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听听那冷雨 备课 备课参考资料
2022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思乡怀人诗类古诗知识点梳理
[2021-09-06] [阅读次数:237]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一、作者简介王湾, 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现存诗不多,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等。 二、故事背景王湾的诗...
『
阅读全文
』...
歌德《迷娘曲》简介(思乡)
[2020-07-18] [阅读次数:1462]
《迷娘曲》是德国文学家歌德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的第一部《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人物迷娘歌唱的一首歌曲。《迷娘曲》是歌德迷娘歌曲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诗,抒发了迷娘思念家乡和追求美好世界的感情。 迷娘曲(之一) 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
『
阅读全文
』...
余光中:钞票与文化(外一章)(教师随笔)
[2017-07-09] [阅读次数:554]
《世说新语》说王夷甫玄远自高,口不言钱,只叫它作“阿堵物” 。换了现代口语,便是“这东西” 。 中国人把富而伧俗讥为“铜臭”。英文也有“臭钱” (stroking money)之说,所以说人钱多是“富得发臭” (stinking rich)。 英国现代诗人兼历史小说家格瑞夫斯(Robert GFaues)写诗不很得意,小说却雅俗共赏,十分畅...
『
阅读全文
』...
思乡诗词比较淡
[2014-04-16] [阅读次数:135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每个人都有关于故乡的美好回忆。思乡是古今中外作家的创作母题。思乡是离乡背井的人痛苦而又美丽的感情表现。我们发现,思乡主题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文字始终。我们将编入中学课本的“思乡”诗词作一粗浅比较,试图去探寻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灵,体验那份痛苦而又美丽的感情。 综观这些“思乡”...
『
阅读全文
』...
余光中《乡愁》作品赏析
[2013-10-17] [阅读次数:4570]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
『
阅读全文
』...
余光中诗歌专题复习 中考复习(人教版九年级)
[2012-02-22] [阅读次数:1635]
余光中诗歌专题复习 一、人物简历 余光中(1928-),台湾诗人,祖籍福建永春,生于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
『
阅读全文
』...
怀旧:从“思乡病”到“世纪病”
[2012-01-24] [阅读次数:758]
顾文豪 前时,关于“民国范儿”的话题很是热闹了一下。在不少人看来,民国的教授、将帅、文人个个都比今日的同类来得有味道,自气质、相貌、学识、涵养,在在令吾辈心生惭汗。即便是昔日的莽撞武夫、卖笑妓女甚或蛮横土匪,也大受抬举,一时顿有众口一声赞民国之势。今次的“民国热”多少是给明年的辛亥百年做铺垫...
『
阅读全文
』...
《泪珠与珍珠》的主题是思乡怀人吗? (人教版高二)
[2011-10-25] [阅读次数:831]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选了一篇台湾当代作家琦君的散文《泪珠与珍珠》,与教材配套的参考书将其主题定为“思乡怀人”。对此,笔者感到困惑,不敢苟同,特作此文以求教于方家。 教参对该文思想意义作了如下阐述(摘录): 琦君曾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
『
阅读全文
』...
析唐诗思乡诗(作品赏析)
[2011-05-30] [阅读次数:2146]
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有一类诗作抒写诗人的相思离别之苦和羁旅惆怅之思,不直抒胸臆,倾诉衷情,而是落笔对方,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品读这类诗作,常常给人以曲折有致,情韵悠长之感。下面择例类析。 (一)、故园之思。李白《渡荆门送别》抒写...
『
阅读全文
』...
走近余光中
[2011-04-07] [阅读次数:619]
罗成琰 余光中,这位台湾著名作家的名字连同他的诗文,早在80年代初,就伴随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而悄然在海峡这端登陆,并逐渐被大陆读者所知晓和传诵。而其人却姗姗来迟,直到90年代才重新在大陆留下屐痕处处。终于,余光中先生在世纪末微笑着朝湖湘大地走来。 初次见到余先生,我微微有些失望。瘦小的身...
『
阅读全文
』...
古诗词中的思乡与记梦(备课资料)
[2010-06-13] [阅读次数:1845]
【引例】 题目: 阅读诗歌,就诗中作者怎样运用记梦来表达乡思之情做简要的分析。 听角思归(顾况)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此夜断肠人不见,起看残月影徘徊。 答案要点:诗人描写梦中的故园已经荒废,说明离家已久,思情更切,长夜漫漫,梦魂颠倒,梦醒时分更觉断肠,继续入梦已...
『
阅读全文
』...
从余光中的诗说开来
[2008-09-29] [阅读次数:2276]
桌子上放着一首台湾人士余光中的诗,诗的名称叫《乡愁》,诗是这么写的: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
『
阅读全文
』...
故乡:永恒的幸福或痛苦——我读余光中《当我死时》
[2008-09-04] [阅读次数:3222]
故乡:永恒的幸福或痛苦 ——我读余光中《当我死时》 林承雄 2004/11/21 改定 当我死时 余光中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 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
『
阅读全文
』...
思乡诗集锦(人教版高三)
[2008-09-04] [阅读次数:2160]
《诗经•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烛,烝断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果嬴之实,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种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
『
阅读全文
』...
余光中诗歌选
[2007-01-01] [阅读次数:3214]
余光中(1928- ),一九五四年與覃子豪、鐘鼎文等創辦“藍星詩社”,主編《籃星詩頁》。出版的詩集有《舟子的悲歌》(1952)、《蓮的聯想》(1964)、《在冷戰的年代》(1969)、《白玉苦瓜》(1974)、《紫荊賦》(1986)、《守夜人》(1992)等十幾部。 芝加哥 我之固體化 西螺大橋 大江東去 白玉苦瓜...
『
阅读全文
』...
余光中《从母亲到外遇》
[2007-01-01] [阅读次数:3536]
■余光中 “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我对朋友这么说过。 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那无穷无尽 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不但是 那片后土,还有那上面正走着的、那下面早...
『
阅读全文
』...
余光中简介
[2007-01-01] [阅读次数:1985]
余光中,当代台湾诗人与散文家,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8年进入厦门大学外文系时开始发表新诗,1949年5月到达台湾入台大外文系,毕业后进入军界。退役后进修硕士学位,并从事编辑与教学工作。其人“左手为诗,右手为文”,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1952)、《白玉苦瓜》(1974),散文集《左手的缪思》(1963)等各十...
『
阅读全文
』...
台湾诗人余光中重游杜甫草堂称杜甫更像莫扎特
[2007-01-01] [阅读次数:943]
2006年9月8日,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成都杜甫草堂。漫步在草堂的花径蓬门之间,余光中感慨地说道,“李白的诗轻快有如贝多芬,杜甫诗沉郁更像莫扎特。我虽然比杜甫晚了1300年,但又比他大了二十岁。其实我比杜甫可幸运多了,因为杜甫一生辗转颠沛流离,离开家乡之后就没能回去,而我却能经常回来。所以我...
『
阅读全文
』...
余光中:台湾每一个人都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
[2007-01-01] [阅读次数:952]
2005年6月11日,农历端午节,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怀揣着数十年来挥之不去的“屈原情结”,时隔六年之后再次来到屈子怀沙自沉之地,引领30万民众诵读其新诗《汨罗江神》祭屈原 。 中新网5月14日电 中国台湾诗人与散文家余光中,十三日抵达湖南石门,参加在石门举行的“二○○六中国湖南石门茶文化论...
『
阅读全文
』...
千古悠悠思乡情(网友来稿)
[2005-11-18] [阅读次数:3512]
四川省宣汉中学 汪芒 翻开厚厚的诗卷,浓郁的思乡气息迎面扑来。做为一个学生,我们应该怎么来鉴赏评价思乡类的诗歌呢。我认为,首先应该将其类型化,然后再掌握一些必要的技巧方法。 唐诗的思乡情结,从内容上看,大体可以分为四大类 一、 游子羁旅思乡情结 例如: 床前明月...
『
阅读全文
』...
落笔对面显深情:析唐诗思乡诗(网友来稿)
[2005-02-20] [阅读次数:2095]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有一类诗作抒写诗人的相思离别之苦和羁旅惆怅之思,不直抒胸臆,倾诉衷情,而是落笔对方,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品读这类诗作,常常给人以曲折有致,情韵悠长之感。下面择例类析。 (一)、故园之思。李白《渡荆门送别》抒写诗人“辞亲远游”...
『
阅读全文
』...
变化结构注入美感――解读余光中《乡愁》(网友来稿)
[2005-01-14] [阅读次数:2523]
贵州省桐梓县太平中学 苟廷凯 古往今来,乡愁是文人墨客们创作的主题之一,文学家们创作了以乡愁为主题的诸多文学作品,诗人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吟颂了首首乡愁为主题的诗歌,这些已成为我们文学宝库中的颗颗璀灿的明珠。然而,时过境迁,岁月的沧桑,科技的进步,人们审美价值观的变化,并没有影响这些作品在文学...
『
阅读全文
』...
出入于现代诗的世界——由余光中的《乡愁》浅论诗歌创新教学(网友来稿)
[2003-11-30] [阅读次数:5701]
hehe 经过七八年的正规语文学习,中学生对古诗多少有了一些了解。而现代诗歌却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的形象大于思维,寥寥数语总是承载了诗人满腔的深情。华丽也罢、平淡也好、文字只是一个载体,学生能通过文字领会诗人的感情,这是一个...
『
阅读全文
』...
《两地相思,一样深情 》——古代思乡诗抒情角度例谈(网友来稿)
[2003-10-15] [阅读次数:4272]
张弛 乡思是古代诗歌最基本的精神母题之一。或为羁旅之愁;或为行役之苦;或为宦游之艰。总之,出门在外的客子总会为物所动,书写他们内心的沉郁的乡情。综观这些各言心声的思乡诗,抒情角度可以概括为两种——从己入笔和从对方入笔。下面结合具体诗歌作一浅谈。 一、从己如笔,抒写切身感受,表达思乡之...
『
阅读全文
』...
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
[2001-03-10] [阅读次数:5543]
(《余光中选集·语文及翻译论集》)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2月第一版) 金传富整理 1948年,五十一岁的朱自清以犹盛的中年病逝于北平大医院,火葬于广济寺。他遗下的诗、散文、论评、共为26册,约19O万字。朱自清是五四以来重要的学者兼作家,他的批评兼论古典文学和新文学,他的...
『
阅读全文
』...
余光中《乡愁》赏析
[2000-10-22] [阅读次数:532848]
[台湾]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呀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