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长亭送别 教案 教学设计、导学案
长亭送别教学实录(两课时) (苏教版高二必修五)
[2014-09-22] [阅读次数:1014]
班级:丰惠中学高二(7)班 教师:刘建松 师:《红楼梦》中的第一才女林黛玉看完一本书后,出示投影(自觉辞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的记词。)这到底是怎样一本书呢,能让林黛玉这样冰雪聪明的女子有如此大的触动,这本书就是元代的戏曲经典 生:《西厢记》 师:什么...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课时学案 (鲁人版高二必修五)
[2013-10-27] [阅读次数:944]
长亭送别(第一课时) 【本堂目标】 1、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2、感受本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3、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课前检查】 给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吞噬( ) 咆哮( &n...
『
阅读全文
』...
人教版长亭送别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二)
[2012-07-20] [阅读次数:1388]
课题: 《长亭送别》 ——王实甫 教师:殷卉茹 日期:2011/05/0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品味文中隽永的唱词,进而体味其曼妙幽怨的意境。 能力目标 把握莺莺这个...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2012-03-16] [阅读次数:1715]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元杂剧的文化常识,了解作者和本剧剧情。 2、赏析艺术手法,重点赏析曲词的情景交融。 3、赏析人物形象。 二、导语:江淹在《别赋》曾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往今来,最动人的文字是离别的文字,最难写的文字也是离别的文字。我们今天来学习王实甫的名篇《西厢记》中...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上册)
[2012-02-13] [阅读次数:909]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中国元代戏剧家。编撰杂剧 14 种 ,现仅存《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三种,他的作品抒情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他的代表作《西厢记》全名为、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该剧取材于唐人...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2011-05-26] [阅读次数:2714]
授课人;张含光 班级:高二(9)班 授课时间:2011年5月19 教学目的 1、 了解《西厢记》中与课文有关的剧情。 2、选取课文中的【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收尾】四支曲词,学习曲词表达情感的方法,并能体会其对人物情感刻画的效...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2011-05-22] [阅读次数:2040]
主备人:张含光 一、课型:赏析课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了解本课曲词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2. 通过诵读、品味、赏析,体会主人公在分别时复杂、微妙而丰富的情感,把握人物形象。3、通过解读文本,欣赏优美曲词,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艺术特色(沪教版高二必修教学设计)
[2011-01-08] [阅读次数:2665]
上海市光明中学 刘吉朋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能辨识《长亭送别》中的艺术手法并分析其作用与效果,并初步尝试与学生一起解读与分享《西厢记》的艺术价值与深远影响。 2、 过程与方法:品读与交流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分析《长亭送别》艺术手法的过...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2010-11-22] [阅读次数:1902]
执教人:宜城市实验中学 鲁发福 教学目标 1、 了解王实甫与《西厢记》,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特点; 2、 了解情节结构,理解矛盾冲突; 3、 艺术借鉴: ○1、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4、人文素养: ○1、鉴赏崔莺莺形象之美,如珍重爱情、鄙视功名利...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教案(鲁人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2010-11-18] [阅读次数:1056]
教学目标: 1、了解元杂剧,记诵经典名句,体会莺莺的复杂感情; 2、学会从不同角度来鉴赏曲词的方法(能分析本文的修辞手法); 3、培养立体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1和2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
『
阅读全文
』...
泪光盈盈处的离愁别恨——我上《长亭送别》课堂实录(网友来稿)
[2010-09-14] [阅读次数:1837]
郭传斌 [简要说明]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语文课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对刚刚走入文学鉴赏大门的高二学生来说,知识背景的缺失、戏曲唱词的陌生、人物关系的纠葛、剧情发展的错综都会成为进入《长亭送别》的障碍。而要在一节课中解决以上所有的...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2010-05-24] [阅读次数:2121]
[学习目的] 1.理解课文的主旨。 2.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3.理解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融古代诗词和民间口语为一体的语言特色。 [学习过程] 一、 回答元曲的文学常识. 二、 作家以及写作背景. 1. 作家作品:王实甫,中国元代杂剧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与...
『
阅读全文
』...
《西厢记-长亭送别》爱情观讨论的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2010-05-20] [阅读次数:2563]
教学设想 爱情题材的文学作品有不少被新教材所节选,如 :《红楼...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2010-03-09] [阅读次数:2363]
长亭送别 教材分析 《长亭送别》是著名的元代杂剧作品《西厢记》中颇为缠绵悱恻的一节。多少年来,它那精美绝伦的唱词被人们反复咏叹;那令人肝肠寸断的情人离别的场面令人感喟不已;而女主角莺莺的大胆痴情更是鼓舞了无数痴男怨女大胆冲破世俗的藩篱,为爱而斗争。 教学目的 1、品位文中隽永的唱词...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苏教版高二必修)
[2009-09-22] [阅读次数:2712]
一、导语 人间自古伤别离,但人生自古多别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朋友之间的别离,感伤中有着一份浓浓的牵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是母子间的别离,关爱中有着有一份深深的期盼;“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一)(苏教版高二必修)
[2009-09-17] [阅读次数:1926]
教学目标: 1.了解元曲及作者。 2.疏理剧情,并重点赏读这出戏开头的三支曲词和结尾处《一煞》、《收尾》两支曲词,体会曲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3.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教学重点:1.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元)王实甫(苏教版高二必修)
[2009-09-07] [阅读次数:2773]
教学目标: 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欣赏崔莺莺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分析人物的典型意义 。 欣赏《长亭送别》个性化,动作化,诗化的戏曲语言。 教...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粤教版高二必修)
[2009-09-02] [阅读次数:1481]
《长亭送别》学案 (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 (崔张约会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一、《西厢记》与元杂剧 1、《西厢记》的形成...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人教版高二必修)
[2009-05-17] [阅读次数:3213]
教学目标 1、 品味曲词多用修辞,化用古代诗词,富于文采的特点。 2、 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欣赏情景交融的特点。 3、 理解文中主题,领悟剧中的矛盾冲突和莺莺性格中的叛逆精神。 教学重点 分析四美,品味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 体悟莺莺别离时的心理,理解主人公的叛逆精神,明确本剧的...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的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2007-09-23] [阅读次数:6948]
《长亭送别》教案 香河三中 语文组 杨波 BAOBEIDENI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了解王实甫及《西厢记》。 能力目标:鉴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曲词;欣赏崔莺莺的形象;学习本文运用多种修辞表现...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教案(苏教版高二必修)
[2007-08-12] [阅读次数:11138]
教学目的: 1.品味鉴赏曲词语言艺术。 2.把握崔莺莺的艺术形象。 3.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教学重点: 艺术形象崔莺莺的典型意义。 教学难点 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教学安排: ...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
[2007-04-13] [阅读次数:533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与《窦娥冤》一文的学习相结合,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 2.了解本课曲词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1.把握剧情,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 2.体味剧作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鉴赏剧作富于文采...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教案1
[2007-04-13] [阅读次数:639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读全文,理解情节,分析剧中人物形象,体会主人公在离别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 〖能力目标〗 1、品味曲词多用修辞,融古代诗词和民间口语为一体而富于文采的特点。 2、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欣赏情景交融的特点。 〖德育目标〗 ...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3
[2007-04-09] [阅读次数:5228]
教学目的 1、品味鉴赏曲词语言艺术 2、把握崔莺莺的艺术形象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味曲词语言艺术 教学方式 读一读,议一议,品一品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有一部戏曲演了几百年仍长盛不衰,剧中的故事流传...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教案及练习
[2007-04-09] [阅读次数:5087]
.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提纲挈领地了解剧情,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与性格特征。 (二)体会课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三)体会课文修辞方法多种多样,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的语言特色。 &...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教案13
[2007-04-09] [阅读次数:3171]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的主旨。 2.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3.理解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融古代诗词和民间口语为一体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主旨和情景交融的特点。 教学难点:情景交融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
[2007-04-05] [阅读次数:5060]
一、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感知把握戏曲文学的体裁特点。  ...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
[2006-10-11] [阅读次数:4664]
《长亭送别》 教学日期: 知识与能力: 了解元杂剧中戏剧角色和戏曲吟唱道白手法的运用 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过程与方法: 诵读诗文,理清情节,分析剧中人物形象,体会诗文的主旨 品味本剧多用修辞融古诗词和民间口语为一体而富于文采的特点 情感态度...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
[2006-06-05] [阅读次数:4981]
《长亭送别》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主旨。 2.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欣赏本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3.理解本文多用修辞,融古代诗词和民间口语为一体而富于文采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有关知识,品析人物形象。 2.领悟剧中的矛盾冲突和莺莺性格中的叛逆精神。 教学课时:2课...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
[2006-06-02] [阅读次数:4288]
14. 长亭送别 教学目标 1. 理解剧情结构,体会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理解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的社会意义. 2. 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 2.理解莺莺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富于...
『
阅读全文
』...
广东版选修5《长亭送别》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2006-04-11] [阅读次数:6832]
江门市新会第Y中学 jiacy 【教学设计思想】 一、目的确定: 《长亭送别》是著名的元代杂剧作品《西厢记》中颇为缠绵悱恻的一节。多少年来,它那精美绝伦的唱词被人们反复咏叹;那令人肝肠寸断的情人离别的场面都令人感喟不已;而女主角莺莺的大胆痴情更是鼓舞了无数痴男怨女大胆冲破世俗的藩篱...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教案备学案(网友来稿)
[2006-04-05] [阅读次数:7906]
蔡小平 教学目标: 1.把握作品主题和情节结构。 2.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3.品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4.揣摩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上个学期学习的北宋柳永的一篇词?《雨霖铃...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教案(网友来稿)
[2006-03-02] [阅读次数:8616]
雷雷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学生活动:请学生简介《西厢记》的故事梗概;谈谈他们心目中的张生、红娘、莺莺。 教师引导:张生和莺莺在经历了佛殿相遇、一见钟情、月下吟诗、互通歌曲,发展到传书递简、跳墙赴约,直至西厢幽会、两情缱绻,最后长亭送别、海誓山盟,他们的爱情...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
[2005-11-22] [阅读次数:5889]
哈市高中新课改教学大赛参赛教案 科目 语 文 课题 教师 韩 冰 学校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课型 讲读课 年级 高 二 日期 2003年9月20日 教龄 8年 年龄 31 岁 职称 中教一级 教学目标: 1、 基础知识目标: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 境界; 鉴赏多种...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鉴赏教案(网友来稿)
[2005-10-19] [阅读次数:8271]
娜仁高娃 娜仁高娃 【教学导读】 《长亭送别》表现崔莺莺和张君瑞的离愁别恨,反映“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的送别主题,情节并不复杂。整折戏崔莺莺主唱,由三个场面构成:长亭路上、筵席之中、分手之时。随着戏剧场面的转换,作者刻意安排了三幅风景画面,让一个个描绘...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教案(网友来稿)
[2005-10-19] [阅读次数:6155]
娜仁高娃 王实甫 教学目标 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鉴赏富于文采的曲词。 3.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特征。 4.善于化用或借用古代诗词的语句乃至意境。 5.人物之美、意境之美。 ...
『
阅读全文
』...
14长亭送别(教师中心稿)
[2005-06-14] [阅读次数:6162]
湖南娄底蓝圃学校 教学目标 1.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2.体味剧作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鉴赏剧作富于文采的语言。体会修辞方法和古代诗词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3.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2005-03-25] [阅读次数:5114]
张会欣 教学重点: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②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教学难点:①通过鉴赏景物把握诗人感情。 ②作者在融汇古典诗词中的自然性。 教学手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结合多媒体教学。 教学设想: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这样评价王实甫作品“王实甫之...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教案(教师中心稿)
[2005-03-12] [阅读次数:1157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了解王实甫及《西厢记》。 能力目标:鉴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曲词;欣赏崔莺莺的形象;学习本文运用多种修辞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情感目标: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之研究性学习(教师中心稿)
[2004-09-23] [阅读次数:4735]
张连生 学习目标 深刻体会本课曲词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 体味剧作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学习重点 鉴赏剧作曲词的音韵美和体会其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学习难点 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进行文学鉴赏的训练。 学习方法 鉴赏、讨论、辨析 学习过程 [一]运用想象,以“临行”为...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教师中心稿)
[2004-09-23] [阅读次数:5662]
张连生 长亭送别[一]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 2.了解本课曲词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1.把握剧情,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 2.体味剧作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鉴赏剧作富于文采的语言。 (三)德育目标 认识王...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教学思路设想
[2004-08-22] [阅读次数:5797]
liuliu 一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提纲挈领地了解剧情,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与性格特征。 (二)通过探究体会课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体会学习课文修辞方法多种多样、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的语言特色。 二 教学设想: 1、直接导入。 ...
『
阅读全文
』...
笨马上《长亭送别》
[2004-08-22] [阅读次数:4487]
笨马 晋江侨声练瑞源 教学目标: 1、充分领会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景物描写与主人公的离愁别恨天然浑成) 2、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3、人物之美、意境之美 -----------导入: 师:你们认识几个写愁高手? (生:………) 师:对,他们都是写愁高手。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的改写练习(教师中心稿)
[2004-05-28] [阅读次数:3891]
阚疃中学 汪云峰 《长亭送别》课后练习第四题要求“从课文中任选一支或几支曲子,改写成现代诗。要有一点文采”。 改写成现代诗并不是对原曲进行现代汉语翻译,它要求学生必须在对原曲所选意象、所设意境、所表情感有了真切、深入的领悟后,再...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现代课堂教学分课时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2004-05-14] [阅读次数:7169]
杨专 课题 《长亭送别》 课时 2 课型 教读课 教学目标 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鉴赏富于文采的曲词,⑴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性 格特征;⑵善于化用或借用古代诗词的语句乃至意境。 3、欣赏崔...
『
阅读全文
』...
离愁别绪的绝唱——《长亭送别》的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2004-04-20] [阅读次数:5838]
马琚生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的名篇,它在“董西厢”的“才子合配佳人”的基础上,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主题深刻,词采华丽。王实甫的词,在艺术上有“花间美人”之称,“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教师中心稿)
[2004-04-18] [阅读次数:4266]
denghao 学习目的: 1、把握几个人物形象。 2、领会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预习与激趣 1.字词正音: 筵(yán)席 余荫(yìn) 蹙(cù)愁眉 经忏(chàn) 杯盘狼藉(jí) 保...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 于慧琦(教师中心稿)
[2003-10-28] [阅读次数:5342]
教学目的 1、了解剧情,把握莺莺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2、着重鉴赏文中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3、揣摩和鉴赏文中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教师中心稿)
[2003-05-29] [阅读次数:5456]
刘星河 一、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 ...
『
阅读全文
』...
《长亭送别》教学详案(教师中心稿)
[2003-05-15] [阅读次数:7720]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500) 黄 争 荣 指导思想:积极贯彻上海市“二期课改”&n...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其他备课参考资料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