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河床 备课 备课参考资料

 昌耀,诗歌大山中最虔诚的囚徒,在青海高原腹地,他是高车的手推者,是一百头雄牛的主人,更是行走在枯干河床上的灵魂歌者。昌耀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    读他的诗如同徐徐...
阅读全文』...

 浙江师范大学 马嘉  摘 要: 生命,是昌耀诗歌的总主题,呈示生命,是昌耀全部诗歌的根本目的和内在逻辑。昌耀将深刻体验到的生命理念、立场、情感,倾注、融贯到精心选择的生命意象中,雕铸了一幅幅真实而顽强的生命图画。文章关注昌耀写于 1962年的短诗《峨日朵雪峰之侧》,这首创作于早期、并不太著名的诗作,定格了...
阅读全文』...

 文/燎原    今天讲的主题是昌耀先生,我在其他地方讲过昌耀先生的诗歌,唯独没有在青海讲过。昌耀先生的诗歌里面,涉及到青海的很多意象密码和信息密码,所以咱们青海人应该对昌耀更有感觉,讲起来可能会更有意思。    说到昌耀诗歌的语言艺术及精神高度。主要有两点。    第一、对昌耀本人做一个比较全...
阅读全文』...

 第四单元 大地的歌吟  精读 河床  走在秋月的田野上,我想起一位诗人对老托尔斯泰的叩问:一切成熟了的,都必须低垂着头么?  没有错,我们走过的每一步路,都将成为往事,无论它们是欢乐的相逢,还是痛苦的别离。但是请你相信,无论是热切的期待,还是深情的追忆,我们所唱过的每一支歌,都不会转瞬消失...
阅读全文』...

   黄河壶口瀑布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陈祥书  黄河壶口瀑布,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
阅读全文』...

 我为了教《河床》,于是反复阅读它,努力理解它,借别人的眼光去吃透它。然而很多分析理解,囿于教材中的导读,却令我困惑,令我不满意,甚至误导我的的探索。  《导读说》:“诗人想象奇特,采用了拟人的写法。”这应该是对的,但后一句“把‘我’幻想成河床”,竟把拟人误成拟物。正确的说法是“把河床幻想成‘...
阅读全文』...

 光未然《黄河颂》赏析   ------光未然《黄河颂》赏析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作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黄河大合唱》就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一幅壮阔的历史画...
阅读全文』...

 《黄河颂》是一首歌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和民族精神的诗歌。它是《黄河大合唱》中《黄河颂》的歌词。诗歌以奔放热烈的笔调歌颂了黄河精神,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勇往直前。《黄河颂》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诗歌,因此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有所熏陶,有所启迪,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做...
阅读全文』...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 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
阅读全文』...

 《黄河颂》  1.测一测你的注音速度。  巅( ) 澎湃( )( ) 狂澜( ...
阅读全文』...

 nanshanyelao    前言:偶然翻开笔记,看到了这篇我几年前写的听课随笔。文中所列现象在今日亦复普遍存在,故欲在网上发表,以便与诸多语文教师共同探讨。    有一位教师选择了光未然的诗作《黄河颂》作为一节新课改示范课的教学材料。    上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展示各自搜集的有关黄河的资料。学生们...
阅读全文』...

 故乡.黄河.中原(朱琦)    一  即使把一百次算作一次,也说不清楚我来黄河边有多少次了,但这次距上次相隔了五年。如果说五年前的那个冬天黄河水已让我惊愕失望的话,那么这一次我就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在这本该是百川灌河洪水暴涨的夏季,黄河却像冬季乾旱的小河,缓慢无力地蠕动着,几乎让我感觉不出...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  2、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进一步加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重难点  反复朗诵并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预习生成课(感受求知的快乐,遨游知...
阅读全文』...

 邵燕祥说:“昌耀是我歆羡的诗人。还有什么比‘独具风格’对一个诗人更重要的么?在众多因袭的、模仿的、赝造的大路货中间,昌耀的诗,如诗人本人一样,了无哗众取宠之心,块然兀坐于灯火阑珊处。”“昌耀不是那种善于‘推销自己’的人。他甘于寂寞。远离市廛与官场,或许是适于昌耀这样的诗人的性格,也唯一地有利于他的吟...
阅读全文』...

 陈    日出    听见日出的声息蝉鸣般沙沙作响……    沙沙作响、沙沙作响、沙沙作响……    这微妙的声息沙沙作响。    静谧的是河流、山林和泉边的水瓮。    是水瓮里浮着的瓢。        但我只听得沙沙的声息。    只听得雄鸡振荡的肉冠。    只听得岩羊初...
阅读全文』...

 李王强     一      必须选择一种姿势,选择一种适合仰望而不至于震断头颅的姿势;必须折叠一把椅子,折叠自己饱含钙质的骨骼成一把千载石凳而后稳坐。最怕倾斜,倾斜是一种危险的向度。将坍塌如一地废铁.别无选择.      否则,请捂紧你灌满靡靡之音的耳朵,那泛着金质的金戈铁...
阅读全文』...

    昌耀对于诗坛而言,是一个独特的现象。当诸多的诗人在诗潮中随波逐流,他却卓然独立于高原之上,以雄奇、高邈,博大、精微,塑造了自己的诗歌品格。    昌耀过世到现在已第五个年头了,诗人们怀念他,记者特发此文以纪念这位值得人们怀念的诗人。    昌耀认为死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但他对生却有着深深的眷恋 ...
阅读全文』...

    昌耀是我喜爱的为数不多的诗人之一,他以苍凉和朴实诠释了诗歌本该具有的厚重,卓然而立高原,独行漠野大荒,或驻足凝视,或冥想低吟,他的诗歌决不是轻盈纷飞的江南春雨,也不是卿卿我我的软语倾诉,他让诗歌变成了翱翔宇宙之巅的雄鹰,振翅高飞,舍我其谁!     解读一首,体验诗歌的快乐!     ...
阅读全文』...

   在办公室接到小说家卢一萍兄从乌鲁木齐打来的电话,惊闻青海省原作家协会主席王昌耀先生离我们而去,我的情感难以接受,眼睛突然热辣辣的。我与一萍握着电话,长时间都没言语。卢先我知道昌耀的凶信,他和妻子铁梅、诗人沈苇三人向青海方面的治丧委员会发了唁电,之于先生的远去已有足够的心理调适,但当他向我复述先生...
阅读全文』...

 作者:周涛      昌耀的辞世令我异样的平静,这平静使我自觉有些接近冷漠。该发生的终于发生了。我是较早知道昌耀病情的人,也是他在病榻上挂念过的人。青海的朋友在电话里说“你能不能过来陪他几天?”我说“不必了”。我是绝不会去目睹他临终前的痛苦面容的,而愿意永久地保留他给我的印象———昌耀独有的羞涩与...
阅读全文』...

 □ 燎原      1998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系列诗歌丛书“蓝星诗库”,推出了《昌耀的诗》这部诗集。这是昌耀诗歌生涯中的一件大事。首先,出版这部诗集的人民文学出版社,是中国级次最高的一个出版社,具有一种国家规格上的庄重感。其二,“蓝星诗库”是该出版社在世纪末,意欲总结中国当代先锋诗人写作成果,...
阅读全文』...

   2006年深秋,我正在玉树草原上游历。那时巴颜喀拉山以南的黄金大地隐隐泛动着冬天的味道;结古寺站立的岭顶,夜晚飘落一层雪,次日被太阳的金汁涂得煞白。此后的几天,风雪将从远一些的地方赶来,在我的心上镂下一个圣徒走远的背影:“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山走下。/白头的雪豹默默卧在鹰的城堡,目送我走向远方。”(昌耀...
阅读全文』...

 《人物》杂志   文/李万庆      2000年1月20日,中国诗歌学会授予昌耀首届“厦新杯·中国诗人奖——1998至1999年度诗人奖”。授奖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授奖辞说:          昌耀对于中国诗坛而言,是个特殊的现象,他超越于凡俗,卓然独立于高原之上,以雄奇、高邈、博大...
阅读全文』...

 新京报       观点争鸣武建平昌耀被人看做是“西部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也被看做是最能展现“西部精神”的作品。本文作者却认为昌耀从未真正地融入过西部,而始终是一个“西部的陌生人”。      据说,西部之于昌耀,有如湘西之于沈从文、北京四合院之于老舍。论者以为,“任何一个作家或诗人都有他...
阅读全文』...

 凌越      昌耀(1936—2000),湖南桃源县人。1950年弃学从军,参加过朝鲜战争。1953年负伤归国,开始文学创作。著有诗集《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昌耀40年诗作精品》、《昌耀的诗》、《昌耀诗文总集》等。  昌耀是新诗史上第一个有着完整而饱满的诗人形象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当...
阅读全文』...

  因为最近准备去青海,自然就想起“西部诗人”昌耀。之所以想起他,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昌耀是湖南桃源人,几乎跟我就是老乡。但是很遗憾,一是昌耀离家早,因之,除非专业人士,或当地上了年纪的知道他的名字,其余的人(包括住在他村里的年轻人)都不知道昌耀是谁。二是昌耀曾当了二十二年的所谓右派,结果...
阅读全文』...

 章德益    3月23日上午9时45分,当一个面色憔悴、骨瘦如柴的诗人从青海省人民医院住院部三楼一跃而下的时候,一颗太阳、一颗西部诗歌的太阳在遥远的青藏高原上陨落了。他是昌耀,享年65岁。    尽管自杀是诗人喜爱的死亡方式,比如徐迟、海子、戈麦……但昌耀与他们不同。《中国青年报》的报道说:去年年底,...
阅读全文』...

    文 / 潇霜    追逐落日高车的穹隆  你是上古夸父的传人  仰瞻昆仑山脉上雪域的雄鹰  你是蓝墨上游汨罗江的湘魂  在青海无数个山谷里  你的沉默响彻着悲惨的回声  你渴望与一只狼或雪豹为伍  在锈蚀的岩壁和蜘蛛共享自然赐予的快慰  你喜欢在诗...
阅读全文』...

 王久辛     昌耀的魅力对于今天的诗坛,我想正如昌耀自己的一首诗中的第一句所说的那样:我不能描摹出的一种完美是紫金冠。是一种植物所盛开的真实灵性的花朵。而这朵奇葩,是大家都应该能够看到,却形容不出的一种魂;而这种魂,我称之为昌耀的魅力。     这本抒情诗集的封面,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演奏...
阅读全文』...

 白祺瑞     白祺瑞 你好,马钧,我还想对昌耀老师的作品继续地研究一下,但我手头的资料太少,他最近写的东西除了从《人民文学》上发的外,在别的刊物上还有吗?   马 钧 别的刊物上他发的不多。他这几年写得非常少。他非常厌倦写作,有一段情绪非常灰暗的时候。他就曾经对我说,他现在要不要写作都觉得怀...
阅读全文』...

 昌耀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中国伟大的民族诗人。籍贯湖南桃源。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师文工团。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负伤后转入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1954年开始发表诗作。1955年调青海省文联。1958年被划成右派。后颠沛流离于青海垦区。1979年平反。后调任中国作协青海分会专业作家。1982年后...
阅读全文』...

 陈超    黄河正源被那里的藏民称为铜色的河,这是多么雄武又是多么坚韧沉厚的名字啊!我们的母亲河就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北麓沉静地走下来,流入我们的脉管。这是中华民族的脐带,是我们生命的根。    昌耀的《河床》,以辐射性的构思,无限伸展的空间序列形式,为我们勾勒了一幅黄河源河床的巨人般躺倒、...
阅读全文』...

 河 床——《青藏高原的形體》之一    作者 昌耀      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      白头的雪豹默默卧在鹰的城堡,目送我走向远方。      但我更是值得骄傲的一个。      我老远就听到了唐古特人的那些马车。      我轻轻地笑着,并不出声。      我让那些早...
阅读全文』...

 正确源于什么   ——《黄河化险》赏析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大黄集镇中学初一八班 李军伟        正确源于什么?正确源于对周围环境有个正确的把握。        “不打败胡宗南决不过黄河”,这是毛泽东说的,他不想食言。尽管周恩来好言相劝:“过澧水不算过长江。造谣也没用,向群众一...
阅读全文』...

 肖铁     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只能是黄河。九寨沟的水总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洋味;太湖的水又嫌太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中国的水应该是黄色的,是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黄色的,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
阅读全文』...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