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卜算子 咏梅 备课参考资料
高考议论文经典论据集锦之人物素材组合运用范例
[2024-10-28] [阅读次数:44]
1.周瑜+诸葛亮 虚怀若谷,是人高尚情操的表现,也只有具备了这一点,才是健全的品格。②三国周瑜,年少有为,才智过人,堪称一代儒将。③可是面对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诸葛孔明,周瑜不是虚心向他人学习,而是忌妒诸葛亮的才华,不肯承认诸葛亮比自己棋高一着的事实,反而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
『
阅读全文
』...
2025时新作文素材:2024“共和国勋章、国家荣誉称号”人物事迹及用法示例【下】
[2024-10-17] [阅读次数:170]
11、永远做党的女儿——田华 【人物事迹】: 田华,原八一电影制片厂一级演员,在电影《白毛女》中,她成功塑造了喜儿这一经典角色,一举成名,并获得金质奖章。《党的女儿》是田华演艺生涯的里程碑之作,她塑造的李玉梅形象深入人心。田华以“永远做党的好女儿”的赤子情怀,将一生奉献给党和人民...
『
阅读全文
』...
2025时新作文素材:2024“共和国勋章、国家荣誉称号”人物事迹及用法示例【上】
[2024-10-17] [阅读次数:147]
“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于9月29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授予王永志、王振义、李振声、黄宗德“共和国勋章”; 授予迪尔玛罗塞芙(女,巴西)“友谊勋章”; 授予王小谟、赵忠贤“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授予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塔吉克族)...
『
阅读全文
』...
2025时新作文素材:2024“共和国勋章、国家荣誉称号”人物事迹及用法示例【中】
[2024-10-17] [阅读次数:128]
6、中国高温超导的领航人——赵忠贤 赵忠贤,中国科学院院士,一辈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寻找更好的超导材料。他为高温超导研究在中国扎根并跻身国际前列作出突出贡献,在国际超导界享有盛誉。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超导研究遇到瓶颈,物理学界普遍认为40K以上无铁基超导,很多人因此不敢轻易尝试。但赵忠贤...
『
阅读全文
』...
2024高考议论文素材:电影《我本是高山》及张桂梅人物事例用法
[2024-03-13] [阅读次数:73]
【电影《我本是高山》】 海清饰演的张桂梅校长克服重重困难和压力,坚守心中信念,选择与孩子并肩作战勇攀高山。面对学生们遭遇挫折,张校长则用坚定不移的言语鼓励孩子坚持下去,点燃她们内心的希望。希望她们为自己的人生争口气,最终立于“群山之巅”。 11月16日,电影在北京举办首映礼,众主创...
『
阅读全文
』...
荀子金句“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用法示例(尹老师讲作文)
[2023-12-15] [阅读次数:113]
文/尹瑞文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 万物得到各自的和气而生成,得到各自的滋养以成长。 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荀子《天论》 适用话题: 人与自然如何...
『
阅读全文
』...
“尹氏八段论”分论点1和分论点2的设置方法详解作文指导
[2023-12-03] [阅读次数:95]
文/尹瑞文 写作前,在完成审题和拟题后,就要构思分论点角度。分论点会让文章论证立体化,让读者能够清晰把握行文思路。所以,掌握分论点设置方法会让写作事半功倍。 【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区别】 (1)中心论点:一般放在第一段的末尾,如果句子比较长,还可以单独放一段(第二段)。 ...
『
阅读全文
』...
2024高考常考标点:引号、省略号、破折号、冒号用法详解
[2023-11-27] [阅读次数:94]
双引号作用: ⒈表直接引用(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或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 ⒉表特定称谓(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 。 ⒊表反语、讽刺或否定(又称“反语讽刺”)。 ⒋表特殊含义 5.表强调 省略号作用...
『
阅读全文
』...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秘药诚可贵,用法价更高”导写及范文
[2023-09-15] [阅读次数:78]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庄子内篇逍遥游》中讲述了一个不龟手之药(一种防手冻裂的药物)的故事:宋国有一家人善于研制不龟手之药,他的家族靠此秘方,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业,得到的价值“不过数金”;后来,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用百金买下了他的制作技术,将它献给吴王,...
『
阅读全文
』...
议论文段内论述之引用分析法专练作文指导
[2023-06-06] [阅读次数:66]
一、导入: 引证法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 其优点在于具有权威性、说服力,能对论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文中恰到好处地引用名言警句,可以增添文章的文采。 运用引证法,既要“引”又要“证”。其实在运用引证法时...
『
阅读全文
』...
2023高考作文热点素材:2022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主题|名句|运用范例(打印版)
[2023-03-21] [阅读次数:88]
【202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 钱七虎,邓小岚,杨宁,沈忠芳,徐淙祥,“银发知播”群体,徐梦桃,陈清泉,陆鸿,林占熺。 徐梦桃:梦想无时休 北京冬奥会上,31岁老将徐梦桃带着钢钉出场,凭借完美一跳夺冠,成就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全满贯。此前,伤病困扰的她曾萌生退意,但“狠心”的父...
『
阅读全文
』...
引号、省略号、冒号、破折号用法详解(高考复习指导)
[2023-03-04] [阅读次数:85]
双引号作用: ⒈表直接引用(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或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 ⒉表特定称谓(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 。 ⒊表讽刺和否定(又称“反语讽刺”)。 ⒋表特殊含义 5.表强调 省略号作用: 1.表省略 2.表停顿 ...
『
阅读全文
』...
引号用法详解(高考复习)
[2023-02-26] [阅读次数:90]
一、表特定称谓 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 1.特定称谓的概念理解 “特定”,即在某个行业中被特别确定的,或被公认的。 “称谓”,是一个名字、叫法,这是区分的关键点。 是不是“称谓”,抓住这一概念的本质属性,是断定引号这一用...
『
阅读全文
』...
破折号用法详解(高考复习)
[2023-02-26] [阅读次数:55]
区分难点:“注释或补充说明” “语意递进” “话题转换” 【常规用法】 1.标示事项列举分承 示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环境声学;——环境光学;——环境热学;——环境电磁学;——环境空气动力学。 2.标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 ...
『
阅读全文
』...
省略号、冒号用法详解(高考复习)
[2023-02-26] [阅读次数:53]
省略号用法详解 一、表示引文的省略 1.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二、表示列举的省略 2.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表示钟声还在继续响) 3.在广州有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
『
阅读全文
』...
2023年高考作文指导:典故金句用法
[2023-02-04] [阅读次数:97]
很多同学在以论文写作时,都重视对典故、金句的引用,但容易出现两个痛点—— 一是过于“大众化”,没有新意; 二是没有完全理解透内涵,导致引用后没有锦上添花,反而“牛头不对马嘴”,让人嘀笑皆非。 典故、金句并不是越多越好,关键在于“准确理解、有效运用”。 都说“衣不...
『
阅读全文
』...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素材:相隔八年,梅西终圆梦
[2023-01-03] [阅读次数:93]
“梦见这一时刻很多次了,我是如此渴望它,现在我仍然不敢相信。它是所有人为同一个梦想,而奋斗的力量,我们做到了!” 当地时间12月18日,卡塔尔世界杯决赛,梅西领衔的阿根廷队在点球大战中击败法国队,捧得阿根廷队史上第三座大力神杯。梅西本场独中两元,创造两项世界杯纪录。他不仅成为首位从世界杯小...
『
阅读全文
』...
松、竹、梅为什么称之为“岁寒三友”
[2022-12-31] [阅读次数:163]
在诸多瓷制器物上,松、竹、梅合成的岁寒三友图是我们最常见的纹饰。在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松、竹、梅的诗画及文字吟咏,多到难以计数。 其中包括元朝白朴《朝中措》云:“苍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岁寒三友,更堪红白山茶。”明朝则有一无名氏《渔樵闲话65381;第四折》说:“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
『
阅读全文
』...
朱熹《用传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诗歌翻译译文 (作品赏析)
[2022-11-19] [阅读次数:901]
念奴娇 用传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 朱熹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
『
阅读全文
』...
“引用”高阶用法详解之“暗引”和“化用”作文指导
[2023-02-09] [阅读次数:198]
文/尹瑞文 引用不仅作论据,还可作论点,甚至直接作为道理论证来使用。比如: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草丛中的萤火虫无论夜里如何耀眼终究不是火光,荷叶上的露珠无论白天如何晶莹,仍然成不了珍珠。无论我们在国际奥赛上拿了多少物理金牌,却出不了一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无论北大、清华在...
『
阅读全文
』...
初中文言虚词用法总结
[2022-06-06] [阅读次数:147]
一、之 1、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起补...
『
阅读全文
』...
2022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精讲: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2022-05-27] [阅读次数:162]
(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与用法,是指能根据语境进行理解与辨别。“句式”属于语法范畴.(2)“不同的用法”指词类活用,也属于语法范畴。同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的语法构造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所谓“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正是指这样一些相异的部分。 (1)“不同的句式”,包...
『
阅读全文
』...
2022高考语文知识点讲解: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2022-05-19] [阅读次数:147]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B级(识记)文言虚词考查的范围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个,要求能既够辨别词性(用法),又能够理解其意义。 (1)代词,代词是代替名词的一种词类。大多数代词具有名词和形容词的功能。 (2)连词,用来连...
『
阅读全文
』...
2022届高考三轮冲刺精讲: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用法
[2022-05-16] [阅读次数:162]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能力层级:B级(识记)(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与用法,是指能根据语境进行理解与辨别。“句式”属于语法范畴.(2)“不同的用法”指词类活用,也属于语法范畴。同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的语法构造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所谓“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正是...
『
阅读全文
』...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指导:文言文阅读之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
[2022-05-12] [阅读次数:201]
一、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其用法是固定的。如用“者”“也”“乃”“为”表判断,用“见”“于”“为”“为所”表被动,用“之”“是”表宾语前置。还要区别相同虚词的不同用法。 【例如】: 1、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nb...
『
阅读全文
』...
2022年高考议论文专练:立意、拟题、拟写第一段、设置分论点、论证方法
[2022-04-18] [阅读次数:148]
议论文专练:立意、拟题、拟写第一段、设置分论点、论证方法 请按照要求完成下列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十个人穿过一间黑暗的屋子,在他的引导下,这十个人成功地穿了过去。然后,心理学家打开房内的一盏灯,这些人都惊出一身冷汗。...
『
阅读全文
』...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进阶复习:成语分类整理之特殊用法、谦辞敬辞、褒贬误用、易混误用
[2022-01-19] [阅读次数:154]
【五】特殊用法类 一、用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的成语 1、吹灰之力:比喻极微小的力量。 2、等量齐观:指不管事物的差异都同等对待。 3、等闲视之:把事情看得很普通平常不加重视毫不在意。 4、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5、尽如人意:...
『
阅读全文
』...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虚词用法梳理
[2022-01-13] [阅读次数:455]
一、要点梳理 文言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副词、代词、助词等,实际数量虽然比实词少很多,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发展变化快,所以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得分率一直很低,需要通过句子理解和识记常考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试说明里列出的“常见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
『
阅读全文
』...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标点符号的用法
[2022-01-13] [阅读次数:198]
标点符号考查的意义在于规范使用,因此要求熟悉各类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一般考查根据语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因此标点的复习应更加注重实际运用。同时,其运用能力在写作中也能体现出来,是写作的基本能力之一,我们不可轻视。 1.考查重点相对突出。 尽管有16种可考查的标点符号,但...
『
阅读全文
』...
2022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命题示范、审题及范文:张文宏VS张桂梅——2021年终“灵魂拷问”
[2022-01-04] [阅读次数:401]
张文宏:我们终究也都能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一部分。 年轻人: 看到你们的来信,觉得很温暖,仿佛看到年轻时代的自己。 今年的一年过得特别快。转眼间抗疫已经两年,这两年里,中国疫情控制得很好,但全球仍然没有远离大流行的影响,正常的生活一再被打断。“不确定性”成为一个高频话题。...
『
阅读全文
』...
2022年高考作文感人素材命题示范、审题及范文:告别2021,迎接2022(张文宏、张桂梅、苏炳添、王赤)
[2022-01-03] [阅读次数:700]
适用话题 1、成长与责任 孤独与困惑 2、未来与理想 成功与挫折 3、挑战与机遇 坚持与选择 4、青春与家国 价值与意义 精彩标题 1、寒冬孕育春景,奋斗点燃青春 2、与时代同频共振,与祖国和衷共济 3、信念如磐,初心如...
『
阅读全文
』...
2022高考作文素材:“燃灯校长”张桂梅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2021-12-12] [阅读次数:1185]
【热点背景】 2021年10月21日最新报道,“燃灯校长”张桂梅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63岁的张桂梅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 12年前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迄今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一个女孩可以影响三代人。”张桂梅说,如...
『
阅读全文
』...
高考议论文分论点设置方法指导(下)
[2021-11-30] [阅读次数:28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 请以“放下”或“不放下”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
『
阅读全文
』...
高考议论文分论点设置方法指导(上)
[2021-11-30] [阅读次数:246]
写作中,在完成拟题、开头后,先为全文设置分论点,会让文章论证立体化,让读者能够清晰把握行文思路。所以,掌握分论点设置方法会让写作事半功倍。 【设置思维】 (1)概念分析法(“是什么”)设置分论点。 (2)因果分析法(“为什么”)设置分论点。 ...
『
阅读全文
』...
《百年孤独》之蕾梅黛丝点评(作品赏析)
[2021-10-29] [阅读次数:2387]
岁月流逝,她却永远停留在天真烂漫的童年,对各种人情世故越发排斥,对一切恶意与猜疑越发无动于衷,幸福地生活在自己的单纯的现实世界里。 美人儿蕾梅黛丝,布恩迪亚家族中最美丽的女人,被枪决的阿尔卡蒂奥的女儿。美人儿蕾梅黛丝最后神奇地抓着一个雪白的床单乘风而去,永远消失在空中。 蕾梅黛丝惊人...
『
阅读全文
』...
谁解易安心,唯有鹏雁鹭——《一剪梅》《渔家傲》《如梦令》语用型整合教学设计
[2021-08-09] [阅读次数:185]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
阅读全文
』...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高一习作)
[2021-05-09] [阅读次数:1010]
文/瑞安十中2020级(9)(10) 指导教师:尹瑞文 临江仙·柳絮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冯力 荀子曾言:“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
『
阅读全文
』...
《梅岭三章》预习知识点总结
[2021-03-02] [阅读次数:2536]
一、文题解读 “梅岭”即大庾岭,这是诗人写作的地点;“三章”就是三首的意思。“梅岭三章”是诗人被敌人围困时写下的三首绝命诗。 二、作者简介 陈毅(1901-1972),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之...
『
阅读全文
』...
破折号的用法及作用(高考复习指导)
[2020-09-04] [阅读次数:1174]
1.表示解释说明。 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雷锋精神”永远不会离开他的家乡——中国。 2.表示补充说明。 不能用任何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 ——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三只五只的白鸥轻轻地掠过,翅膀扑着波浪——一点一点躁怒起来的波浪。 他既不关心他的...
『
阅读全文
』...
紧扣得分点,精准译到位——高考文言文翻译指导
[2020-04-05] [阅读次数:1175]
语句翻译是文言文学习的核心技术,也是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中之重。答题的关键是把“得分点”精准翻译出来,而要做到精准翻译,就涉及平时积累、翻译技巧与临场应对等多方面的问题。二轮复习的重点在于:能够找准“得分点”,并且调动一切积累与技巧把它们译到位。下面,让我们一起去完成这个任务吧。 1.阅...
『
阅读全文
』...
萧氏梅亭记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9-01-08] [阅读次数:2841]
文天祥 庐陵贡生萧元亨,江西帅平林公之孙,赣州龙南县丞之子。早孤,有立,克肖厥世。于其读书游息之暇,有自得焉,乃作亭于屋之西偏,周之一径,被径一梅。亭后有廊,有诗画壁间,前方池,广五尺,饲鱼而观之。邻墙古树,蔽亏映带,清风徐来,明月时至。君领客于此,上下谈笑。客多乃祖父旧游,而君乐从之,称其家儿...
『
阅读全文
』...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由川端康成《红梅》想起(教师随笔)
[2018-12-09] [阅读次数:1573]
《红梅》/康端康成 父母面对面地坐在被炉边上,观赏着古树红梅绽开的两三朵花儿,一边争论着。父亲说:“这颗红梅的花儿,几十年来都是从下面的枝桠开始绽开的。自从你嫁过来以后,也没有改变过。” “我没有这种感觉。”母亲没有附和父亲的感怀,父亲很不服气。 “自从嫁过来以后,我压根儿没有空闲观赏过梅花...
『
阅读全文
』...
课内作文素材之《沁园春·长沙》用法(尹老师讲作文)
[2018-11-26] [阅读次数:1476]
瑞安十中/尹瑞文 导语:书中自有黄金屋,课本就是最好的作文素材库,本期尹老师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为例,谈如何在作文中引用课内素材。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
『
阅读全文
』...
高考语文文言文7种词类活用法汇总解析
[2018-11-22] [阅读次数:620]
【导语】 高中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漫无目的、毫无计划的学习只会让大家身心疲惫,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所以制定学习计划很重要。这里总结了学霸们的学习经验,结合相关资源,给同学们学习一些建议。 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
『
阅读全文
』...
纪录片《诗人毛泽东》共20集简介
[2018-08-25] [阅读次数:570]
本片是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而拍摄的。它以毛泽东的诗词创作为线索,形象地反映了毛泽东的生平业绩,生动地刻画了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又是伟大诗人的形象。其间既展示了毛泽东“指点江山”的青春抱负,也记录了他作为“马背诗人”的丰姿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片子以形象的文学...
『
阅读全文
』...
一如早梅,一枝独秀——简评2018年江苏高考作文题(陈祥书)
[2018-07-24] [阅读次数:940]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陈祥书 为了叙述的方便,先来重温2018年江苏高考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语言丰富生活...
『
阅读全文
』...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之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整理
[2018-06-02] [阅读次数:605]
(一)而 词性 用法 释义 连词 ① 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译为“又” ② 表示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 ③ 表示承接关系 就,接着,或不译 ④ 表示转折关系 但是,却 ⑤ 表示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 ⑥ 表示修饰关系 地,着,或不译 ...
『
阅读全文
』...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120个文言实词用法当类举例
[2018-06-01] [阅读次数:581]
120个文言实词 1.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________(《师说》) (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________(《过秦论》) (3)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________(《陈涉世家》)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________(《六国论》)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
『
阅读全文
』...
2018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必修1至必修5词类活用用法归纳
[2018-03-06] [阅读次数:1174]
一、名词的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烛之武退秦师》) 军: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2.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边邑。 3.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 东:名词做状语,在东边。 4.既东封郑。(《...
『
阅读全文
』...
陆游《卜算子咏梅》扩写
[2018-02-13] [阅读次数:508]
在苍茫的暮色中,一条弯弯曲曲的古道,延伸到远方,消失在天的尽头,隐没在夕阳的光辉里。“得得得”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越来越清晰,一匹枣红马闯入眼帘,马背上坐着一个五十来岁的男子,戴着方形的头冠,清瘦的脸上,满含忧郁,眼睛炯炯有神,冷峻中又透出一丝难于遮掩的英气,好像是深藏在剑鞘里的宝剑,依然气势逼...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