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课外古诗词诵读 备课 备课参考资料
选择性必修(上中下)课后古诗词诵读翻译(译文)
[2023-09-26] [阅读次数:156]
选择性必修(上) 无衣(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译文】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一件大衣。君王要起兵,修...
『
阅读全文
』...
2023年高考考纲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目全文原文助记(60篇)
[2023-04-25] [阅读次数:98]
文言文(20篇) 1.《论语》十二章 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助记] 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 ②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助记] 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③子曰:“君子喻于义,小...
『
阅读全文
』...
2023届高考语文古诗复习讲义:综合练习
[2022-12-05] [阅读次数:98]
1(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禽 文同 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
『
阅读全文
』...
2023届高考语文古诗复习讲义:意向物、画面题
[2022-12-05] [阅读次数:92]
例1 古诗十九首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通过意象理解下面这首古诗抒发的思想感情。 例2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
『
阅读全文
』...
2023届高考语文古诗复习讲义:诗歌炼字炼句语言风格
[2022-11-29] [阅读次数:184]
炼字例1 江城子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西城杨柳弄春柔”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
『
阅读全文
』...
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教师随笔)
[2022-09-12] [阅读次数:157]
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不仅是清辉凝碧的优美物象,而且是通脱淡泊的文化象征。它凝聚着汉民族深刻的精神底蕴,温柔地流转在诗人多情的心田。 一、月是美的象征 月是美的象征,她皎洁,明净,柔和,可亲,犹如一位温柔美丽而且冰清玉洁的女性,永远那么可人地高悬于夜...
『
阅读全文
』...
古诗词里的月亮(教师随笔)
[2022-09-12] [阅读次数:98]
中国古典诗歌的月亮是诗的意象,并不是客观的想象,而是主观的某种情感特征与客体的某一特征的猝然遇合,极富中国的民族特色。全世界人民心目的月亮各有特色。飞白先生在《比月亮――诗海游踪之二》说“诗人代表着民族的眼睛,据我的统计,圆月在中国诗中(另外还有日本诗中)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世界其它地区,因此完...
『
阅读全文
』...
2023年新高考卷高三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汇总(60篇原文+理解)
[2022-09-04] [阅读次数:354]
适用地区: 山东、河北、重庆、湖北、湖南、福建、广东、海南、辽宁、浙江、江苏、黑龙江、吉林、山西、安徽、云南、西藏。 1.《论语》十二章 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理解】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
『
阅读全文
』...
古诗鉴赏复习之诗歌题材和常见手法汇总
[2022-06-08] [阅读次数:174]
六大诗歌题材: 1.咏史怀古诗——以凭吊古人引发对当下的时代社会或作者自我生存状况的感慨和思考 2.咏物言志诗——借吟咏自然界的某一事物,通过象征等手法来表达诗人自己情感 3.山水田园诗——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 4.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
『
阅读全文
』...
古诗主旨鉴赏题的十三种答题模式(高考复习)
[2022-06-08] [阅读次数:206]
怎样把握一首诗的主旨?答案是六看: 1、看题目 2、看作者 3、看注释 4、看意象 5、看体现情感的词(直接的、间接的)6、看体现主旨的关键句 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夸张、用典。 2、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视觉...
『
阅读全文
』...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课外古诗文诵读《鹊桥仙(纤云弄巧)》课文分析及名句填空
[2022-06-07] [阅读次数:497]
一、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秦观(1049- -1100) ,字少游,-字 太虚,江苏高邮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北宋文学家、词人。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曾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
『
阅读全文
』...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及名句填空
[2022-06-07] [阅读次数:344]
静女 一、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收,共305篇。《诗经》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
『
阅读全文
』...
2022高考语文知识点讲解:古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2022-05-20] [阅读次数:185]
【学习目标】 一、掌握常见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的类型和知识。 二、掌握答题模式,提高古诗鉴赏的解题能力和水平。 三、回顾考点,构建思维导图,形成知识框架。 【导入学习】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营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方式。它的含义非常广泛...
『
阅读全文
』...
2022高考二轮古诗文复习备考: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2022-05-17] [阅读次数:127]
①徐鹿卿,字德夫。博通经史,以文学名于乡,后进(后辈)争师(像对待老师一样)宗(尊崇,敬仰)之。调(调任)南安军学教授。张九成尝以直道(而行)谪(被贬谪)居(于此),鹿卿摭(zhí 拾取,收集)其言行,刻诸(兼词,之于)学以训(教诲,教导)。先是周敦颐、程颢与其弟颐皆讲学是邦(地方)/鹿卿申...
『
阅读全文
』...
2022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备考:表现手法
[2022-05-16] [阅读次数:116]
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王安石 登临(登山临水,也泛指游览)送目(远眺,远望),正故国(金陵为六朝古都,故曰“故国”)晚秋,天气初肃(萎缩,肃杀,形容草木枯落,天气寒而高爽)。千里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语出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澄江,...
『
阅读全文
』...
2022届高考专题二轮复习资料:古诗选择题的五大陷阱
[2022-04-29] [阅读次数:114]
一、五大陷阱 【真题示例】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① 韩 愈 来往再逢梅柳新,别离一醉绮罗春②。 久钦江总③文才妙,自叹虞翻④骨相屯⑤。 鸣笛急吹争落日,清歌缓送款行人。 已知奏课当征拜,那复淹留...
『
阅读全文
』...
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课后古诗词诵读理解性默写精选(拟行路难(其四)、客至、登快阁、临安春雨初霁)
[2022-04-16] [阅读次数:425]
《拟行路难(其四)》理解性默写汇编 1.鲍照《拟行路难》中,以比喻写人生贵贱穷达不一致的诗句是: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2.在《拟行路难》(其四)中,鲍照面对不合理的门阀制度,以宿命论来寻求解脱的两句是“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3.鲍照《拟行路难》中,“泻水置平...
『
阅读全文
』...
2022中考语文备考之古诗词群文阅读技法指导
[2022-03-22] [阅读次数:406]
以杜甫诗歌为例,杜甫诗歌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不同的选篇分布在各年段的教材中。单元、学段等的编排割裂了各个时期杜甫诗歌的内在联系,造成杜甫诗歌教学的分散性和杂乱性。古诗词群诗联读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一、整合教学重点,确定学习目标 任务群教学模式主张教师打破教材古诗词学习的顺序,按...
『
阅读全文
』...
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古诗文诵读篇目译文(作品赏析)
[2022-01-26] [阅读次数:1831]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南北朝〕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译文]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各自向不同方向流散。 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
『
阅读全文
』...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八年级古诗资料梳理
[2022-01-11] [阅读次数:160]
八年级上册(18首)(其中,课内10首,课外8首) 序号 古诗词篇目 属性 考查频度 考点 1 野望/王绩 课内 ★★★★★ 名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手法:①用典:借商末臣子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之的典故,表达诗人避世退隐的心态和苦闷、惆怅、...
『
阅读全文
』...
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古诗词复习(二)
[2021-11-23] [阅读次数:134]
九下第22课《陈涉世家》复习学案 一、作家作品 1.《陈涉世家》选自 ,这部著作是我国第一部 通史。作者是 (朝代)的 (姓名),字 &...
『
阅读全文
』...
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古诗词复习(一)
[2021-11-23] [阅读次数:211]
九下第9课《鱼我所欲也》复习学案 一、作家作品 《鱼我所欲也》选自 ,作者是________, 时期邹国人, 家、 家,是 ...
『
阅读全文
』...
2022中考必考34首课内古诗词整理
[2021-11-21] [阅读次数:377]
七年级上册 (1).观沧海(东汉末年曹操) 东临 石,以观 海。 , 。 树木 生,百草 &n...
『
阅读全文
』...
2022年重庆市中考语文一轮:古诗词填空集训
[2021-10-31] [阅读次数:201]
第1天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曹操《观沧海》) 3.日月之行, ;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4.《观沧海》中统领全篇,点明地点和观察对象的句子是: , 。 (曹操《观沧海》) 5.《观沧海》...
『
阅读全文
』...
2022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指导:古诗词默写专题
[2021-10-30] [阅读次数:332]
【考点梳理】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背诵的考查要求是“背诵优秀诗文”。背诵名句名篇,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为同学们的写作储备了更多的语言精华。古诗文名句默写是中考语文命题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求学生对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记诵。 中考语文试题在古诗文名句默写...
『
阅读全文
』...
2022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走近苏轼,鉴赏诗词
[2021-09-11] [阅读次数:331]
教学目的: 1.积累赏析苏轼词《江城子》、《水调歌头》。 2.借助典例培养学生古诗词赏析的一般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苏轼词典例赏析,学习古诗词赏析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迁移,将教材古诗词赏析进行分类对比整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
阅读全文
』...
2022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炼字》教学设计
[2021-09-11] [阅读次数:301]
教学目的 1、明确诗眼的含义和分类 2、欣赏诗文的情感态度、思想内容 3、能在诗文中正确找到诗眼并赏析 教学重点 诗眼的含义和分类 教学难点 能在诗文中正确找到诗眼并赏析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明确考试说明: ...
『
阅读全文
』...
2022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国忧民类古诗知识点梳理
[2021-09-06] [阅读次数:216]
《木兰诗》 乐府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
『
阅读全文
』...
2022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思乡怀人诗类古诗知识点梳理
[2021-09-06] [阅读次数:239]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一、作者简介王湾, 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现存诗不多,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等。 二、故事背景王湾的诗...
『
阅读全文
』...
2022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能力提升三法
[2021-08-15] [阅读次数:162]
古诗词鉴赏是中考重要的能力考核项目,也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文学素养之一。优秀的古诗词,其遣词造句极为凝练、含蓄,其意蕴极为丰富,让人回味无穷。初中古诗词鉴赏极大地涵盖了诗意、境界、魅力、文采等等方面的品鉴。正是在鉴赏中,学生能最大限度地贴近诗之灵魂,穿越百代岁月。理解,激赏,认同,共鸣……本文从...
『
阅读全文
』...
2021中考古诗词梳理之《雁门太守行》赏析及练习
[2021-08-12] [阅读次数:689]
一、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
『
阅读全文
』...
2021学年高一必修(下)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诵读与诗歌鉴赏
[2021-06-18] [阅读次数:225]
《登岳阳楼》 【文化常识积累】 1.了解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
『
阅读全文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古诗鉴赏(作品赏析)
[2021-04-16] [阅读次数:880]
一.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
『
阅读全文
』...
8句经典古诗词,用来赞美英雄,展现家国情怀(作文素材)
[2021-01-05] [阅读次数:2727]
1、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适用于“英雄”、“正气”、“不朽”等主题。可以这么用: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如今虽然是和平年代,但我们依然需要英雄。因为,还有不少“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很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唯有秉承英雄的正气,方能跨过湘江,勇渡赤水,迎来胜利的曙光。 ...
『
阅读全文
』...
高中部编新教材古诗词教学“知人论世”之诗人诗词足迹地图
[2020-10-23] [阅读次数:409]
谈到古诗词鉴赏,我们常常会用到“知人论世”的方法,也就是了解作者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如果我们把古代这些文人墨客的足迹标注在地图上,形成一张足迹地图,就能够很好地了解其一生的经历以及时代背景。我们知道,古代交通远没有如今这么发达,天南海北车马劳顿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所以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出过省。但...
『
阅读全文
』...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指定背诵古诗文篇目(含《论语》选读)
[2020-04-10] [阅读次数:1786]
必修一到必修五古文背诵篇目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阅读全文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习任务关键能力培养——鉴赏古诗词
[2019-09-16] [阅读次数:1007]
单元学习任务 关键能力培养——鉴赏古诗词 【相关知识】 诗是一种思想高度凝练、高度集中的文学体裁,我们学习古诗,就是要将这种被集中、被凝练化的语言具体化,所谓具体化,我想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将诗的意境重组,将诗人的感情再现,让诗歌掺入读者的思想。了解这些,那么我们在学习、鉴赏古...
『
阅读全文
』...
《唐诗宋词选读》知识梳理练习
[2019-09-16] [阅读次数:616]
1词语等语基积累——解释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A. 自: 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孙自可留 世事茫茫难自料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郴江幸自绕郴山 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自胡马窥江去后 B. 肯 肯将衰朽惜残年 役夫敢申...
『
阅读全文
』...
唐诗宋词文化知识梳理
[2019-09-16] [阅读次数:526]
文化常识: A. 漏断:漏断人初静漏壶的水已滴尽,表示夜深。 B. 轩,有窗的小屋。小轩窗,正梳妆。 C. 短松冈,长着小松树的山冈,代指坟茔。 D. 彩云,古代常用以比喻美丽而薄命的女子。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E. 尺素,一尺长的素绸,代指书信...
『
阅读全文
』...
一首深远至美的歌——浅谈高中古诗教学
[2019-06-30] [阅读次数:624]
霍邱一中 赵仁宏 【内容摘要】 诗歌是人类语言的精华,古典诗歌更以其简洁深远的语言、丰富真挚的情感久唱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德国二十世纪哲学家海德格尔这样说:“一种语言的性质要通过诗歌来体现”。那些优秀的诗人和诗篇,总是一个民族、一种语言文化的骄傲和...
『
阅读全文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汇总
[2019-04-01] [阅读次数:938]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
『
阅读全文
』...
2019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高频考点汇总
[2019-01-13] [阅读次数:870]
1.《论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
『
阅读全文
』...
2019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描写手法
[2018-09-28] [阅读次数:104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几种重要的描写手法,学会准确判别在读懂诗词的基础上,总结描写手法的问题形式和答题思路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练结合,帮助学生掌握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和习惯,培养热爱文学、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过程 ...
『
阅读全文
』...
2019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抒情方式
[2018-09-28] [阅读次数:109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常见题型及命题规律,赏析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练结合,帮助学生掌握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和习惯,培养热爱文学、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过程 晚春 韩愈 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
『
阅读全文
』...
2019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炼字与意境
[2018-09-27] [阅读次数:8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常见题型及命题规律,赏析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练结合,帮助学生掌握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和习惯,培养热爱文学、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过程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
『
阅读全文
』...
2019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表达技巧
[2018-09-27] [阅读次数:85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常见题型及命题规律,赏析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练结合,帮助学生掌握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和习惯,培养热爱文学、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过程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
『
阅读全文
』...
《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备课素材
[2018-04-03] [阅读次数:988]
导入一 在中国文学史上,唐代的诗歌浩如烟海,唐代的诗人更是灿若繁星。同学们,你们能说出一两位唐代的诗人及他们的作品吗?有谁能背诵几首唐诗呢?(学生自由背诵)大家知道的还真是不少啊,今天我们 就再来学习两首唐诗,进一步领略唐诗之美。(板书课题) 导入二 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
『
阅读全文
』...
《唐诗二首—卖炭翁》备课素材
[2018-04-03] [阅读次数:1821]
导入一 大家知道“诗仙 ”是谁吗?对,是李白。那“诗圣”是谁呢?对,是杜甫。那你们知道白居易被称为什么吗?你们了解白居易吗?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 的一首诗歌——《卖炭翁》。(板书课题) 导入二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不仅诗歌的艺术风格、流派多样化,而且艺术形式也...
『
阅读全文
』...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中古诗文名篇名句知识盲点
[2018-03-25] [阅读次数:940]
《劝 学》(《荀子》)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理解性助记] 揭示中心论点: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
『
阅读全文
』...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初中古诗文名篇名句知识盲点
[2018-03-25] [阅读次数:1429]
《〈论语〉十二章》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理解性助记] 本则讲学习方法和态度以及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