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备课 备课参考资料
孔子儒家“仁、礼乐、礼仪制度”内涵详解
[2023-07-06] [阅读次数:99]
仁、礼、乐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仁和礼、乐的关系: 礼是指一套社会规范和礼仪,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建立社会秩序。儒家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
『
阅读全文
』...
子路在孔子面前的两次跳舞的故事(作文素材)
[2022-03-22] [阅读次数:279]
子路名仲由,比孔子小几岁,为孔门十哲之一。他为人直爽,好勇斗狠。在儒家经典《论语》及后世孔门弟子著作《孔子家语》中记载许多他与孔子间精彩的事迹与对话…… 子路早年没有受过礼仪教化,但学过武功,出门时常腰挂长剑,在头上插雄鸡的羽毛,佩戴野猪的牙齿,认为这些东西可以作为勇气的象征。 他久...
『
阅读全文
』...
10个《诗经》中的经典句子,可以做标题,写作文真好用
[2021-01-04] [阅读次数:862]
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出自《诗经大雅荡》。意思是开始都做得不错,但能善始善终的太少了,说明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能坚持到底的太少。写作文遇到“坚持到底”、“不放弃”等主题,可以用“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做标题,告诫大家要拒绝三分钟热情,做到善始善终。 2、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
『
阅读全文
』...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20-06-20] [阅读次数:7342]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
『
阅读全文
』...
孔子德行科弟子闵子骞德行分析
[2019-12-09] [阅读次数:1376]
闵子骞(公元前536―公元前447年),名损,字子骞,春秋末期鲁国(现山东省曲阜市,59岁曾迁至山东费县汪沟镇闵家寨居住)人,孔子高徒,从孔子15年,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被后人尊称为孔门四大弟子之一、十二哲之首,七十二贤中的佼佼者,是做人的千古楷模。他最为人所称道是他的孝行,后世把他列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孝...
『
阅读全文
』...
《诗经-采采芣苢》诗歌阅读鉴赏(作品赏析)
[2019-07-31] [阅读次数:4155]
芣 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⑦之。 注释: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fúyǐ):车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
『
阅读全文
』...
《诗经.氓》原文及译文
[2019-06-13] [阅读次数:702]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
『
阅读全文
』...
子路与孔子的故事
[2019-05-27] [阅读次数:1622]
没有走投无路的时候 孔子被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接连七天不能烧火作饭,用野菜做的汤里面连一个米粒也没有,脸色显得有些疲惫,但是,仍然在屋里抚琴唱歌。 弟子颜渊正在择野菜,但听到子路、子贡一起说着话:“老师两次被从鲁国驱逐出来,隐退到了卫国,后来到宋国讲学,又被人砍倒了大树,差一点丢了性命。还曾经...
『
阅读全文
』...
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9-04-28] [阅读次数:3054]
(一) 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拜礼焉,路出于陈、蔡。陈、蔡大夫相与谋曰:“孔子圣贤,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遂使徒兵距孔子。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 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炊之于坏屋之下...
『
阅读全文
』...
哀公命席,问于孔子,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9-04-28] [阅读次数:5769]
(一) 哀公命席,问于孔子,曰:“敢问儒行。”孔子对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儒有居处齐难(1),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道涂不争险易之利,冬夏不争阴阳之和(2);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其备豫有如此者。儒有委之以货财,淹之...
『
阅读全文
』...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8-12-25] [阅读次数:1932]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
『
阅读全文
』...
孔子谓宓子贱曰:“子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7-11-19] [阅读次数:3142]
孔子谓宓子贱曰:“子治单父①而众说,语丘所以为之者。”曰:“不齐②父其父,子其子,恤诸孤而哀丧纪。”孔子曰:“善,小节也,小民附矣,犹未足也。”曰:“不齐也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者十一人。”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弟矣;友十一人,可以教学矣。中节也,中民附矣,犹未足...
『
阅读全文
』...
孔子对曰:“使君朝廷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7-05-04] [阅读次数:1271]
孔子对曰:“使君朝廷有礼,上下相亲,天下百姓皆君之民,将谁攻之 苟违此道,民畔如归,皆君之仇也,将与谁守 ”公曰:“善哉!”于是废山泽之禁,弛关市之税, 以 惠百姓。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君子不博,有之乎 ”孔子曰:“有之。”公曰:“何为 ”对曰:“为其有二乘 ① 。”公曰:“有二乘,则何为不博 ”子曰:“ ...
『
阅读全文
』...
孔子回国(小小说)
[2016-06-22] [阅读次数:814]
秋天的夜晚,深邃的夜空繁星闪烁,原野万籁俱静,四周静悄悄的。 街上巡更的钟鼓声正敲响二更。孔丘心绪难以宁静,思前想后不能入睡, 来在庭院里慢慢踱步。 子贡也没有入睡,手拿一件披风,悄无声息的慢慢走近孔丘身边。他看出了孔丘的心思,不愿打扰他。一阵秋风吹过,树叶婆娑阵响;孔丘不由得打了一个...
『
阅读全文
』...
孔子的天敌——阳虎
[2016-05-09] [阅读次数:1911]
凡对孔子生平有所了解的人大约都知道,孔子有个命中的克星叫阳虎。阳虎,姬姓,又名阳货,也有人说是,名虎,字货,鲁国季孙氏家臣,一度执掌鲁国国政。此人不仅直接羞辱过孔子,还间接造成孔子被匡人围困五日,差点性命不保,原因只是孔子与阳虎长得极像,被匡人误认作了“恶霸”阳虎。 《论语》记载,孔...
『
阅读全文
』...
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体系概要
[2015-10-04] [阅读次数:1038]
《论语》 1、综述:孔子的思想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心是将做人的道理。 2、孔子思想的主要精华有: (1)“仁”的思想 (2)“孝”的思想 (3)“礼”的思想 (4)中庸思想 (5)天命思想 (6)教育思想 3、“仁”的思想 (1)“仁”...
『
阅读全文
』...
孔子问道于老子的故事
[2015-09-15] [阅读次数:2285]
孔子曾问道于老子。 老子与孔子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子伫立岸边,不觉感叹人生苦短,尚未建功立业。老子以道法自然来释答。最后,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子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
『
阅读全文
』...
孔子百科
[2015-03-16] [阅读次数:1026]
孔 子 百 科 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
『
阅读全文
』...
浅谈孔子的语文教育观
[2014-12-24] [阅读次数:979]
浅谈孔子的语文教育观 文学院 20111005020036 周 斌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首创私学,以诗、书、礼、乐为教材,内容涉及文史哲诸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之一是德育。孔子一生都在为培养治国人才而进行贤能...
『
阅读全文
』...
孔子教做人54条
[2014-12-14] [阅读次数:772]
1、人有三知就可以立世,你可知否? 人这一辈子需要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常常让人感到累得慌。那么这些繁杂的知识中有没有最为主要和核心的东西呢?也就是说,即使不太了解其他的知识,只要了解它们就足以立身处世?有!说来倒是简单,只有三个字:礼、命、言。 &nbs...
『
阅读全文
』...
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2014-11-27] [阅读次数:3879]
公元前517年,鲁国上卿季平子与郈昭伯因为斗鸡发生了争执,得罪了鲁昭公,昭公率师攻打季平子。季平子便约同鲁国的另外两个大家族盂氏和叔孙氏,三家共同攻击鲁昭公,结果,鲁昭公大败,逃奔齐国,被安置在乾侯。因鲁国发生了内乱,也就在这个时候,35岁的孔子也投奔到了富强的齐国,在高昭子家做...
『
阅读全文
』...
《易经的智慧》之孔子文言传(吐血推荐)
[2014-11-03] [阅读次数:1355]
孔子批阅《易经》,苇编三绝,绑竹简的牛皮都被翻断了很多次。他对乾与坤两卦的卦辞进行了详细的注解,留下了旁通四达的《文言传》。 《易经.文言传》这样解释: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文言传》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深遂哲理呢?被后世称为千古文章之祖,包含...
『
阅读全文
』...
初中全部古诗经典名句赏析 (过零丁洋、使至塞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夜雨寄北、水调歌头、钱塘湖春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观沧海)
[2014-05-28] [阅读次数:1516]
1《过零丁洋》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两句诗直抒胸臆,激情慷慨,豪气纵横,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誓死报国的耿耿忠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2《使至塞上》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阅读全文
』...
孔子是私生子:身高仅比姚明矮5公分
[2013-08-01] [阅读次数:917]
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孔子,可是清晰描述孔子却很难。下面的几种认识没准会雷倒你。 长相:东汉壁画告诉你 孔子到底长什么模样?两千多年来世人一直没有定。山东省文物部门近日透露,目前最早的孔子壁画像已经在山东现身这就是前不久在东平县一座汉代墓室中发现的孔子见老子问礼故事的彩绘壁画。...
『
阅读全文
』...
子贡:孔子的“恕”是商道之秘
[2013-06-21] [阅读次数:978]
《史记·货殖列传》说:“子赣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孔子弟子中,子贡最为富裕。子贡是个商人,以商业致富。而且,子贡是一个自由商人。孔子形容子贡那句话揭示了中国商业史上的一个重大秘密。 有儒家的第一天,就有了儒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自由商...
『
阅读全文
』...
孔子伦理思想与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 教师随笔
[2013-03-20] [阅读次数:940]
谢 岭 (贵州省金沙县清池中学) 摘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和谐社会建设其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坚持和实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
『
阅读全文
』...
关于孔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解
[2013-01-02] [阅读次数:15784]
《论语》为政篇第二章为孔子追叙自己一生为学历程之言,他说:“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对这句话,历代以来发挥的都很多,但大都孤立地围绕“学”什么,“立”什么,“不惑”什么,“天命”指什么,“耳顺”是什么意思,“从心所欲...
『
阅读全文
』...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全文及翻译译文
[2012-12-27] [阅读次数:91148]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母死,...
『
阅读全文
』...
略谈孔子的乐道
[2012-12-18] [阅读次数:886]
吴宝捷 一 孔子的乐道在生活之中 无论是宗教,抑或是唯心主义的哲学家,无不是想构建一个“天堂地狱”或者一个形上的世界。这些世界都是脱胎于现实生活,而又脱离于现实的生活。人的现实生活则在宗教等而言,或命定,或无意义等等,因此乐道与他们而言,则是略有虚无缥缈的味道。然而宗教却依然有其强...
『
阅读全文
』...
孔子眼中的尧舜形象(《论语选读》备课资料)
[2012-12-10] [阅读次数:1694]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
『
阅读全文
』...
故宫与中国礼乐文化传统的关系 讲座文字稿(王贵祥)
[2012-12-10] [阅读次数:632]
王贵祥:今天谈的问题是北京明清故宫与中国礼乐文化,我想先声明一点,我并不是研究故宫方面的专家,与故宫的研究本身就是非常大的一个题目。 但是我想几天我们这个节目有一个很好的口号,就是为创建新时代的常识体系,我想作为古代建筑了解的一个常识,我还是知道一些吧。跟大家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
『
阅读全文
』...
《论语》八佾篇注解(礼乐制度)
[2012-12-09] [阅读次数:905]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观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尝一脔肉而知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先生何等人物,何等眼光,敏锐的看到问题的实质,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年月,谁都敢挑战原则,八佾以突破了底线,量变马上发生质变,乱则生矣。 3·2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
『
阅读全文
』...
《论语·八佾》之礼乐制度解说
[2012-12-09] [阅读次数:1079]
《论语》八佾第三 【本篇引语】 《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本篇重点讨论如何维护“礼”的问题。 【原文】 3·1 孔子谓...
『
阅读全文
』...
礼乐制度简介:乐与礼的关系(论语选读备课资料)
[2012-11-27] [阅读次数:1043]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为了加强统治,周王朝初期的统治者实行了“封诸侯,建同姓”的政策,把周王室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西周的属国。周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武王的弟弟姬旦即周公辅政。周公旦是位德才兼备并且忠心耿耿的臣子,曹操曾于《短歌行》中曾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来赞扬...
『
阅读全文
』...
孔子的政治思想简介:内仁外礼
[2012-11-27] [阅读次数:5566]
孔子是中国政治思想史最伟大的人物,从孔子开始,中国政治思想进入了体系完备的时代。孔子对于中国政治思想贡献在于,他系统地整理,继承和丰富了以往的历史遗产,创立了以仁礼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他与弟子的言论集《论语》一书中,另外、孔子编定的“六经“也反映了孔子的基本政治思想。 ...
『
阅读全文
』...
孔子只活了73岁,因晚年遭遇两次重大打击
[2012-11-27] [阅读次数:1115]
按中国文化来讲,圣人都是要长寿的,庄子活了83岁,孟子活了84岁,墨子活了92岁,为什么孔子才活了73岁呢? 这是因为第一,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回只活了32岁,在孔子71岁的时候死了,这件事对孔子打击非常大。鲁哀公曾问孔子,你的弟子里面哪一个最好学,孔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 ...
『
阅读全文
』...
孔子传记
[2012-11-19] [阅读次数:4549]
孔子--至圣先师 曲阜,东临蒙山,北靠岱岳,南阻峰山,西绕沂泗。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天然粮仓,很早就成了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四千 多年,这里便出现了“大汶口文化”等原始文明。稍后这里又是传说中古帝少吴氏 定都之处,号称“少昊之墟”。历夏经商,曲阜又...
『
阅读全文
』...
《诗经》中经典爱情诗生命之美的赏析
[2012-10-08] [阅读次数:3494]
一、关于早恋 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 亲爱的女儿: 你提出的问题使我心情非常激动。 今天你整整十四岁了。你正跨越一个界限,越过它你就是一个成年女性了。你问我:“父亲,什么是爱情?” 一想到我今天已不是跟一个幼稚的孩子在说话,我的心就跳得愈发欢快。你在跨越这个界限,愿你幸福。但...
『
阅读全文
』...
《诗经》中的经典名句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2012-10-02] [阅读次数:733]
0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语出《诗经•周南 •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此以桃花的鲜艳茂盛比喻新嫁娘美丽成熟的风韵,语言质朴,但不乏流丽之态。 0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语出《诗经•&nbs...
『
阅读全文
』...
《诗经》两首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2012-09-26] [阅读次数:2291]
学习目标 •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掌握《诗经》里的重章叠唱的特点。 • 2.掌握《氓》与《采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诗经》所体现的现实主义精神。 • 3.掌握四言诗的朗读节奏和这两首诗的比兴运用的特点。 • 4.培养结合注释初步读懂古诗的能力;品味、体会文章的内涵,提高...
『
阅读全文
』...
关于孔子的绯闻(孔子见南子)
[2012-06-21] [阅读次数:1149]
(一)一次有争议的会面 孔子与女人,好像并不搭界。那句千古流传的论断“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已将孔子的态度表述得十分明朗。其实,孔子与女人的实质性接触,史书上也只有“子见南子”这个唯一记载,寥寥数语,近来却被广泛挖掘,成为制造噱头的强有力的史实依据。那么,孔子到底和南子有没有关系,是否发生过类似...
『
阅读全文
』...
孔子的晚年人生
[2012-05-18] [阅读次数:4826]
子路壮烈牺牲是在孔子72岁那年。孔子的心里真是很难过。那么,孔子晚年的状况和心境又如何呢? 易先生说:孔子的晚年,是很孤独,很伤感的。孔子是在他68岁那年(公元前484年)应季康子之召回国的(子贡和冉有很可能起了作用)。但季康子的意思,是只想用他的学生,不想用他。结果,是“鲁终不用孔子,孔子亦不求...
『
阅读全文
』...
《诗经》中的爱情约会
[2012-04-02] [阅读次数:1703]
丁启阵 约会,是爱情故事中最令当事人心醉神迷的阶段,也是最令旁观者津津乐道的桥段。 宋人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现代俄罗斯人的“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只有树叶在沙沙响”,都足以证明:古今中外,恋爱中的男女约会,有着说不完的甜蜜,道不尽的愉悦。实际上,这种美妙的感觉,我们...
『
阅读全文
』...
浅析孔子的“三观”思想及其相互关系 教师随笔
[2012-03-25] [阅读次数:1177]
关键词:礼乐观 人文观 天命观 孔子揭示了中华文化的价值理想,肯定人的文化创造,尊重历史上积累的文化成果。周代礼乐教化是中华先民长期伟大创造的结晶。礼使社会秩序化,乐使社会和谐化。礼让为国,安定社会,消弭争夺战乱,节制骄奢淫逸,是使人民得以安居乐...
『
阅读全文
』...
横穿《诗经》的河流——《诗经》分类阅读赏析
[2012-03-24] [阅读次数:8292]
一、阅读 (一)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曲《关雎》,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生命的源头,出现在华夏文明的源头。每当读罢《诗经》,我常常要问自己:“为什么斑驳的岁月并未使《诗经》里锃亮的意向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并未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蒙受损失?当暗黄的纸页间错落的诗行成为我们灵魂的...
『
阅读全文
』...
诗经名句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2012-03-23] [阅读次数:862]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国风 秦风》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生生死死离离合合,(无论如何)我与你说过。 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 4、它山之石,...
『
阅读全文
』...
《诗经》中的爱情·初见篇
[2012-03-15] [阅读次数:1359]
丁启阵 纳兰容若词【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有“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名句,表现的是曾经相爱的男女终于走到劳燕分飞那一天无比遗憾的心情。比起分飞时刻的无奈与伤感,当年初见时分的情景自然是格外地美好,美得人心里有滴血的疼痛。 分飞反衬相遇的快乐与美好,这仿佛是人间情爱悲喜剧的...
『
阅读全文
』...
《诗经&卫风&氓》两处写景语句的探究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2011-11-18] [阅读次数:1398]
湖北省来凤县第一中学 覃和平 《诗经•卫风•氓》一直以来,都是高中必背的重点课文。在文章内容的理解上,因为注释详尽,所以翻译难度不大,但是,对于其中两处非起兴作用的写景语句(“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的理解,却是一大难点。两句置于文中,并非起兴之用,...
『
阅读全文
』...
《诗经》教案 (人教版高三)
[2011-10-30] [阅读次数:2110]
1、《诗三百》:即《诗经》。《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2、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
『
阅读全文
』...
评秋风的孔子观
[2011-10-28] [阅读次数:661]
拜读了秋风兄的《儒家一直都想限制绝对权力》(《南方周末》2011年6月30日F31版。)和近日在网上推出的《你可能不知道的董仲舒》后,不禁哑然失笑(以下引用这两篇文章,不另注明)。为了神化孔子和儒家,秋风兄横扫王国维、李济、张光直、梁启超、胡适、陈寅恪等大师们百年来孜孜不倦研究先秦史和中国思想史的学术成果...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