注意人的衣裳,他说:“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
『
阅读全文
』...
查阅温岭民国档案,联想鲁迅《阿Q正传》
[2017-01-05] [阅读次数:697]
作者:孔若秋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武昌起义成功后,全国各地响应革命,清朝原有的22个行省中的17个省先后宣布独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下令定国号为“中华民国”。但是,2月隆裕太后诏袁世凯组建临时共和政府,授权袁世凯总理政务统兵镇压革命。袁世凯一面进行军事压迫,一面与革命党接...
『
阅读全文
』...
“平庸”的伟大——教庄子的《逍遥游》想到的 (教师随笔)
[2016-12-01] [阅读次数:691]
缪加奇 庄子的《逍遥游》的内容很丰富,不同的人可以读出不同的感悟。 我在教这篇文章后也想到了很多,首先想到的是让一个像我们这样的老师满足可能是很容易的事情,给他涨点工资,再给他个小官做做,他可能就很满足了。可是,一个老师就真的仅此于此了吗?一个真正优秀的老师,他在教学上该“有两下子”,决...
『
阅读全文
』...
由发表文章想到的 (教师随笔)
[2016-11-30] [阅读次数:250]
缪加奇 网络真是个好东西,可以把远在天边的人变得近在咫尺,以前,我一直为自己写作东西而无人问津而发愁,也因此失去了写作的冲动,可是,现在好了,通过网络,我可以跟编辑频繁接触交流,这样,发表文章由原来遥不可及变得触手可及。不但发表了文章,我还参与编书呢,而且,编的书都出来,还拿到了平身从没见过...
『
阅读全文
』...
鲁迅小说《药》评点
[2016-08-16] [阅读次数:1648]
教学目标: 1、 了解“评点”这一传统阅读和评论文学作品的方法。 2、 学习多角度评点小说的技巧。 3、 借助 “评点”领会小说深刻的主题。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多角度评点小说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总评”领会《药》的主题。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阅读鲁迅的小...
『
阅读全文
』...
别跟我谈鲁迅,谈鲁迅我跟你急!! 教师随笔
[2016-01-04] [阅读次数:799]
这是一个很流行的社会。流行哈韩哈日,流行芙蓉、凤姐、伪娘,流行超女快男,流行“非诚勿扰”,流行“叠音词” (躲猫猫、洗澡澡、范跑跑、楼脆脆等等),流行“被”( 被代表、被自愿、被自杀、被小康、被捐款、被涨工资等等)……这样的社会可以提供好多经典的创作素材,饕餮盛宴啊!!!!可惜,出不了...
『
阅读全文
』...
鲁迅和沈从文笔下村庄的区别和原因(教师随笔)
[2015-12-09] [阅读次数:1083]
区别: 一、 沈从文笔下的村庄是湘西苗族聚居区 鲁迅笔下的村庄是典型的汉文化古城绍兴 二、 沈从文笔下的乡村没有特定的时代感 鲁迅笔下的村庄有明显的时代感 三、 沈从文笔下的村庄宁静祥和,风景优美,自然与人和谐相处,仿若世外桃源 鲁迅笔下的村庄阴郁沉重,压抑悲伤,...
『
阅读全文
』...
随意和投入――由我的启蒙老师想到的 教师随笔
[2015-10-04] [阅读次数:272]
随意和投入 ――由我的启蒙老师想到的 平塘县摆茹中学 陆庆开 邮编:558307 年轻就是资本。因为年轻,所以自负。渊渊数十年,有的是青春,有的是精力,有的是时间,所以恍恍悠悠。那也是年长者的自叹弗如,难免加以责难妒忌,那又何如?恍恍悠悠也走过了二十个春秋,虽也有了事业,但每一个时段总感...
『
阅读全文
』...
站在鲁迅雕像前 教师随笔
[2015-08-10] [阅读次数:758]
穿过厦门大学钟美林广场,继续向前走,随行的女儿说,“前面有个塑像,你看是谁?”在一片小树林的掩映在中,一座雕像树立着,穿着长袍,显得从容和放松,袖着手,目视着前方。我一看,说:“这还用说,是鲁迅先生呗!”女儿说,“你真厉害,一眼就认出来了。我来过几次,就是想不清楚,从这...
『
阅读全文
』...
《鲁迅作品选读》授课指导 教学计划
[2015-03-14] [阅读次数:1081]
《鲁迅作品选读》授课指导 《鲁迅作品选读》作为选修课,其课程纲要有四部分组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编写原则、课程实施建议等。 一、课程目标 通过选修《鲁迅作品选读》,希望学生能达到这样的目标。 1、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生能够掌握制卡片、写读后感、文献检索、作批注、速读、专题阅...
『
阅读全文
』...
名人做父亲:鲁迅也体罚,丰子恺不喜小大人(家庭教育)
[2014-06-18] [阅读次数:897]
“怎样做父亲”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值得每一个人去体悟。“……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呼喊“救救孩子”的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如是写道。 除了鲁迅,还有钱基博、梁启超、梁漱溟、胡适、丰子恺等一众学者、作家、画家,在怎样做父亲这一方面,各自呈现...
『
阅读全文
』...
盘点民国文人恋爱昵称:鲁迅许广平互称小刺猬
[2014-05-29] [阅读次数:917]
许广平在1925年3月11日给鲁迅写的第一封信中是这样自称的:“谨受教的一个小学生许广平。”四天后,就是3月15日,她给鲁迅的信中便直接自称为“小学生许广平”了。 仅仅四天的时间,称呼便发生了变化,除了说明心中对鲁迅的情感加深之外,更可以看出爱情的魅力。 亲密的称呼是彼此相爱的一个...
『
阅读全文
』...
试析鲁迅作品的刚性美与柔性美
[2014-05-08] [阅读次数:929]
试析鲁迅作品的刚性美与柔性美 毛 正 元 内容摘要:很多人都认为鲁迅先生是一个斗士,是一个处于与黑暗社会斗争风口浪尖上的人,他的性格以及他的作品都充满了一种刚性,一种战斗性,即刚性美。其实纵观鲁迅先生的作品,...
『
阅读全文
』...
《中国现代文学史》2——鲁迅《彷徨》分析
[2014-05-04] [阅读次数:2785]
分析《彷徨》中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知识分子形象和在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 1、小说集《彷徨》中,涓生(《伤逝》)、魏连殳(《孤独者》)、吕纬甫(《在就楼上》)是基本属于同一种类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是新知识分子,接受了民主主义、个性解放等西方近现代思潮影响。 2、涓生为自己爱的权利而勇敢奋斗;魏...
『
阅读全文
』...
《中国现代文学史》1——鲁迅与老舍
[2014-05-04] [阅读次数:2208]
《中国现代文学史》 重要时间和事件 1.1930.3.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 2.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3.1938.3 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 4.1949.7 第一次中华全国文艺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 5.1896年梁启超主编《时务报》(当时影响最大)。 ...
『
阅读全文
』...
鲁迅不为人知的为官史:十四年郁郁不得志
[2014-04-24] [阅读次数:641]
本文摘自《被历史忽略的历史》 从1912年到1926年,鲁迅在教育部任职长逾十四年,这段经历被其对头、批评家陈西滢等人派作是他的“污迹”。即使鲁迅为此同陈西滢论战,针锋相对,但仍解脱不了身后的非议。鲁迅经历的一段官场岁月,也成为研究者有意无意回避的一段历史。 在人们的脑海里,作为...
『
阅读全文
』...
把鲁迅先生请下神坛——探求中小学生“怕读周树人”的对策
[2014-01-10] [阅读次数:887]
安徽省濉溪初级中学 任明新 邮编:235100 电子邮箱:rmxin@126.com 电话:13365610968 一、 中小学生“怕读周树人”的现状: 2005年10月17日,在浙江绍兴鲁迅先生故居百草园里,举行了一场名为“亲近鲁迅——鲁迅研究专家与青少年对话”活动。会上,语文...
『
阅读全文
』...
致鲁迅——2013年江西高考满分作文
[2014-01-10] [阅读次数:1028]
我怕奥数,也怕英文,但并不怕你,并且还非常热爱你——周树人。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你嫉恶如仇,不畏强权。无论是北洋军阀,还是国民政府;无论是对吃人礼教,还是对无耻之徒,你绝不妥协,永不宽恕,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正视淋漓鲜血。你以...
『
阅读全文
』...
鲁迅,为什么我们总会想起你
[2013-11-21] [阅读次数:763]
[摘要]一个人,死了那么久,为什么我们总会想起他? 鲁迅,死于1936年10月19日,距今已快80年了。一个人,死了那么久,为什么我们总会想起他? 一 许多时候他是那样一个令人尴尬的存在—— 一群人围着刚满月的男孩,向他的父母说着讨喜的话:这孩子将来是要发财的,是要做官的……一个...
『
阅读全文
』...
由“守株待兔”与“愚公移山”想到 教师随笔
[2013-10-12] [阅读次数:453]
“小人行险以徼幸”语出《礼记.中庸》,意思是走危险的路,做危险的事,希求获得意外的成功。 这句话让我想起《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我们都在大笑农人何其之笨,怎么会把希望寄托在待兔这件事上。今天我才知道原来我们都有类似的行为——“行险侥幸”。 我们在开怀大笑农人愚笨滑稽时,往往忽...
『
阅读全文
』...
鲁迅与周作人的失和原因及兄弟绝交内幕
[2013-09-02] [阅读次数:73077]
兄弟绝交 鲁迅与周作人的分手,是1923年7月19日。那日,周作人给鲁迅递来一封断交信。信中说: 鲁迅先生: 我昨天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谁,———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
『
阅读全文
』...
初一语文课本告别鲁迅,迎来吴承恩
[2013-08-31] [阅读次数:771]
前天上午,中学语文老师周慧更新了一条QQ状态:"新初一的语文课本大调整,新换上的课文太好玩了,这一届初一真幸运!语文课会很有趣!"新学期开学,初一年级孩子领到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会与之前有所不同,仔细一看,课文总量没变,但更换了八篇课文,还有一篇课文有改动。 新学期开学,初一年级孩子领到的人教版...
『
阅读全文
』...
胡适与鲁迅
[2013-07-06] [阅读次数:860]
你问我,为什么这两年来屡屡推荐你读胡适:胡适的书,或者关于他的书? 模仿胡适的老师、历史学家布尔(George Lincoln Burr)的口吻:“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我年纪越大,越觉出胡适的重要性;而且不必和谁对比,他就是我们思想的维生素C。 许多人都喜欢拿胡适与鲁迅对...
『
阅读全文
』...
关于鲁迅的《雪》一文教学的深度分析
[2013-05-23] [阅读次数:4703]
任店一中 陈爱强 一、解读文本 把握好两种雪的特点。提问:⑴ 江南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⑵ 朔方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这里...
『
阅读全文
』...
由肖培东老师执教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一课所想到的——关于演讲稿特点的一点思
[2013-04-15] [阅读次数:1017]
湖州中学 徐英颖 近期参加了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实用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主题研讨会,观摩了肖培东老师执教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一课。肖老师非常应景地穿上中山装,配上一条红围巾,既显帅气又更显用心。课堂上,肖老师围绕演讲词的特点和蔡元培先生的人格魅力这两个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正如专家教授所...
『
阅读全文
』...
《鲁迅的童年与少年》 备课资料(语文版七年级下册)
[2013-03-25] [阅读次数:944]
鲁迅的童年与少年,就是一个从天上到人间的跌落过程。对此鲁迅自述曰:“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的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一年多,死去了。” 这段文字看起来简...
『
阅读全文
』...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作文素材精编 作文指导(高一选修)
[2012-12-25] [阅读次数:2983]
片段材料 1.一个丈夫,一个儿子,一个父亲。他不是一个神,而是我心目中的朋友。在生命里与鲁迅相遇,在心灵里永驻“始终微笑着,态度很和蔼”——这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知人论世。不想探究他悲伤的内心世界,也不想捕捉他灵魂深处的叛逆,只想平和地触摸他的心灵,感知他丰厚的感情世界。他可以大手笔...
『
阅读全文
』...
游云南野生动物园所想到的
[2012-11-12] [阅读次数:1226]
国庆节,我们全家来到了昆明市民北郊的云南野生动物园,尽管它只离市区仅8公里,但作为一个到了昆明住了几年的人,竟然是第一次光临。我们全家都是是天性好玩的,我少说也游遍了小半中国。云南和贵州的大部分旅游景点都是到了过,可就是没到过云南野生动物园,今年十•一我们全家终于进入了云南野生动物园的大门...
『
阅读全文
』...
没想到他如此善良 学生作文范文
[2012-11-12] [阅读次数:1959]
没想到他如此善良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作家雨果说是“善良”。“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在记忆的xx个脚落,一个记忆的匣子,静静的蹲在那里,我静悄悄的打开,一件往事浮出水面。 每当去上学时经过那儿,都会闻到一股诱人的清香,要是没吃早餐的话,定会到...
『
阅读全文
』...
没想到磨难让我变得如此坚强 学生作文范文
[2012-11-12] [阅读次数:1818]
没想到磨难让我变得如此坚强 坚强是一把“总钥匙”它可以使你人生充满成功,充满激情,它是打开人生未来之路的金钥匙。坚强的意志一直是我所追求的最高贵的宝藏。生活很艰难,本来就应该这样。如果我们没有经受痛苦,我们就不会学到任何东西,就不会变得如此坚强。 小时候,我在的班上很少有人能考满...
『
阅读全文
』...
行走在预设与生成之间 ——听一堂语文课所想到的
[2012-10-10] [阅读次数:503]
语文教改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各种理念理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在现代教育理论铺天盖地、各种现代教学方法互相呼应,共同构筑语文教学的坚实平台,描绘语文教学美好未来的同时,我们可不要忘了基于基本教学理念的常识,不要忘了面对现实,着眼学生的教学本色,不要忘了教学的原创性永远高于、优于高明和拙劣...
『
阅读全文
』...
争做知名教师 ——谈看于漪专题片想到的 教师随笔
[2012-05-27] [阅读次数:344]
于漪,语文教育专家,早在1979年就获得了语文特级教师称号,在教育界一直处于语文教育的前沿人物。 几天前,有幸看到了她的视频专题片,对这位语文专家,我有了更深的了解: 一、 不断学习的于漪老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教语文,不属于她的专业,因此,她没有系统的中文专业知识,于是,她就开始自学中...
『
阅读全文
』...
鲁迅《伤逝》赏析
[2012-04-08] [阅读次数:84918]
鲁迅 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会馆〔2〕里的被遗忘在偏僻里的破屋是这样地寂静和空虚。时光过得真快,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已经满一年了。事情又这么不凑巧,我重来时,偏偏空着的又只有这一间屋。依然是这样的破窗,这样的窗外的半枯的槐树和老紫藤,这样...
『
阅读全文
』...
对话或争鸣:需要的不止是一种气度”——由安杨华《我对<杨修之死>的再解读》想到的
[2012-03-11] [阅读次数:623]
胡根林 张震雷先生是浙江金华语文教育界的名师,在我的邀约之下,他和我在《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1期合作发表了《寻找教学内容内在的“序”》一文。这是和张先生的第一次合作。文章甫一出炉,即得到不错的反响,作为一线教师的朋友多称赞张先生的教学设计之巧,而学界的同道则多与我切磋教学内容的组织问题。在...
『
阅读全文
』...
鲁迅《呐喊》赏析
[2012-03-07] [阅读次数:33108]
整理人:沈玉成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