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5、杜甫诗三首 教案 教学设计、导学案

 第12课 《动物游戏之谜》导学案    课文助读:    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在自然界中具有唯我独尊的地位。过去,人们往往把思维、语言甚至游戏视为人类特有的专利,而最近的科学研究发现,有些动物也具有人类的某些思维品质,它们也有其独特的语言,它们的某些行为不仅仅是为了捕食,而更像人类的...
阅读全文』...

 设计人: 审核人: 序 号:3-5-3    班 级: 组 名:  ...
阅读全文』...

 《杜甫诗三首》问题解决—评价单    设计人: 审核人: 序 号:3-5-2    班 级: 组 名: &...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杜甫及其在诗歌发展中的影响;    2.初步了解诗歌格律常识,了解近体诗和古体诗的区别;    3.理解并掌握诗中出现的重要意象及关键词句,准确把握诗歌大意;    4.赏析品味三首诗,了解诗人的创作方法,背诵并积累一些名句。    过程与方法 ...
阅读全文』...

 朱月军    一、生平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阅读全文』...

 第一课时    《秋兴八首》(其一)    这首诗歌写于公元766年,这一年杜甫54岁,在重庆,正在回老家的途中。他已经在蜀中生活了将近五年,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那个时间段的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史之乱”,时间是(755--762),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七。安史之乱虽...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通过诗歌的诵读与品味,体会古典诗歌之美。    2.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3.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学习重难点:    1.感受品味诗歌意境。    2.感受诗歌深沉感情。     3.学习情景交融的创作手法。    ...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通过诗歌的诵读与品味,体会古典诗歌之美。    2.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3.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学习重难点:    1.感受品味诗歌意境。    2.感受诗歌深沉感情。    3.学习情景交融的创作手法。    学习过...
阅读全文』...

 王宏丽     学习目标    1、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    2、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3、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歌    学习重点 诗歌的思想内涵    学习难点 表现手法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一、探究 新知    1、课文诵读要点:外在...
阅读全文』...

 第一课时 《秋兴八首》(其一)    课标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纲要求    1.理解诗歌中重要意象的含义。    2.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诗歌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2、背诵这三首诗,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3、学习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借古咏怀的手法,熟悉律诗的格律知识。    4、把握意象,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5、了解杜甫的抱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品味...
阅读全文』...

 登高/杜甫    合作探究 :    1、首联共写了几个意象?重点意象是什么?为什 么?  2、首联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试赏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个千古名句。    (提示:可从炼字、手法、意境、情感 等方面赏析)    4、颈...
阅读全文』...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诗歌的诵读与品味,体会古典诗歌之美。    2、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学习情景交融的创作 方法。    3、...
阅读全文』...

 【合作探究】    1、这首诗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找出其中点明感情的词语。    3、作者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4、颔联和颈 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5、本诗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 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
阅读全文』...

 【教学目的】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
阅读全文』...

 西安市长安五中 杨新利    教学目标     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重点...
阅读全文』...

 马青     诗歌常识:    古体诗:唐代人把《诗经》到汉魏六朝的诗叫做古诗,或者古体诗    近体诗:把到唐代才定型并盛行的严格按照一定的格律写作的诗称做近体诗或今体诗。近体诗分律诗和绝句两大类    诗歌特点: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
阅读全文』...

 教学目的    1.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感受诗歌主旨思想。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了解历史人物,关注历史人物,思考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赏析诗歌,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时数:1课时 ...
阅读全文』...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感受诗人漂泊无定的落魄感以及同情百姓疾苦、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指导学生品味语言,读出情感。    2. 难点:    ①引导学生体会《石壕吏》中诗人在巧妙叙事中所表达...
阅读全文』...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教学目标】     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nbs...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了解写景抒情诗和怀古诗各自的特点,掌握鉴赏借景抒情、怀古咏史诗的鉴赏方法    2、品味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诗歌鉴赏的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问答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
阅读全文』...

 一、教学目标:    ㈠知识和能力:    1.了解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初步了解诗歌格律常识。    2.引导学生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初步了解诗作者的创作风格。.    3、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    4.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步骤,训练诵读诗歌四步法:解题...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能力目标 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德育目标 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重点: 赏析诗歌 ,体会感情。    难点: 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初步了解诗作者的创作风格。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步骤,训练诵读诗歌四步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3.德育目标  了解杜甫“致君尧舜上”的抱负与忧国...
阅读全文』...

 [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
阅读全文』...

 一、说教材     杜甫的《登高》这首诗安排在人教版高 中语文必修四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中,属于“诗从肺腑出 ”板块,呈现方式为“文本研习”。这一板块萃集了唐代代表诗人的四首诗作,目的是通过文本研习指导学生体验它们不同的诗风,或狂放或沉郁,或写实或隐喻,从中把握诗人慷慨苍凉...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3.朗读、背诵诗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    1.让学生反复诵读这首诗,在诵读中体味诗篇的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 ...
阅读全文』...

 西南大学 王霜    【学情分析】  这首诗是高一学生即将学习的一篇课文,他们刚从初中升入高中,过去的学习更偏于感性片段,未形成系统的知识和学习方法。高一学生注意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记忆以有意记忆为主,能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能够初步完成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思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a、 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b、 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c、 理解并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重点】:   a、重点字词的含义;  b、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   a、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阅读全文』...

 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共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诗人在真实的叙述中所寄寓的漂泊天涯的落魄感以及同情百姓疾苦、为国担忧的感情。  2.运用多种方法诵读作品,联系作者经历,感知一个饱经忧患、胸怀天下的“诗圣”形象。  说明: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这三首诗歌。  教学重点:  理解社会背景对诗人创作的影响,从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教学方法:朗读、赏析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搜集作者生平思想的有关资料。熟读这三首诗。识记生字:岱眦搔簪逾邺戍妪  教学思路:  《望...
阅读全文』...

   一、学习内容  1、积累文言字词、识记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   3、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课前自学  1、了解背景 阅读课本181页注释①,并圈点勾画。  2、大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  ①注音&n...
阅读全文』...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2、背诵三首诗歌,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愤激之情。    2、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熟悉律诗的格律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阅读全文』...

                                          秋兴八首(其一)  【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
阅读全文』...

   教学目的: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
阅读全文』...

 设计指导思想:  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伟大。  教材分析: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这三首诗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望岳》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
阅读全文』...

 总体设计  教材概述  杜甫,作为唐代诗坛上的又一颗璀璨明星,与李白并称为“双子星座”。韩愈曾推崇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决非过誉。杜甫的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语言极其精练,尤长于古体诗和律诗。  这篇课文选...
阅读全文』...

 主备人:张荣娥 参与教师:八年级所有语文教师 课型:合作探究型新课    教学目标:    1.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大致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理解他诗歌的风格变化。 ...
阅读全文』...

    (海棠中学 张妙如)  【关于教材】这三首诗创作于不同时期。《望岳》创作于诗人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春望》《石壕吏》写于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时期。诗...
阅读全文』...

 人教必修3第二单元 5 杜甫诗三首 导学案   学习目标:1、通过诗歌的诵读与品味,体会古典诗歌之美。2、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3、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4、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歌  重点...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   2. 能力目标:鉴赏本诗情景交融的写法。   3. 情感目标:体味诗人抒写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长安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运危迫的担忧的情感。   【学习重点】通过分析意象品味诗歌意境,把握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走进诗人的情...
阅读全文』...

 一、导入: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满眼河上,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同学们,这些对联中指的人物是谁呢?对,是杜甫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
阅读全文』...

   编写人:王才宏 审核人:王才宏 编写时间:2011-8-29  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  1、总体感知...
阅读全文』...

 撰写:高芬 审稿:高一语文组 2011-3-1  【导学目标】  1、 借助资料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极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 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情感。  3、 品味杜诗的独特魅力,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导学重点】  通过分析意象品味诗歌意境,把握...
阅读全文』...

 编制:何利军 复核: 班级 :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感受诗歌沉郁顿挫的诗风。  2、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和精美语言。  3、充分理解杜甫诗...
阅读全文』...

 望岳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
阅读全文』...

 《桃花源记》(9.21-23)  学习目标  1、 背诵全文。  2、 积累一些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词语的古今异义现象。  3、 初步学会利用注解来读懂文言语句的意思。  4、 了解作者理想中的社会和“世外桃源”的真切含义。  5、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情绪以及他的局限性。  课前...
阅读全文』...

 6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学习目标导航] 学习提示  1、知识目标: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鉴赏本诗情景交融的写法。  3、情感目标:体味诗人抒写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长安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运危迫的担忧的情感。  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初步了解诗歌格律常识。  2.指导学生掌握诗歌朗读基本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初步了解诗作者的创作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创作成就,了解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    2.通过诵读,领悟诗歌的思想情感及其寓情于景、借古抒怀的表达技巧,体会 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学习通过抓住意象来体悟诗歌意境情感。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
阅读全文』...

 》点此浏览本课其他备课参考资料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