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世说新语》两则 备课 备课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咏雪》译文及赏析两篇
[2017-07-19] [阅读次数:4281]
咏雪 南北朝: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
『
阅读全文
』...
谈魏晋九品中正制和隋唐明清科举制(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2016-12-24] [阅读次数:548]
在中国古代 ,历代王朝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 ,都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人才选拔制度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的养士制、汉代的察举制和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三个阶段。“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说的就是魏晋时期选拔人才的九品中正制。 三国曹魏时期,曹操用人政策是“唯才是举”,曹操对于人才是求贤若渴。但...
『
阅读全文
』...
魏晋风流人物:天下第一帅哥之死,美到出门要坐羊车
[2014-04-22] [阅读次数:713]
卫姓的人才数不胜数,曾经出过两位抗击外侮的将军,都叫卫青;而且还出过一个美男子,这就是被“看杀”的卫玠。 卫姓起源于河南。秦朝时进入河北北部,到了魏晋期间,已经在河南、山西、山东、河北、陕西、四川乃至江苏广泛分布了。其中河南陈留、山西河东两支最为重要。所以当卫姓人被问及"你是哪个卫",...
『
阅读全文
』...
《古文观止》节选翻译之魏晋南北朝文学
[2013-11-17] [阅读次数:1040]
三、魏晋南北朝 让县自明本志令([三国•魏]曹操) 【作者小传】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县)人。曹丕称帝后,追谥为魏武帝。 曹操是建安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发展了自己的势力。初随袁绍伐董卓,后迎献帝迁都许昌。先后削平割据势力,官渡...
『
阅读全文
』...
功利与目的同在——谈魏晋志怪小说文化
[2013-01-25] [阅读次数:613]
摘要:魏晋时期的小说在小说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记述了许多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的故事。细探其中却发现中国人的神仙信仰具有功利性。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名士对小说的态度及小说在文献中的地位, 二.志怪小说产生及盛行的原因和背景。中国人...
『
阅读全文
』...
一个人的乌托邦 ——也说《世说新语》的任诞
[2012-09-13] [阅读次数:752]
摘要:《世说新语》是一部:具有争议文体的书,这个我暂且不谈,只是紧着《任诞》来谈一下。篇幅短小是它适合做床头书的优势,适合随时中断性的阅读。《任诞》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第二十三门,记载了魏晋名士作达生活方式的主要表现。任诞指任性放纵,名士们主张言行不必遵守礼法,凭禀性行事,不做作,不受任何拘...
『
阅读全文
』...
陈蕃:大丈夫当有澄清天下之志(魏晋名士的风流)(滕王阁序)
[2011-10-31] [阅读次数:1382]
汉魏风骨 汉魏著名名士集团:东汉党人、邺下文人集团。 社会风气:敢以天下名教为是非,逐步打破了两汉儒教“天人感应”的神学地位,社会思想得到了初步的解放。 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集团交替把持朝政,尤其是宦官集团的掌权,极大地伤害了士阶层的根本利益。此时,以维护皇...
『
阅读全文
』...
郭泰:真的猛士(魏晋名士的风流)
[2011-10-31] [阅读次数:575]
建宁元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阉人所害,林宗①哭之于野,恸。既而叹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②。‘瞻乌爰止,不知于谁之屋③’耳。” ——《后汉书?郭泰列传》 鲁迅曾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毫无疑问,东汉著名党人,“八顾”之首的太学生领袖郭泰就是这...
『
阅读全文
』...
蔡琰(蔡文姬):女人最难的选择(魏晋名士的风流)
[2011-10-31] [阅读次数:1164]
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蔡琰《悲愤诗》 一边是12来年魂牵梦萦的故国,一边是两个十月怀...
『
阅读全文
』...
曹植:七步成诗、骨气奇高(魏晋名士的风流)
[2011-10-31] [阅读次数:1128]
文帝①尝令东阿王②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世说新语?文学》 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脍炙人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更是妇孺皆知。但很多人也许并不知晓,对曹植而言,七步成诗...
『
阅读全文
』...
何晏:粉面何郎,行步顾影(魏晋名士的风流)
[2011-10-31] [阅读次数:1075]
正始之音 正始玄学代表人物:“行步顾影”何晏,“可与论天人之际”王弼,“朗朗如日月入怀”夏侯玄。 社会风气:虽然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以及后来执政的司马懿等人都做过重树两汉儒学地位的努力,但此时经学已是决堤之坝,思想解放已是大势所趋。强调“以无为本”且融合了儒道经义的玄...
『
阅读全文
』...
王衍:手白如玉与信口雌黄(魏晋名士的风流)
[2011-10-31] [阅读次数:593]
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世说新语容止》 王衍,字夷甫,竹林名士王戎的族弟。琅玡王氏,在他手上,正式成了魏晋第一豪门。而他与东海王司马越的政治联盟,也是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的雏形。 与比大他22岁的族兄王戎一样,王衍也是在少年时便名满天下了...
『
阅读全文
』...
王戎:临危不乱,胆识超群(魏晋名士的风流)
[2011-10-31] [阅读次数:582]
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世说新语?雅量》 纵观世界各国古代史,无论是斯巴达人、马其顿人、古罗马人、巴比伦人、波斯人,还是中国人,都把“徒手与猛兽搏斗”作为衡量一个勇士的重要标准。因...
『
阅读全文
』...
王戎识李(魏晋名士的风流)
[2011-10-31] [阅读次数:614]
琅玡王氏 发源地: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 魏晋著名人物:“卧冰求鲤”的大孝子王祥、“竹林名士”王戎、“中朝名士”王衍、“江左名士”王导、“二王”书圣王羲之和其子王献之、“一问三不知”的王徽之。 家风:传统儒学世家转为传统玄学世家。 《世说新语...
『
阅读全文
』...
王导:王与马共天下(魏晋名士的风流)
[2011-10-31] [阅读次数:719]
王丞相主簿欲检校帐下,公语主簿:“欲与主簿周旋,无为知人几案闲事。”——《世说新语?雅量》 王戎是竹林名士,王衍是中朝名士,王导又是江左名士,可以说他们三人将琅玡王氏推上了巅峰,书写了中国家族史上最绚烂、璀璨的篇章。 王导,字茂弘,他不但一手缔造了东晋王朝,也缔造了“王与...
『
阅读全文
』...
王子猷(徽之):乘兴而来,兴尽而返(魏晋名士的风流)
[2011-10-31] [阅读次数:2253]
王子猷①居山阴②,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③。时戴在剡④,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世说新语?任诞》 魏晋时,琅玡王氏门户兴旺,各类人才,层出不穷。从王戎开始...
『
阅读全文
』...
王徽之、王献之:兄弟情深(魏晋名士的风流)
[2011-10-31] [阅读次数:1918]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①良久,月余亦卒。——《世说新语?伤逝》 当我们老去时,回首往事,可能也都会感慨,人生一...
『
阅读全文
』...
王献之:临终的忏悔(魏晋名士的风流)
[2011-10-31] [阅读次数:428]
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敬云:“不觉有余事,惟忆与郗家①离婚。”——《世说新德行》 风流倜傥的翩翩佳公子王献之,一生看过了许多风景,也见过了许多美女,然而在他生命旅途的最后一站,忏悔今生得失的时候,唯一让他难以释怀的还是与前妻郗道茂的离婚。所谓,人...
『
阅读全文
』...
谢安:东山再起(魏晋名士的风流)
[2011-10-31] [阅读次数:744]
陈郡谢氏 发源地: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 魏晋著名人物:“江左八达”玄学名士谢鲲,豫州刺史谢尚,江左名相谢安,“淝水之战”主将谢玄,“玉人”晋末名士谢混。 家风:传统儒学世家转为传统玄学世家。 《世说新语》一书中,虽然记载琅玡王氏子弟的条目最...
『
阅读全文
』...
陶侃:搬砖励志(魏晋名士的风流)
[2011-10-31] [阅读次数:686]
侃①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其励志勤力,皆此类也。——《晋书?陶侃列传》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公元315年,为东晋屡立战功的陶侃,因受到王敦的猜忌,而被贬为广州刺史。然而,陶侃虽然身居贬所,...
『
阅读全文
』...
陆逊:忍辱负重(魏晋名士的风流)
[2011-10-31] [阅读次数:569]
当御备时,诸将军或是孙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恃,不相听从。逊案剑曰:“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诸君并荷国恩,当相辑睦,共翦此虏,上报所受,而不相顺,非所谓也。仆虽书生,受命主上。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各在其事,岂复得辞!军令有常,不可...
『
阅读全文
』...
陆抗、羊祜:英雄相惜(魏晋名士的风流)
[2011-10-31] [阅读次数:1213]
祜①与陆抗对境,使命常通。抗遗祜酒,祜饮之不疑;抗疾,求药于祜,祜以成药与之,抗即服之。人多谏抗,抗曰:“岂有鸩人羊叔子哉!”——《资治通鉴? 卷第七十九》 三国末年,东吴督护陆抗与西晋平南将军羊祜各领重兵在荆州地区南北对峙。当时,陆抗坐镇乐乡(今湖北省荆州市西南),羊祜屯兵襄阳(今湖...
『
阅读全文
』...
陆机:华亭鹤唳(魏晋名士的风流)
[2011-10-31] [阅读次数:890]
陆平原①河桥②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③鹤唳,可复得乎!”——《世说新语?尤悔》 陆机临刑前“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的感慨,便是著名典故“华亭鹤唳”的由来,这其中包含了多少故乡的思念、仕途的艰难和人生的辛酸啊。 如前文所述,吴郡陆氏世代服膺儒学,子弟多...
『
阅读全文
』...
遥远的绝响——谈魏晋风流人物
[2011-03-15] [阅读次数:3694]
·余秋雨· 一 对于那个时代、那些人物,我一直不敢动笔。 岂止不敢动笔,我甚至不敢逼视,不敢谛听。有时,我怀疑他们是否真地存 在过。如果不予怀疑,那么我就必须怀疑其他许多时代的许多人物。我曾暗自判 断,倘若他们真地存在过,也不能代表中国。但当我每次面对世界文明史上那些 ...
『
阅读全文
』...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探析<a href="http://bbs.ruiwen.com>(本站论坛专稿)</a>
[2010-09-08] [阅读次数:5879]
作者:李建明 文章来源:《党史文苑》 [摘要]文学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还是作家主观意识的产物?这一问题历来是文艺界争论不休的问题。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中国传统的“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深刻阐述了文学与社会政治、时代风尚、作家个性三者...
『
阅读全文
』...
魏晋士人轶事四则:王子猷雪夜访戴、宾主无愧色、阮籍不拘礼法、王羲之爱鹅(人教版高中《语文读本》(第二册)助读)<a href="http://bbs.ruiwen.com>(本站论坛专稿)</a>
[2010-09-08] [阅读次数:3211]
jianghong http://bbs.ruiwen.com/thread-37869-1-1.xhtmll 47.魏晋士人轶事四则 读《魏晋士人轶事四则》 1、《王子猷雪夜访戴》 原文: 王子猷(即王徽之,王羲之之子)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字太冲,西晋文学家。所...
『
阅读全文
』...
向左走,向右走——从兰亭诗序看魏晋名士的价值取向<a href="http://ruiwen.com/friend/list.php>(教师中心专稿)</a>
[2010-08-29] [阅读次数:826]
李云飞 河北内丘中学 一直以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冠之为名篇而流传千古的原因有二:一是这篇诗序的书法价值,古人以“天机流布,挺然秀出” 而名之曰天下第一行书;二是从内容来看,作者借诗序而申其志,批判了当时魏晋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得全篇在立意上非同凡响。对于前者,笔者认为毋庸...
『
阅读全文
』...
为何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名多含有“之”字?(教师随笔)
[2010-05-17] [阅读次数:931]
我们在翻阅魏晋南北朝历史的过程中,细心的你一定会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名多含有“之”字,具体形式为:人名若为二两个字,最后一字为“之”。东晋著名的书画家王羲之,顾恺之和南朝大数学家祖冲之,尽人皆知。而王羲之的七个儿子依次为玄之、凝之、涣之、肃之、徽之、操之、献之,两个孙子的名字是桢之、静之,两个曾孙的...
『
阅读全文
』...
七年级语文上文言文复习要点:童趣、《论语》十则、山市、《世说新语》两则、智子疑邻、伤仲永(人教版七年级备课资料)
[2010-04-22] [阅读次数:6301]
七年级上册:1、童趣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项为之强 项:颈,脖颈。强:通“僵”,僵硬。 2、徐喷以烟 徐:慢慢地。以:用 3、果如鹤唳云端 果:果真,果然。唳:鸟鸣 ...
『
阅读全文
』...
魏晋风流之个性篇
[2009-10-30] [阅读次数:1417]
闲云博客 崇尚老庄自然哲学的魏晋名士,直面死亡,珍爱生命,因而将人的个性视为生命的一种自然状态,视为自我的本真,是“我”之所以为“我”的根本。桓温问殷浩:“卿何如我?”殷浩回答:“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品藻)桓温何许人?大将军,朝廷中的实权人物,西讨巴蜀大获全胜,领军北伐,直逼长安,又姿...
『
阅读全文
』...
魏晋风流之生死篇
[2009-10-30] [阅读次数:1065]
闲云博客 名士,正如在第一部分中谈到的,本意是指士人中享有社会名望者,即“有名之士”,是一通称。汉代那些以儒道为生命承担的志士,如李膺、范滂等,当时也都有名士之称。不过,后世所言“是真名士自风流”之“名士”,却专指那些不拘礼教、任性纵情、生活悠然又风貌倜傥的读书人,这就赋予“名士”一称一种特...
『
阅读全文
』...
嵇康:龙性难驯的魏晋风度
[2009-10-30] [阅读次数:1629]
嵇康(应该叫奚康,是他祖上自行改姓以避祸患,这个问题以后还会说) 性别:男 身高:181或191cm(抱歉,181cm是按汉尺比例计算,191cm是按晋尺比例换算,不过我觉得181cm更可靠) 祖籍:会稽,上虞 著作:《养生论》等 生卒年:223——262年或者224——263年(我也不知道哪个...
『
阅读全文
』...
魏晋名士的风流:王羲之:东床快婿
[2009-10-28] [阅读次数:1133]
http://book.sina.com.cn 司马放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世说新语?雅量》 这则...
『
阅读全文
』...
魏晋名士的风流:卫玠:看杀卫玠
[2009-10-28] [阅读次数:727]
http://book.sina.com.cn 司马放 卫玠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世说新语?容止》 “吾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泪介)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
『
阅读全文
』...
魏晋名士的风流:潘岳:掷果盈车
[2009-10-28] [阅读次数:1408]
http://book.sina.com.cn 司马放 乱世倩影 魏晋代表人物:“粉面何郎”何晏、“朗朗如日月入怀”夏侯玄、“龙章凤姿”嵇康、“鹤立鸡群”嵇绍、“韩寿偷香”韩寿、“手与白玉同色”王衍、“玉人”裴楷、“掷果盈车”潘岳(俗称潘安)、“不堪罗绮”卫玠、“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杜弘治、“飘如...
『
阅读全文
』...
魏晋名士的风流:嵇康:临刑绝奏《广陵散》
[2009-10-28] [阅读次数:1890]
http://book.sina.com.cn 司马放 嵇中散①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②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世说新语?雅量》 正如前文所说,表面以孝治天下,但实际上滥杀滥赏的司马...
『
阅读全文
』...
魏晋名士的风流:嵇康:龙性谁能训
[2009-10-28] [阅读次数:878]
http://book.sina.com.cn 司马放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世说新语?容止》 魏晋时期,《庄》、《老》盛行,士子们都以追求象征庄...
『
阅读全文
』...
魏晋名士的风流:刘伶:以酒为名
[2009-10-28] [阅读次数:1068]
http://book.sina.com.cn 司马放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 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
『
阅读全文
』...
魏晋名士的风流:阮旨遥深,归趣难求
[2009-10-28] [阅读次数:659]
http://book.sina.com.cn 司马放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谯郡嵇康、陈留阮籍、陈留阮咸、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琅玡王戎、沛人刘伶。 社会风气:魏晋之交,高层斗争惨烈,天下名士少有全者;以竹林七贤为首的士人用放浪形骸、蔑视礼教的生活态度对抗黑暗的现实、伪善的政治。 ...
『
阅读全文
』...
《世说新语》精选精读(60篇,还有18篇待续)(网友来稿)
[2005-05-24] [阅读次数:3925]
张振起 (1)义退贼兵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功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我以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
『
阅读全文
』...
魏晋南北朝文学——曹操三父子、建安七子、陶渊明和竹林七贤
[2004-09-10] [阅读次数:10242]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说 一、掌握魏晋南北朝社会和文学概况。 第二章 建安文学 第一节 建安文学概说 一、了解建安文学的思想内容:一是反映了当时动荡乱离的社会现实和民生的疾苦,二是抒发个人的理想、抱负与情感、心志。此外,也...
『
阅读全文
』...
魏晋书家——王羲之
[2004-08-26] [阅读次数:1103]
王羲之出身于一个书法世家的门庭他的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王羲之七岁那年,拜女书法家卫...
『
阅读全文
』...
《〈世说新语〉两则》《陈太丘与友期》与实验教材编者商榷(网友来稿))
[2002-12-18] [阅读次数:4677]
周卫华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中选了一篇短文《陈太丘与友期》,我以为此文的编选有不妥之处,现请教于编者方家。 1、短文标题与内容不太照应。选文《陈太丘与友期》主要记叙的是陈元方七岁时与客的对话,借陈元方的责客语说明“信”、“礼”的重要性,写他懂得为人的道...
『
阅读全文
』...
陈蕃之大----AK乱谈《世说新语》之一(论坛精华帖)
[2002-04-22] [阅读次数:2396]
论坛精华帖: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1160 ak47701226 陈蕃之大 原文: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士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
『
阅读全文
』...
魏晋风度
[2001-10-05] [阅读次数:12603]
“孔融死而士气灰,嵇康死而清议绝”,王夫之说这话时,一眼就看出曹操为儿子曹丕、司马昭为儿子司马炎在知识分子中各杀了一只骇“猴”的“鸡”。魏晋文坛,便没有了文人的噪音;魏晋风度,第一眼便是血染的风采。 争势篡位,司马氏父子杀“鸡”要来得更为爽利,司马懿...
『
阅读全文
』...
世说新语
[2001-03-09] [阅读次数:2535]
一、郭靖:"学习《九阴真经》你需要脑轻松。" 二、吴应熊屁颠屁颠的跟在韦小宝身后,谄媚地说:"小小意思,请桂公公笑纳。"小宝一摆手,哼了一声:"公公今年不收礼,"转眼看到吴应熊手里的东西,立刻变的眉花眼笑道:"收礼只收脑白金。"言毕一把夺了过来。 三、黄蓉对欧阳锋:"欧阳伯伯,白...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