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愿化泥土 备课 备课参考资料
《爱国,家国情怀,追求,矢志不渝》作文导写
[2022-03-04] [阅读次数:265]
人物主题词:爱国,家国情怀,追求,矢志不渝 屈原简介 1.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2.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对外联齐抗秦。 3.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4.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
『
阅读全文
』...
2022新高考语文作文备考:爱国作文名言金句素材整理
[2022-01-14] [阅读次数:420]
名言金句: 1.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认真生活就是爱国。 2.心系祖国,毅然前行;生之所向,爱国为本。 3.有一件最平凡的小事叫“爱国”,有一件终生的事叫“报国”。 4.我们可以用鲜花来庆贺你的生日。我们可以用心灵来歌唱你的伟大。但我更愿用一片赤子之情来建设你。 ...
『
阅读全文
』...
2022年高考作文模拟专练:爱国敬业范文4篇
[2021-12-31] [阅读次数:1083]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1987年,日本东芝两名部长被逮捕,总经理和董事长辞职,东芝被迫公开向美国道歉。 2008年,美国对德国西门子公司处罚了4.5亿美元。 2013年,美国肢解法国阿尔斯通,通用公司收购核心能源部门,同时阿尔斯通还被罚款8亿美元。 ...
『
阅读全文
』...
2022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精选:爱国电视剧《功勋》时评金句
[2021-12-10] [阅读次数:1498]
《功勋》人物素材: 李延年 金句: 1、当初当兵我就做好了准备,命就交给了国家。 2、我这一辈子就想当个好兵,能打胜仗的好兵,为党和人民保卫祖国一辈子。 人物事迹:1、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等战役战斗20余次。在湘西剿匪中曾与土匪“掰过手腕”,...
『
阅读全文
』...
2022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精选:爱国电视剧《功勋》精彩时评
[2021-12-10] [阅读次数:153]
《功勋》是总局“理想照耀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播活动剧目。以“国家叙事、时代表达”的艺术手法,用单元剧的形式,将首批八位功勋人物的人生华彩篇章与共和国命运串联起来,诠释了他们“忠诚、执着、朴实”的人生品格和献身祖国人民的崇高境界。 包括(按顺序):李延年、于敏、张富清、黄旭华...
『
阅读全文
』...
八(上)语文第二单元拓展阅读巴金《怀念萧珊》老舍《我的母亲》唐弢《琐忆》迟子建《阿来的如花世界》
[2021-09-08] [阅读次数:331]
怀念萧珊/巴金 今天是萧珊逝世的六周年纪念日。六年前的光景还非常鲜明地出现在我的眼前。那一天我从火葬场回到家中,一切都是乱糟糟的,过了两三天我渐渐地安静下来了,一个人坐在书桌前,想写一篇纪念她的文章。在五十年前我就有了这样一种习惯:有感情无处倾吐时我经常求助于纸笔。可是一九七二年八...
『
阅读全文
』...
2022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国忧民类古诗知识点梳理
[2021-09-06] [阅读次数:213]
《木兰诗》 乐府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
『
阅读全文
』...
家(节选) 巴金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04-15] [阅读次数:1616]
祖父在床上呻吟着,奇怪的药和药引煎在药罐里,成了一碗碗浓黑的苦水。然而祖父服了药,病反而加重起来。祖父的病并没有给这家庭带来大的骚乱,人们依然在笑,在哭,在争闹,在争斗。 医药不能够有大的效力,于是人们便开始求助于迷信。这全是由贫弱的脑筋里想出来,可如今却由陈姨太发起而为那几个所谓“熟读圣贤书”...
『
阅读全文
』...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作文审题立意训练:爱国,从唱响国歌开始
[2019-04-15] [阅读次数:1534]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唱着《国歌》,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 材料二 某国外机场,中国旅游团高唱《国歌》,凝聚人气,进行维权。 材料三 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国人高唱《国歌》,抵制“韩货”。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
『
阅读全文
』...
2019高考作文热点名言素材之爱国类诗词汇编
[2019-04-12] [阅读次数:998]
罗家杰 1.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译文:这世上有无数的丹青圣手,可都画不出内心的伤感。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译文: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3.男儿...
『
阅读全文
』...
爱国人物事迹精选——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下第2单元综合性学习“天下家国”素材
[2018-03-25] [阅读次数:2917]
一、爱国人物 爱国人物的故事:王二小抗日英雄 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
『
阅读全文
』...
文天祥简介(爱国英雄)(作文素材)
[2018-03-21] [阅读次数:1343]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 、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
『
阅读全文
』...
爱国科学家更值得颂扬(教师随笔)
[2018-03-07] [阅读次数:730]
陈祥书 社会的进步,少不了科学的贡献;人类的发展,缺不了科学家的献身。正因如此,每当谈起科学,就油然而生仰慕之情。每每说起科学家,就涌然而现钦佩之意:他们淡泊名利,锲而不舍,勇于献身,无私奉献;他们探索未知,发现真理,改造世界,造福人类。而仰慕与钦佩之后,又常想起一句名言:科学无国界,但科学...
『
阅读全文
』...
张爱国《诱狼》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8-01-17] [阅读次数:815]
大雪整整下了一个月,一停下,猎人就迫不及待地来到树林里,等待那只母狼。 太阳就要落山了,母狼还没有来。莫非它不会来了?就在猎人的耐心将尽的时候,树林里伸出一个灰褐色的头颅,猎人一眼就认出是那只母狼。它四下一番张望,大概是认为没有了危险才慢慢走出来。血腥的记忆让它不得不这么做,这个冬天,它家族的七...
『
阅读全文
』...
巴金《复仇》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7-11-01] [阅读次数:2435]
一 这年夏天老友比约席邀请我到他的别墅去度假。 我去的时候,那里已经有了几个客人。一个是医生勒沙洛斯,一个是新闻记者福拉孟;还有一位比叶•莫东,是一个中学教员,我们几个人都是单身汉。 比约席的别墅在一个风景优美的乡村。一条河流把全村围抱在里面。岸边有一带桦树林,点缀着许多家房屋。 ...
『
阅读全文
』...
科学家与创业——爱国科学家施一公演讲实录(作文素材)
[2017-10-11] [阅读次数:1649]
施一公,1967年5月5日出生于河南省郑州,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5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 2008年,美国着名的马里兰州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向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家、美藉华人施一公颁发了1000万美元的科研资助。当时,从事细胞研究的施一...
『
阅读全文
』...
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宽容与爱国情怀
[2017-02-18] [阅读次数:1304]
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乱,梁思成只得带着夫人林徽因和儿子梁从诫南下,在离重庆三百多公里的李庄落脚。1944年夏,抗战形势扭转,进入战略反攻阶段。这天,几个陌生人忽然出现在梁思成面前,他们奉盟军司令部之命,前来邀请梁思成商议大事。听明来意,梁思成二话不说,立即乘竹筏从水路出...
『
阅读全文
』...
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爱国飞行员张超详细感人事迹(作文素材)
[2017-02-08] [阅读次数:2615]
飞行员对飞机的感情,一般人是理解不了的。飞行员驾驶战鹰,两者就像兄弟一样。在遇到这种故障的时候,飞行员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挽救飞机,挽救国家财产。这正是张超那一天所做的壮举。 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含泪挥笔:“张超烈士先进事迹感人、催人奋进,他是为人民海军航母舰载机事业牺牲的第一位英烈,...
『
阅读全文
』...
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爱国工匠李万君详细事迹(作文素材)
[2017-02-08] [阅读次数:1193]
电焊枪发出的刺眼蓝光晕染着飘散的烟尘,已获得“中华技能大奖”以及多项发明创新奖项的李万君,如今依然手握焊枪活跃在生产一线,以精湛技能打造最安全可靠的中国制造高速列车。这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自从拿起焊枪到现在,始终不懈地兢兢业业、孜孜以求。 1987年8月,19岁的李万君职高毕业,被分配到...
『
阅读全文
』...
反躬自省是对巴金最好的缅怀
[2016-10-26] [阅读次数:360]
郭之纯 巴金走了。这位深深自责几十年忏悔几十年的世纪老人,终得大解脱。 正如巴金的活着,已经是超出个体生命意义的符号象征,他的逝去,也同样超越一般的生死,成为一场蕴涵丰富的公共事件———从人们纷纷的缅怀语辞中不难看出,此时的巴金,如同一块无所不包、人人可挤的思想海绵,诸多人借巴金争...
『
阅读全文
』...
倡导理性爱国,构建和谐校园(旗下讲话) 教师随笔
[2015-03-14] [阅读次数:850]
倡导理性爱国,构建和谐校园(旗下讲话) 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是2012年9月24日星期一,今天距离日本野田政府将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国有化已经十三天了。这十三天里,有良知的中国人民所表现的爱国精神让世界震惊,令日本人胆寒,负责任的中国政府和军队多管齐下...
『
阅读全文
』...
法治与爱国(教师随笔)
[2014-05-11] [阅读次数:1598]
我们生活在法制的国度,处处需有法,处处需遵法,而作为青少年,我们要应该让法律在心间长驻。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以“法律”作为开端的,没有了法律,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一片狼藉、不堪入目。我们社会主义时期的法制、法律以“有益于人民的是好、有害于人民的是坏”标准作为基础理念建设的。所...
『
阅读全文
』...
宋高宗仇恨岳飞的历史真相(爱国英雄的悲剧)
[2014-03-24] [阅读次数:939]
抗旨拒绝屠城:宋高宗仇恨岳飞的历史真相 南宋小朝廷把农民反抗斗争看作比金军入侵还更危险。在金兵暂时撤退、宋金形式发生急剧变化以后,高宗立即把南宋领兵抵御金军的大将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岳飞等从抗金前线调离,分头去镇压各地的农民起义。建炎四年(1130),江南东路信州地区农民不堪王琰溃军的劫掠...
『
阅读全文
』...
北宋南宋民间尚武之风历朝最盛,百姓结社可配强弩(爱国素材)
[2014-03-20] [阅读次数:808]
宋朝民间尚武之风历朝最盛 百姓结社可配强弩 军事性社团出现会、社的名称,当始于宋。在宋代,每当地方不安定,民间便纷纷结社自保,乡社武装遍布全国,主要可分为防卫乡里的民间自保之社和防御外族入侵的保境抗敌之社。会社既有备边保境、维持乡里治安的一面,也有对抗官府、滋扰百姓、鱼肉乡里的一面,且均...
『
阅读全文
』...
巾帼不让须眉——梁红玉,中国古代唯一一位妓女出身的爱国将军
[2014-01-16] [阅读次数:1136]
无论是现在还是古代,妓女都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并且卑微的群体,她们处于社会的最底层,靠卖身为生,是不会受到人们尊敬的,但其中也有特别之人,也有“巾帼不让须眉”的人物出现。妓女照样可以凭借自己“不让须眉”的才能,调动枪杆,应对刀兵。她就是妓女出身的爱国女将军——两宋之交的梁红玉 关于梁红...
『
阅读全文
』...
古诗中的爱国情怀
[2014-01-05] [阅读次数:3740]
爱国诗是我国古典诗词中最浓烈奔放的一枝奇葩,充分展现了我国历代诗人炽烈的爱国情怀。爱国诗的内容极其丰富,有的揭露入侵者的残暴凶残;有的热情讴歌民族英雄,爱国将士;有的直抒报国之志,表现民族自尊心;有的表现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抒亡国之痛,去国之恨,思国之情;也有揭示沦陷区人民的痛苦,企盼收复失地,...
『
阅读全文
』...
妓女出身的爱国将军梁红玉——韩世忠老婆梁红玉
[2013-07-01] [阅读次数:1640]
妓女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她们靠卖身为生,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很难有妓女会得到后人的尊重,但也有极为罕见的特例,妓女照样可以凭借自己“不让须眉”的才能,调动枪杆,应对刀兵。她就是妓女出身的爱国女将军——两宋之交的梁红玉。 梁红玉的家世不详。她的事迹在正史上主要记录在她丈夫韩世忠的传记...
『
阅读全文
』...
巴金《家》简答题示例
[2013-03-13] [阅读次数:1758]
1. 巴金的《家》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形象鲜明的典型人物,也深刻地展现了新旧两种力量的矛盾斗争。请你概述一个情节,表现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答:示例:参加学生运动,在学生联合会开过会的觉慧, 1一回到家就被叫到祖父的面前,他惊恐不安地等待闭目假寐的祖父训斥。 1当祖父睁眼后,却又奇怪地...
『
阅读全文
』...
《因为爱国,所以爱国》演讲稿 (高三上册)
[2012-12-03] [阅读次数:871]
大学生爱国演讲稿 2010-06-21 爱国演讲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xx,来自08级旅游管理一班。我演讲的题目是《因为爱国,所以爱国》。 1.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爱国吗?(爱…...
『
阅读全文
』...
新材料作文“泥土”写作导引 作文指导(高三)
[2012-05-27] [阅读次数:1041]
【金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上世纪四十年代,诗人鲁藜以“泥土”为题写了这样一首小诗: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这首小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却富含哲理,启人深思。读这首小诗你产生了哪些联想?又有怎样的...
『
阅读全文
』...
关于“脸”的作文范文(巴金:社会的良心)
[2012-03-21] [阅读次数:1018]
巴 金 : 社 会 的 良 心 在“文革”之后,巴金用了8年时间写了150篇《随想录》,计有42万字。巴金说:“五集《随想录》主要是我一生的总结,一生的收支总账。”学术界认为这是一部“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的“讲真话的大书”,是一部代表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它的价值和影响,远远超出了作品的...
『
阅读全文
』...
巴金《家》赏析
[2012-03-07] [阅读次数:54116]
整理人:沈玉成 校对人:张媛媛 作品全貌 名著背景 小说以“五四”运动浪潮波及的滞塞内地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描写了高公馆这个“诗礼传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分化过程,揭露了封建专制的腐朽本质,控诉了封建家庭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恶,赞颂了年轻一代的反抗斗争精神。作者...
『
阅读全文
』...
朱自清在清华(爱国、苦闷的知识分子)
[2011-12-13] [阅读次数:3966]
朱自清离开北京整整五年,想不到如今又回来了。举目无亲,只好先住在朝阳门边一位朋友的家里。他在北大读了四年书,虽也玩过几回西山,但多在城圈子里呆着,始终没到过清华,对它很是陌生。 清华设在北京西北部的清华园,环境幽静,风景优美,原是端王载漪的王府。这位红极一时的王爷,由于支持过义和团的活动...
『
阅读全文
』...
季羡林曾称最欣赏巴金,中国人不要吹捧诺贝尔奖
[2011-10-07] [阅读次数:586]
2009年7月11日,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北京病逝。时隔一年,其生前学术助手蔡德贵根据与季羡林生前对话录音整理的《大国学:季羡林口述史》已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记者日前获阅此书,得知季羡林留下这些口述历史的原因:“过去我写过的自传,好多事情没有写,现在有必要更多地透露出一些。”全书包括2008年10月13日至2...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的爱国思想对其词风的影响
[2011-06-04] [阅读次数:3953]
[摘 要] 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一生以英雄自许也以英雄许人,其作品“稼轩词”充分表现了他的英雄抱负。辛弃疾是对中国文学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抒写的爱国思想,在中华文化史上熠熠生辉,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这位创辟一代豪放词风的大家,在他的《稼轩长短句》中,所表现的...
『
阅读全文
』...
巴金《家》简答题 (人教版高一备课资料)
[2011-03-11] [阅读次数:3386]
1.你认为《家》中哪个人物性格最复杂,请简述理由。 答:觉新。他是一个新旧参半的人物,性格上具有较突出的两重性:一方面,他受到了五四新思想的熏陶,同情弟弟们的斗争,另一方面,长房长孙的地位和封建家庭的教养又使他怯弱忍让、逆来顺受,客观上扮演了一个旧礼教旧制度的维护者的形象。 2.简述觉新与...
『
阅读全文
』...
巴金《家》知识点检测之判断正误 (人教版高一备课资料)
[2011-03-11] [阅读次数:2022]
1.觉慧参加学生联合会组织的请愿、罢课、散发传单、创办刊物等反对军阀的斗争,遭到了高老太爷的严厉斥责,并被禁闭在家里。此时,他诅咒“家,什么家!不过是一个狭窄的笼!”“这种生活,就跟关在监牢里当囚犯一样!”“简直是浪费青春,浪费生命!”(《家》) &nb...
『
阅读全文
』...
《爱国要培养完全的人格》鉴赏 作品赏析(人教版选修)
[2011-03-09] [阅读次数:984]
《爱国要培养完全的人格》鉴赏 蔡元培是我国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上海爱国女学校是他于1902年与章炳麟一起创办的一所学校,《爱国要培养完全的人格》是蔡元培于1917年在该校做的一次十分精彩的演讲。 这篇演讲条理清晰,结构严密。在演讲的主体部分,蔡元培分别从体育、智育、德育三方面做论证,层次井然。每...
『
阅读全文
』...
巴金《家》备课参考2(人教版必修备课资料)
[2011-03-01] [阅读次数:684]
三、艺术成就 《家》不仅在思想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而且在艺术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结构上,它借鉴了《红楼梦》的写法,将高家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或缩影来写,从中反映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旧中国的整个社会动态,反映出时代的本质规律。发生在高公馆新旧之间、主仆之间,以及主子内部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和...
『
阅读全文
』...
巴金《家》备课参考1(人教版必修备课资料)
[2011-03-01] [阅读次数:801]
一、主要情节与主题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是他长篇系列小说《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中最成功的一部,也是现代文学中描写封建大家族兴衰史的优秀长篇。它深刻揭示了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家族制度的特征、弊端和罪恶,指出了它必然灭亡的命运,是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一座丰碑。 《家》中的故事发生于...
『
阅读全文
』...
拳拳赤子心浓浓爱国情(苏教版七年级必修教学论文)
[2009-10-19] [阅读次数:1625]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炎黄子孙向来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而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又集中表现在对故土的思念和热爱上。无论身处何地,故乡的一切,总会萦绕在心头。《枣核》一文写的就是一个远在大洋彼岸的风烛残年的老人,尽管“她”的生活条件很优越、家庭和事业都如意,但年纪越大,思乡越切。全文字里行间洋溢着浓烈...
『
阅读全文
』...
对屈原爱国思想的再认识(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论文)
[2009-10-12] [阅读次数:1882]
沙市一中 邓金平 屈原是一个诗人,尤其是一个爱国诗人;我们现在之所以还有一个专门的端午节来纪念他,并不仅是因为他的诗歌成就,更是因为他忠君爱国的思想。而一个节日的形成,固然有民间的传统,但更离不开统治阶级的支持和推动,否则就会很快消亡。比如建国后许多传统节日都因...
『
阅读全文
』...
别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悲壮诗篇──读都德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
[2009-06-12] [阅读次数:1521]
龙怀珠 摘要《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是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的爱国主义名篇。作者把主人公的个人悲剧,与整个民族的悲剧联系在一起,使小说具有强烈的、动人的悲剧色彩,成为爱国主义的悲壮诗篇。短小的篇幅,高度的精练,重大的主题和题材,生动饱满的人物形家,洗炼简洁的风格,朴素无华的语言,使这两个短篇...
『
阅读全文
』...
友情谱就的诗篇——巴金与辛笛
[2009-02-19] [阅读次数:822]
陆正伟 2004年元月9日,从未往我家打过电话的一位友人突然来电,询问我是否知晓辛笛先生过世了,这消息使我心头猛地一紧,但对于此类尚未证实的消息,我常常宁可信其无,也不愿信其有。于是,心存侥幸地向他含糊其辞道:“这不太可能吧。”但我没有更多的理由来否定他。 放下话筒,我与辛笛先生...
『
阅读全文
』...
巴金《十年一梦》导读
[2009-02-19] [阅读次数:4978]
《十年一梦》选自《随想录》的第69篇,体现了《随想录》的核心内容:对“文化大革命”进行回顾与批判。文革结束后,许多受害者从灾难中走出来,以自己所受到的伤害,痛诉“四人帮”的恶行,倾诉自己的伤痛,这些文章大多是把自己看作成历史的“受害者”,自己是无辜的,而巴金却认为:“不能把一切都推在‘四人帮...
『
阅读全文
』...
廖保平:对不起,我不抵制法国货(爱国)
[2008-12-13] [阅读次数:1554]
廖保平 对于法国总统会见达赖,新华社是这样报道的:法国总统萨科齐不顾中方反复耐心的工作和多次严正交涉,6日(2008年12月6日)执意同窜访欧洲的达赖喇嘛见面,此举极不明智,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对中法关系也造成损害。 中国人民的感情确实受到了“严重伤害”,这是有网友们的...
『
阅读全文
』...
“泥土诗人”臧克家(1905一2003)的诗歌创作
[2008-09-30] [阅读次数:3647]
臧克家,山东诸城人。他最初登上诗坛时,曾受到过闻一多的直接影响。他的诗歌创作在形式上也带有明显的新月派风格。成名作《难民》就有闻一多写关于农村题材的作品《荒村》的影子,但在闻一多那里,乡土题材只是偶一为之,而臧克家成长于乡村的经历却最终带给他别人无法模仿的独特的诗歌写作风格。尽管他并不直接表现...
『
阅读全文
』...
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巴金《随想录》
[2008-09-29] [阅读次数:2974]
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从1978 年12月1 日写下第一篇《谈〈望乡〉》到1986年8 月20日写完最后 一篇即第一百五十篇《怀念胡风》(陆续以每三十篇编为一集,共出 五集,依次为《随想录》第一集、《探索集》、《真话集》、《病中 集》和《无题集》)8 ,其间历时八年。写完这...
『
阅读全文
』...
泥土的微笑(教师中心稿)
[2007-05-26] [阅读次数:3265]
⑴我在花园里种满了芬芳的玫瑰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燃烧的晚霞。我想等朋友来做客的时候,让他们携带些玫瑰回家。我相信朋友捧着火红的玫瑰渐渐走远的背影,一定能点燃易感的情怀。有一天,一位非常要好的女友来探望我,我知道她平素最喜欢花花草草了,临别时我说,采一束玫瑰点缀你的闺房吧,保证十里飘香。 ⑵女友轻...
『
阅读全文
』...
李庭芝(文天祥):南宋爱国抗元名将
[2007-03-01] [阅读次数:2506]
李庭芝(公元1219—1276年),字祥甫,祖籍汴州(今河南开封)。李家十二世同居一堂,忠信节义,代代善武,人称“义门李氏”公元1234年,金朝灭亡,襄、汉一带遭受战乱,李家又徙居随州。 据传,李庭芝出生时,李家的屋梁上忽然生出一朵灵芝,乡人聚观,连连称奇,认为是生男的祥兆,庭芝由是命名。少年时,他...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