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心连广宇 备课 备课参考资料
材与不材之间:庄子的处世哲学(高中习作)
[2022-03-09] [阅读次数:1669]
23.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庄子12539;山木》篇记述:子和弟子们行于山中,看到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伐木的人并没有砍伐它,原因是“无所可用。”庄子便对弟子们说:“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下山后,朋友命人杀雁来招待庄子一行。仆人问:“”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回答说:“杀不...
『
阅读全文
』...
2022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命题示范:扬我国威,天地同心之“天宫课堂”
[2022-01-03] [阅读次数:138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一句声音清晰、沉着冷静的“北京明白”,让他在神舟十二号网络直播中迅速蹿红。他就是“神十二”航天飞行的北京总调度、“90后”小伙儿高健。高健从小就对航天感兴趣,九岁那年,看着航天英雄杨利伟搭乘飞船首次进入太空,他内心激动无比,从此播下航天的种子。因为心...
『
阅读全文
』...
2022年高考作文素材:“元宇宙”到底是个啥?
[2021-11-28] [阅读次数:2187]
近来,“元宇宙”成为热门话题,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从英伟达宣布推出为元宇宙建立提供基础的模拟和协作平台,到日本社交平台GREE开展元宇宙业务,从微软正努力打造“企业元宇宙”,到脸书改名为元宇宙(Metaverse)一词中的Meta……不仅科技公司在元宇宙赛道上争相布局,一些机构也积极参与其中。 ...
『
阅读全文
』...
2021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4单元《自然选择的证明》《宇宙的边疆》备课资料
[2021-05-22] [阅读次数:532]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迁徙(xǐ) 哺乳(bǔ)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曾曾经(céng)曾祖(zēng) (2)解押解(jiè)浑身解数(xiè)解放(jiě) 2.语境辨析法 他每次出差(chāi)差(chà)不多都要出点差(chā)错。 ...
『
阅读全文
』...
《道德经》八大思维天地辽阔路宽广(作文素材)
[2020-09-05] [阅读次数:424]
《道德经》在中国历史上,可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本经书,虽然只有寥寥数千字,其中的思维却启悟着无数的后人,成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一大特色。 而在经书中有8大思维,如果能有所体会的话,对于人生也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1、对立统一的思维 老子认为:高下、美丑、前后、祸福这些都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甚至...
『
阅读全文
』...
陈嘉映:日常语言与哲学(教师随笔)
[2019-06-29] [阅读次数:285]
常听人说,哲学难懂,哲学抽象。也听人建议,哲学应该写得通俗一点,写得那么难懂,是因为你自己没弄懂,真正通透了,写出来的就明白晓畅,你看大师的文章,都是明白晓畅的。与以上意见相反,也有论者认为,要讨论学术问题,必然要使用学术语言,你能够不用电磁学的术语讲清楚电磁学吗?外行当然读不懂。你主张改用大...
『
阅读全文
』...
陈嘉映《哲学是什么》全文阅读(教师随笔)
[2019-06-29] [阅读次数:505]
哲学是什么 文/陈嘉映 (作者简介:陈嘉映,男,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外国哲学学科专业负责人) “哲学”这个概念不可能有一个放在什么场合都合适的定义,就像“宗教”、“文化”、“品德”这些概念一样。这并不表明大家不懂这些概念,或理解得不清楚,“跳”这个字出现在任何场合我都明白它...
『
阅读全文
』...
陈嘉映:哲学主要是一种反思活动
[2019-06-29] [阅读次数:355]
思想本该融会贯通 1952年出生的陈嘉映,初中二年级开始失学,随后是八年内蒙古插队生活。1978年2月,他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8个月后,考上北大外国哲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随后留校任教,再随后远赴美国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年多法国研究生涯后,陈嘉映回国,一直在北大、华东师大、...
『
阅读全文
』...
课堂诸元素交融的哲学思考——以肖培东《孔乙己》课例为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019-01-03] [阅读次数:804]
刘兆刚,江苏省运河中学初中部教科室主任,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研读肖培东的《孔乙己》课例 ,我们发现:善于运用教学辩证艺术实现“浅浅地教语文”,是他语文课堂的最主要特征。所谓“浅浅地教语文”,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老老实实地把学生引领到读、写、听...
『
阅读全文
』...
臧克家《天地为笼交麻雀》赏析
[2016-12-14] [阅读次数:419]
我崇拜高尚的生命的秘密。我崇拜这生命在降生、成长、战斗、伤残、牺牲时迸溅出的钢花焰火。我崇拜一个活灵灵的生命在崇山大河,在海洋和大陆上飘荡的自由。是的,生命就是希望,它飘荡无定,自由自在,它使人类中总有一支血脉不甘于失败,九死不悔地追寻着自己的金牧场。 赏美文 臧克家:天地为笼交麻雀 ...
『
阅读全文
』...
人应该怎样立于天地之间? (教师随笔)
[2016-12-01] [阅读次数:438]
缪加奇 最近在读《海瑞》,真正让人感到震撼、感到畅快,觉得人就该像海瑞那样正直坦荡地立于天地之间。 海瑞一生坦荡、浩气长存。在他心中,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只认公理不认人。他痛打旗牌官,顶撞钦差,甚至冒死给天子上书。为了保持自己的清白,他偷偷为母亲过寿,有人得知了,送上礼了,他也是断然拒绝...
『
阅读全文
』...
走进美丽的艺术天地——谈现代诗教学
[2016-12-01] [阅读次数:568]
缪加奇 诗歌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通过高度浓缩的、跳跃的结构形式,丰富的想像,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语言抒发情感,反映社会生活,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现代诗则反映了现代生活和现代人的思想情感。阅读大量的现代优秀诗篇,对于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和文学鉴赏水平大有裨益。那么,怎样才能走进现...
『
阅读全文
』...
先认“天地人”再学“aoe”!一年级语文教材大变脸
[2016-09-12] [阅读次数:669]
每年秋天刚开学一个月的时间,部分一年级语文老师的嗓子是哑的,由于学生对拼音的陌生,他们不得不反复讲解。近日,他们陆续收到新版语文教材,直呼“今年开学嗓子有救了”。 据了解,从29日到开学前,各区县教育局已陆续组织一年级语文老师集体备课。备课内容首当其冲就是先识字后学拼音,除此之外,识字300,写字100也成为...
『
阅读全文
』...
高考作文热门话题解读话题五:生存哲学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
[2015-06-15] [阅读次数:551]
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植物学家考察阿尔卑斯山脉的植被后,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最近100年来,许多山底牧场上开放的花已经开到了海拔2000米的雪带上,而原先雪带上的植物则超过雪带向更高处攀登。植物学家研究了有关科学文献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阿尔卑斯山地区的气温逐渐升高,这...
『
阅读全文
』...
哲学:文本解读的金钥匙 教师随笔
[2014-11-03] [阅读次数:410]
天津市实验中学语文组 安杨华 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读点哲学。哲学是我们对文本进行教学解读的一把金钥匙,他可以帮助我们从文本解读的直观、感性层次迅速地进入理性和审美境界,发展和提升我们情感的丰富性、思想的深刻性。哲学著作并非都是像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艰深枯燥、晦涩难懂。美国哲学家...
『
阅读全文
』...
登高远眺天地广 作文指导(九年级)
[2014-07-14] [阅读次数:632]
登高而眺天地广 视野之开阔,来至于高度;胸怀之远大,来自于高度,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鲲鹏只有展翅九万里,才能阅尽人间春色。高山只有纳其石才能成其高,大海只有纳细流才能成其深。 高度是一个胸怀,一种志向。 曹操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一个胸怀,是一种志向。 ...
『
阅读全文
』...
病态父母的“听话哲学”只会让孩子死亡
[2014-05-05] [阅读次数:437]
听话哲学,是中国式教育的核心。 并且,听话哲学深入无数国人内心,在我的记忆中,中国家长夸孩子时,“听话”和“乖”这两个词简直是不可避免。 听话哲学,有不合理之处:一直被要求听话的孩子,他的精神生命正逐渐被扼杀。 听话哲学,也有其合理之处:若孩子不听话,很多中国家长就会觉得生不如死。 4月4...
『
阅读全文
』...
励志主题班会——让生命蓬勃在天地间 (八年级)
[2014-03-03] [阅读次数:1055]
励志主题班会 让生命蓬勃在天地间 &n...
『
阅读全文
』...
阅读教学要摒弃“俩豆哲学”
[2013-10-24] [阅读次数:381]
小品《婚姻介绍所》中有一段经典台词:郭达说,“有一个人炒了两个豆,一个红豆,一个绿豆,他在锅里嚓嚓嚓,嚓嚓嚓,炒过来炒过去,熟了以后往桌子上一倒,哗地一下,红豆和绿豆自然就分开了,你猜这是为什么?”蔡明表情木然地答道,‘俩豆’。”这个段子的幽默在于,郭达无意中把答案说出来后,还把这个没有任何思...
『
阅读全文
』...
男生自学4门外语出哲学散文集,欲夺诺贝尔奖
[2012-11-05] [阅读次数:447]
核心提示:周振宇向记者坦言,他的真正目标是当一个哲学家兼作家,另外他还谈到了诺贝尔文学奖,“用我的思想去表达出一种美,用哲学去表达文学,对于诺贝尔文学奖这个概念现在对我来说当然是很遥远,但我想不是没有可能。” 现代快报讯 “当世界认识我时,世界也将通过我而认识它自己。”这是一个90后大学生...
『
阅读全文
』...
阅读天地之莫言和诺贝尔文学奖 备课资料(鲁人版高三选修)
[2012-10-28] [阅读次数:729]
【本期导读】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本期我们为大家编选了莫言获奖后所引发的各界的评论、关于莫言的专访以及诺贝尔奖的相关材料,希望你在阅读中更近距离地接近诺贝尔奖。 莫言获奖,文学还在路上 ...
『
阅读全文
』...
古代康德与近代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读后(陆波随笔)
[2012-09-21] [阅读次数:691]
陆波 “朋友,哲学是人的思想的本性。” ——柏拉图 苏格拉底恐怕称得上哲学史研究家手中的一件怪案了:一个如此声闻遐迩的哲学家,人们却似乎更乐意谈论他的政治态度、他的怪诞举止以及他在死亡面前的态度,而偏偏对于他的哲学思想,除了人所共知的寥寥数语以外,敢于刨根究底的...
『
阅读全文
』...
“猜”出一片新天地——谈竞猜法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班主任手记)
[2012-06-17] [阅读次数:371]
胡美康 还是上一届学生临近毕业的时候,我在讲台上拾起一个纸团,打开一看:“我是坏蛋,我怕谁?”我当时又惊又气,当众就念了一遍,教室里竟然哄堂大笑。我郑重警告:“俗话说得好,没有老死的疯狗。都因为乱咬人早早地就被打死了。”同学们顿时沉默下来。调皮捣蛋的学生届届都有,但这么嚣张的我还是第一次碰到...
『
阅读全文
』...
老子的哲学:山色有无中 教师随笔(人教版高三选修)
[2011-09-04] [阅读次数:630]
“山色有无中”是王维的名句,它自有其意: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其实老子的哲学就如同这句诗的含义一样,把“有”和“无”,同时纳入其中,既“有”且“无”,达到一种浑然一体的境界。 第一章,代表性句子:“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无”和“有”...
『
阅读全文
』...
解放学习力课堂天地宽 (苏教版八年级)
[2011-07-12] [阅读次数:431]
陵川三中 张保国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是基于学生自学能力普遍较弱、合作学习意识严重缺失而采取的学法改革。实践以来,自感“收获与困惑同在,欣喜和迷惘齐飞”! 对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较全面认识是从与我们学校校长的一次谈话开始的。当时校长...
『
阅读全文
』...
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舞台 (北师大九年级)
[2011-05-15] [阅读次数:618]
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的话形象生动地阐明了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 随着和煦的春风,基础教育改革在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注重激励学生的自得、...
『
阅读全文
』...
保守主义的回归和“阿甘哲学” 教学总结(人教版选修)
[2011-03-11] [阅读次数:487]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擘鲁迅曾以他的《阿Q正传》对传统中国“国民性”的深刻反思为现代中国竖立起了一块文化经典的丰碑。《阿甘正传》能够被称为当代美国文化经典的原因之一,也正在于它对当代美国历史意味深长的回顾和反思。当阿甘飞奔着穿过抗议种族歧视的校园,穿过越南的丛林,跨过中美隔绝的屏障,当他在白宫的客厅中...
『
阅读全文
』...
立“变通”观念,写天地文章——高考满分作文点评
[2011-03-08] [阅读次数:1661]
裴松年 一开头,就写了一个似乎很“大气”的题,惹得人不禁要问:何谓“天地文章”? 这里借用一下太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的文句: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文句的意思是:阳光明媚的春天,以烟花美景召唤着我;神奇的大自然,把森罗万象的景致呈现在我们眼前。 不过,且...
『
阅读全文
』...
列夫&托尔斯泰的人生哲学和非暴力抗恶伦理观(人教版必修教学论文)
[2011-03-03] [阅读次数:934]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初俄罗斯的文学巨匠。在人生哲学和社会伦理问题方面也是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他的文学作品以探索人生与道德伦理为主题。其影响大的伦理思想是生命理论和以非暴力抗恶的伦理观。另外,关于道德自我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也有一定的影响。 尽管人们对托尔斯泰的人生哲学和道德哲学评...
『
阅读全文
』...
试论《雷雨》所体现的生存哲学(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论文)
[2010-11-11] [阅读次数:1895]
试论《雷雨》所体现的生存哲学 摘要:《雷雨》展现的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思考、探究与感悟,它向读者展示了人的生存的困境、人的精神的痛苦、人的本性的罪恶。曹禺是怀着一颗悲天悯人的情怀来审视这些不幸的,在诠释人类困惑根源的同时,也阐明了困惑是如何消解、最终人类精神皈依何处...
『
阅读全文
』...
高考作文要把人逼成哲学家?
[2010-06-08] [阅读次数:354]
新京报 刘洪波 中国的高考,时兴“议论文”。议论些什么呢,家长里短吗?校园生活吗?社会政治吗?经济军事吗?通通不是,中国高考的惟一议论对象,乃是“人生”。 今年的高考,从全国试卷到各地方试卷,仍然继续让高中生写议论文,题目有“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价值与位置”、“铭记与忘记”、“安...
『
阅读全文
』...
“霍金”三联想——《宇宙的未来》助读参考
[2009-08-29] [阅读次数:1076]
四川省金堂中学 童华池 《宇宙的未来》是当代最负盛名的理论物理学家——英国的史蒂芬•霍金1991年1月在英国剑桥大学的一次演讲。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现行高中语文“实验课本”和“试验课本”均选用了这篇演讲稿。面对这篇专业性很强而难于理解的课文,笔者很自然地生发了与霍金,与课...
『
阅读全文
』...
论语中孔子的人生哲学(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2009-07-15] [阅读次数:1001]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
『
阅读全文
』...
语文学习的哲学——积累
[2009-05-06] [阅读次数:1103]
渭南市临渭区下吉中学 王满仓 [关键词] 积累 语文学习的哲学 积累的基础性作用 积累的提升性作用 [摘要] 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哲学和根本。没有积累,就谈不上语文学习;没有积累,就无法搞好语文复习。研究学生“如何学”比研究教师“如何教”更为重要!...
『
阅读全文
』...
语言的魅力,思想的力量——语文与哲学
[2009-05-06] [阅读次数:907]
同学们,语文学习离不开思想的涵养和提高。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动脑子、没有思考的学习,是一种没有方向、没有目的的学习,必然会像孔老夫子说的那样,陷入一种迷茫困惑的境地。但是,我要向同学们强调的是,孔老夫子所说的,只是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条件和最基本的态度。 我要说...
『
阅读全文
』...
请抓住哲学核心这个牛鼻子(高二选修)
[2009-03-17] [阅读次数:642]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选编了相当数量的诸子散文。这些文章,从时代上说,有春秋时期的,也有战国时期的;从学派上说,有儒、道、法等各家的。由于时代久远,学派纷呈,加之我们对上古历史、哲学了解较少,学生的文言文基础尚薄弱,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教师既要介绍作者、背景,又要分析课文,还要讲解、疏通字...
『
阅读全文
』...
对冰心早期“爱的哲学”再解读(网友来稿)
[2009-03-02] [阅读次数:6124]
wy198468@163.com 引言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一九○○年十月五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原籍长乐县横岭乡。‘五四’运动的惊雷将冰心‘震’上了写作的道路,于是从1919年发表作品开始,已勤奋写作了近80余年,这样的持恒和毅力着实令人敬佩。特别是小说《超人》,诗歌《繁星》、《春水》,...
『
阅读全文
』...
遇罗克:刻在心灵的天地之间
[2009-02-20] [阅读次数:956]
《天地之魂-遇罗克》墓志铭 昏天总是和愚民并世,所以尽管历史不会重复,悲剧却总是令人惊骇的相似:云峰青松侧沉静站着的,是三百四十年前“齐声喊杀”袁崇焕的“重重孙”们又一次众口唾弃的人——遇罗克。正像民族英雄袁崇焕疆场效万死反被诬“通敌”凌迟处死,为草民争平等、护尊严、维人权的遇罗克...
『
阅读全文
』...
与鲁迅的生命相遇——《野草》中的哲学(钱理群)
[2008-09-04] [阅读次数:3624]
钱理群 钱理群,男,1939年1月30日生于四川重庆,祖籍浙江杭州。1956年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60年毕业,先后在贵州省安顺地区卫生学校、地区师范学校任教。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研究生,198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
『
阅读全文
』...
哲学大师金岳霖一生痴爱林徽因与情敌做邻居
[2007-12-18] [阅读次数:2693]
相熟的朋友称金岳霖为“老金”,新学年,给学生的第一句话总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他的眼睛怕光,曾配了一副一只镜片是白一只是黑的眼镜,喜欢穿黄夹克,常年都戴着一顶呢帽,常常微仰着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西南联大的路上,样子有些怪。 在西南联大养宠物 ...
『
阅读全文
』...
课程改革实践需要教育哲学的滋养(教师中心稿)
[2006-12-30] [阅读次数:631]
课程改革实践需要教育哲学的滋养 武汉市江夏一中 程良焱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各学段、各学科《课程标准》颁行以来,全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犹如大江的春潮,汹涌澎湃,滚滚向前,形势很是喜人。但正如江流也有弯曲,也会遭遇到暗礁一样,课程改革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挫折,出现了一些问...
『
阅读全文
』...
思维一转天地宽(教师中心稿)
[2006-11-27] [阅读次数:1875]
江夏一中星空文学社作文 思维一转天地宽 20060315班 周志威 口渴的乌鸦将一粒粒石子叼进细瓶而喝到了香甜的水。 狡猾的狐狸编出美丽的谎言而尝到肥美的肉。 走投无路的斑羚在关键时刻飞渡而使种群延续。 &nb...
『
阅读全文
』...
刘亮程的哲学
[2006-07-26] [阅读次数:515]
蒋子丹 刘亮程在他的文章里是一个农民。这个农民终日扛着一把铁锨走在田野上,悠闲时便东张西望,关心着村里的驴和村外的免,还有忙碌的蚂蚁和离群的飞鸟,以及风中的落叶和太阳下无名的野草。这是一个完全感性的世界,声音和色彩的世界,与文学中常见的进步与落后、革命与反动、意识与潜意识等等视角毫无关系。...
『
阅读全文
』...
刘亮程的哲学童话
[2006-07-26] [阅读次数:948]
张洁安 吴孝成 更多的时候,刘亮程直接把动物当人来写,或者将人与动物作比较来写。如写狗的一辈子,就是写人的一辈子,狗在每一年龄段的思考和表现,也恰恰是人一生各阶段的表现,狗的顾虑就是人的顾虑,狗活一辈子不易,人活一辈子就容易吗?人和畜是平等的,谁也不比谁高明多少。而常常是,人活得不如动物。“...
『
阅读全文
』...
乡村哲学的神话---有感于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
[2006-07-26] [阅读次数:1239]
我是在一个夜晚展开对《一个人的村庄》的阅读。虽然这本书中的文章大多零零散散地读过,但整体接受一位“乡村哲学家”的泥土气息还是第一次。在阅读中我也时时警惕自己身在都市而对乡村抱以偏见的可能性。在刘亮程的笔下,贫瘠而荒凉的土地充满着童话色彩:“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
『
阅读全文
』...
人需要诗意地栖居——刘亮程的乡土哲学
[2006-07-26] [阅读次数:598]
http://www.tianshannet.com.cn 2006年4月3日 12:50 新疆天山网 ●张治安 翟新菊 刘亮程笔下的“自然”,不是传统认识论美学的“人化自然”,而是自然的最本原、最本真的状态,是与人平等共生、平起平坐的自然。他笔下的一粒小虫、一只蚂蚁、一株小草、一条狗、一匹马、一片云,甚至是一...
『
阅读全文
』...
冯至:以狭窄之心纳无尽宇宙
[2006-06-23] [阅读次数:776]
2003年第11期《人物》杂志 (文/王素蓉) 好友刘涟告诉我:她的四外公——冯至先生离开我们十年了。十年?我好像刚刚还见到永远挂着可亲可敬笑容的冯至先生。他穿着整洁随意的布衫,拄着磨得发亮的拐杖,宽边大眼镜后面的慈眉善目盈满笑意,那总有些不太归顺的白发直傲傲地立着。我每次下班回家穿过街心花园...
『
阅读全文
』...
开启兴趣之门走进古诗文的天地(教师中心稿)
[2006-05-08] [阅读次数:2318]
...
『
阅读全文
』...
登高壮观天地心——古代登览诗品读(网友来稿)
[2006-03-11] [阅读次数:1471]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我喜欢这样三句话:“没有比双脚更长远的道路”,“没有比心灵更宽阔的天空”,“没有比生命更高峻的山峰”,只要生命存在,只要激情奔涌,只要精神飞扬,奇迹就可以在天地间熠熠生辉,这是我品读古代登览诗的总体印象,在我看来,登览诗从来就不仅仅是写一种心力交瘁的形体攀登,它更多...
『
阅读全文
』...
泛湖游山天地心——李白诗歌“自由精神”例析(网友来稿)
[2005-12-03] [阅读次数:2610]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叶嘉莹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诗歌是一种生生不息的不死的心灵。我想用这句话来评价诗仙李白的诗歌是最恰当不过的了。所谓“生生不息”应该指李白诗中那种张扬个性,挥洒才情,解放心灵,追求自由的活力源源不尽,绵绵不绝;所谓“不死”应该是指李白诗歌的飞扬情思、激情生命和自由意志穿...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