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山地回忆 备课 备课参考资料
《乡土中国》各章要点概括(学考复习)
[2024-06-25] [阅读次数:54]
《乡土中国》各章要点概括 第一章 “乡土本色” 1、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 2、以土为生的乡下人黏着在土地上,稳定,少变化,少流动。 3、中国社会分为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前者依赖于血缘和地缘的融合,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形成了熟悉社会,熟悉社会也就是礼俗社会。后者是“陌生人”...
『
阅读全文
』...
《乡土中国》各章节段意概括
[2024-03-11] [阅读次数:40]
第一章 “乡土本色”段意概括 1、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 2、乡下人、我们民族离不开泥土。 3、“土”是乡下人的命根,在我们的文化里所占的地位重要。 4、不流动是“土”的特性,因之而产生“土气”。 5、以土为生的乡下人黏着在土地上,稳定,少变化,少流...
『
阅读全文
』...
2024高考热点素材:《乡土中国》基本概念、名言及作文运用
[2023-10-12] [阅读次数:83]
《乡土中国》概念梳理 1.乡土性: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2.礼俗社会:传统的社会,规模小,分工与角色分化少;人的行为受习俗传统的约束。 3.法理社会:现代工业社会,规模大,有复杂的分工和角色分化...
『
阅读全文
』...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两篇
[2021-09-06] [阅读次数:1011]
单元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品析独特的语言,感受学术语言的魅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注重概念理解,学习作者运用这些概念硏究乡土社会的方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在过去与当代社会的变化中寻找联系,促进学生观察和思考社会。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民国农村图景,树立关注乡村...
『
阅读全文
』...
《乡土中国》各章节(含序言)概念整理
[2021-09-05] [阅读次数:2391]
序言 主题:中国社会学 / 乡村社会学 目的: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的问题 性质:从具体社会中提炼出来的概念; “乡土中国”是指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不具有排他性 方法:直接来源是作者的“乡村社...
『
阅读全文
』...
无为而无不为——温儒敏解读乡土中国(九)无为政治
[2021-09-05] [阅读次数:560]
【作品简介】 《乡土中国》根据当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讲的“乡村社会学”的课程讲义整理而成,于1948年首次出版。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无为政治》选自第十章,本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基层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 ...
『
阅读全文
』...
长老断案之统统需要挨板子——温儒敏解读乡土中国(八)无讼
[2021-09-05] [阅读次数:1913]
《乡土中国》根据当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讲的“乡村社会学”的课程讲义整理而成,于1948年首次出版。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无讼》选自第九章,上一章节对乡土社会中的礼治秩序进行了论述,本章则对礼治秩序下的司法形态...
『
阅读全文
』...
“合礼”也要“合理”——温儒敏解读乡土中国(七)礼治秩序
[2021-09-05] [阅读次数:409]
【作品简介】 《乡土中国》根据当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讲的“乡村社会学”的课程讲义整理而成,于1948年首次出版。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礼治秩序》选自第八章,通过对“法治”和“人治”这对名词内涵的界定,...
『
阅读全文
』...
稳定社会靠的不是感情,而是了解——温儒敏解读乡土中国(六)男女有别
[2021-09-05] [阅读次数:627]
【作品简介】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旧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男女有别》阐述了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群体观,探讨了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基本问题,用两种文化模式的对比分析了乡...
『
阅读全文
』...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差”与“序”——温儒敏解读乡土中国(五)差序格局
[2021-09-05] [阅读次数:249]
【作品简介】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旧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差序格局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本文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生动的例子和清晰的结构梳理来细读...
『
阅读全文
』...
从时空格局上看有语言而无文字的中国基层社会——温儒敏解读乡土中国(四)再论文字下乡
[2021-09-05] [阅读次数:493]
【作品简介】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著作,由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著。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费孝通先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任教,当时他开设了“乡村社会学”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乡村社会,费孝通先生自己撰写讲义。《乡土中国》即根据讲义内容辑录而成,于1948年首次出版。全书共14篇,涉及中国...
『
阅读全文
』...
熟人社会中的文字和语言——温儒敏解读乡土中国(三)文字下乡
[2021-09-05] [阅读次数:4268]
《乡土中国》根据当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讲的“乡村社会学”的课程讲义整理而成,于1948年首次出版。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文字下乡》选自第二章,从论述乡下人的“愚”引入关于乡土社会中文字和语言的讨论,作者从文字...
『
阅读全文
』...
从土性看中国礼俗社会——温儒敏解读乡土中国(二)乡土本色
[2021-09-05] [阅读次数:2847]
【作品简介】 《乡土中国》根据当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讲的“乡村社会学”的课程讲义整理而成,于1948年首次出版。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乡土本色》选自第一章,传统社会的乡土性,一方面表现为土地是乡土社会...
『
阅读全文
』...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八章《礼治秩序》导读
[2021-07-21] [阅读次数:1864]
一、请完成《礼治秩序》“阅读导引”及“思考与探究”中的所有问题,并认真核对答案、修改。 二、根据原文,写出你对以下概念的理解: 1.统治: 2.法治: 3.人治: 4.礼治: 5.礼: 6.传统: 三、根据原文,...
『
阅读全文
』...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五章《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导读
[2021-07-21] [阅读次数:1577]
【本篇导读】 继上一篇对中国社会差序格局与西洋社会团体格局的讨论,本篇专就两种社会结构引发的不同道德体系进行了论述。作者指出,差序格局社会的道德基本观念建筑在以已为中心的私人联系里,而团体格局的社会(西洋社会)的道德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 由此,前者的道德体系特征为...
『
阅读全文
』...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四章《差序格局》导读
[2021-07-21] [阅读次数:2762]
【本篇导读】 “私”被城里人、乡村工作者视为乡下人的毛病。对此,作者认为这其实是整个中国社会(无论乡下人还是城里人,还是从上到下)的最大的毛病,并指出私的本质“是个群已、人我的界限怎样划法的问题”。那么,如何很好地理解这一间题呢?作者认为必须“得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考虑一下”,因...
『
阅读全文
』...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六章《家族》导读
[2021-07-21] [阅读次数:689]
【本篇导读】 基于对乡土社会结构差序格局的论述,本篇中作者旨在对乡村社会的基本社群——家族的性质及其特征进行说明。在作者看来,中国的家是可以根据经营事业大小的需要沿着父系的差序格局缩小或扩大的,与西方社会以夫妻为主轴而以儿女为配角,以两性情感为凝合力量所不同,中国的家则以父—子、婆—媳...
『
阅读全文
』...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社会》导读
[2021-07-20] [阅读次数:2889]
第一章 乡土社会 【本篇导读】 作为整书之开篇,作者即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社会在基层上是乡土性的,也即乡土本色的。这一基本特征是由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主体的农民(乡下人)与土地的关系所决定的:土...
『
阅读全文
』...
《乡土中国》的价值——学者读后感
[2021-07-19] [阅读次数:383]
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要重读《乡土中国》 对于中国社会学来说,2020年是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年份。 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在110年前的11月2日来到这个世界,又于15年前的4月24日离开了人世。 这位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奠基人,一生著作等身,而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他首版于1948年的一本...
『
阅读全文
』...
《乡土中国》学生读后感
[2021-07-19] [阅读次数:326]
1《乡土中国》读后感 张婧旖 第一次接触这种类型的文学,毕竟不是文学家,没有精细的眼光,但是却对这本书有自己的看法。对于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老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根据在西南联合大学和云南大学所讲授“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
『
阅读全文
』...
《乡土中国》教师读后感
[2021-07-19] [阅读次数:205]
争做传统文化传承者——读《乡土中国》有感 刘慧菁 可以说,人与土从未分离。传说中,女娲用泥土“捏造”人。后来,人在土地上生活和发展,渐渐形成了社会。现在,人们正在土地上建设美好家园。 我从书中了解到,在乡土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很熟悉,在同一环境里生活,全部的文化可以在亲子间充...
『
阅读全文
』...
“愚”还是“非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2021-07-19] [阅读次数:2019]
戴银禧 对于乡下人“愚”的理解我总是与极大多数人一样的理解,之所以乡下人不识字便认为他们便是“愚”,可在费孝通老师的《乡土中国》中《文字下乡》这篇文章中得到了“愚”还是“非愚”的解释。 一开始作者便反驳了乡下人“愚”的观点,进而将其抵制成为了全文的出发点。许多人去批判乡下人白生...
『
阅读全文
』...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2021-07-19] [阅读次数:359]
对乡土认识的改观/ 刘欣 “土气”通常被人们当做一个骂人的词汇,因此“土”在日常生活中变成了一个不好的词,但是当我读完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后,我对这一字有了很大的改观。 当今社会,大部分城市人会看不起乡下人,认为他们土气。当我看到“土”这个字时,也不免想到乡下人。因为我...
『
阅读全文
』...
打开《乡土中国》的正确姿势
[2021-07-19] [阅读次数:723]
崔巍嵩 1《乡土本色》。 该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一章中,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其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贵。其二,不流动性。靠农业谋生的人...
『
阅读全文
』...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两篇
[2021-04-01] [阅读次数:430]
浅谈“乡土社会”与“后现代社会” 在阅读《乡土中国》的同时,正在学习有关社会学的内容。故将两者结合起来,粗浅的谈一谈个人的一些感悟。中国从农耕社会发展到如今的现代社会,某些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经带了些许“后现代社会”的意味。最纯粹的“乡土社会”与发展完善后的“后现代社会”几...
『
阅读全文
』...
《乡土中国》目录及各章内容简介
[2021-03-31] [阅读次数:8562]
《乡土中国》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 《乡土中国》是他依据实践的经验所总结出的总体框架。该书代表了他研究方法的转向,从微观的视角中跳出来,进而从宏观的角度审视整个社会,分析社会的整体架构,提出自己的普遍模式理论。因此,《乡土中国》的阅读,我感觉一开始是有点晦涩难懂的,里面涉及...
『
阅读全文
』...
《乡土中国》1-14章学习笔记
[2020-10-15] [阅读次数:5080]
乡村是中国最基本的行政单位,现代中国也是从乡村中生长出来的,因此不管是什么人的身上都会多少带有一些乡村文化的底色。乡村文化没有所谓的优劣之分,它只是非常适合于这片土地,在读了前几章之后,再也不敢以一种自视甚高的文化优越感去看待乡村。通过费老高屋建瓴的剖析,更是深刻感到乡村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
『
阅读全文
』...
名家共读《乡土中国》和学生读后感汇编
[2020-10-15] [阅读次数:538]
《乡土中国》,不只是一本书,它更像是一本指南册,一位活着的向导。当我们对中国社会的问题感到迷惑之时,你拿出它,总能找到一些答案。让我们走进——《乡土中国》。 导读章节:《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 01.土里生长的不只是庄稼,还有习俗 乡土的特性是...
『
阅读全文
』...
《乡土中国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差”与“序”
[2020-10-15] [阅读次数:4600]
【作品简介】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旧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差序格局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本文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生动的例子和清晰的结构...
『
阅读全文
』...
《乡土中国》读后感成果展示(高中习作)
[2020-07-14] [阅读次数:918]
张婧旖 第一次接触这种类型的文学,毕竟不是文学家,没有精细的眼光,但是却对这本书有自己的看法。对于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老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根据在西南联合大学和云南大学所讲授“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整理写就,分期连载的14篇...
『
阅读全文
』...
嘱咐 孙犁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06-22] [阅读次数:3378]
①水生望着树林的疏密,辨别自己的村庄,他的家就在白洋淀边上。与日寇殊死搏斗了八年的水生,随部队经过平原时,请假回家。家近了,就要进家了!他走得很慢,他从积满泥水和腐草的水洼望过去,微微地可以看见白洋淀的边缘。 ②他在门口遇见了水生嫂,她正在那里悄悄地关闭那外面的梢门。水生热情地叫了一声:“你...
『
阅读全文
』...
孙犁《山地回忆》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04-06] [阅读次数:876]
从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参观天津的工业展览会。我们是老交情,已经快有十年不见面了。我陪他去参观展览,他对于中纺的织纺,对于那些改良的新农具特别感到兴趣。临走的时候,我一定要送点东西给他,我想买几尺布。 为什么我偏偏想起买布来?因为他身上穿的还是那样一种浅蓝的土靛染的粗布裤褂。这种蓝的颜色,不...
『
阅读全文
』...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讲义
[2020-01-07] [阅读次数:3030]
第一部分:整本书介绍 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11.2-2005.4.24),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人类...
『
阅读全文
』...
《乡土中国》阅读微写作素材(作文素材)
[2020-01-05] [阅读次数:5009]
【问题一】 展示一张中国人的小区花园种菜图与美国住宅前的草坪图。同时展示一则新闻《中国人的种菜天赋,把外国人都惊呆了》: 中国人现在种菜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在世界各地只要有中国人,在他家里终会发现一些种植出来的绿色植物,如果有条件还会开垦出来一片土地,自己种菜吃。在种菜技艺上...
『
阅读全文
』...
《乡土本色》各章段意概括(1—10)
[2020-01-05] [阅读次数:21864]
第一章 “乡土本色”段意概括 1、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 2、乡下人、我们民族离不开泥土。 3、“土”是乡下人的命根,在我们的文化里所占的地位重要。 4、不流动是“土”的特性,因之而产生“土气”。 5、以土为生的乡下人黏着在土地上,稳定,少变化...
『
阅读全文
』...
整本书阅读之《乡土中国》导读(温儒敏)
[2019-11-14] [阅读次数:1078]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把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列为“整本书阅读”单元,要求通读,估计有些同学拿起这本书,翻几页,会觉得难,读不下去。以前课文是一篇一篇地教,现在要读整本书,又是很少接触过的学术专著,感到难,属于“正常反应”。 《乡土中国》的确有点难。这是社会学的经典论著,学术性强,即使这方面的...
『
阅读全文
』...
从《乡土中国》看中国的人情与法治(教学论文)
[2019-10-08] [阅读次数:1042]
在中国历史上,人情曾是中国伦理特殊的人际互动与社会交换形式,既具有深刻的民族性,又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普遍的社会性。正如俞荣根[1]所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情”,有时说的是私情,这时候说“人情大于王法”是贬义的;但在“天理”、“国法”、“人情”这一序列关系中的“人情”,更主要的含义是“民情”、“...
『
阅读全文
』...
学术类名著之理解性研读——以《乡土中国》为例(教学论文)
[2019-09-11] [阅读次数:1538]
01文本类型与读书方法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20世纪40年代的一部社会学著作,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整本书阅读”的描述,它属于学术类著作。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并由此“建构整本书阅读经验与方法”。 我们选择这本书指导学生开展学...
『
阅读全文
』...
孙犁《麦收》(阅读题答案详解)
[2016-12-28] [阅读次数:816]
1939年,冀中解放区小麦黄梢的时候。 二梅在街上来回地吹着笛子。青年妇女们一个一个从自家大门里走出来。她们站在那新刷写上晋察冀边区“双十纲领”的高房下面的大槐树树阴里。她们简直是挤在一块儿,手里的铲镐碰得叮当乱响,还夹着清脆的说笑声。队伍站得整整齐齐,风吹动树枝筛下的阳光,在她们的头上、衣服上游动...
『
阅读全文
』...
世界不需要战争,人间需要和平(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演讲稿) 教师随笔
[2016-01-15] [阅读次数:685]
世界不需要战争,人间需要和平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演讲稿 黄冈市团风县但店镇贺坳小学 杨帆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还记得七十年前那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吗?还记得七十前那触目惊心的“万人坑” 吗?还记得七十前那令人...
『
阅读全文
』...
怒吼吧,珠江!——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而作(学生节目台词)
[2015-12-27] [阅读次数:861]
怒吼吧!珠江 &...
『
阅读全文
』...
纪念抗战——不忘国耻(抗战胜利70周年学生征文)
[2015-12-21] [阅读次数:453]
文江中学 九(二)班 廖云颖 指导老师 周永久 今天,是一个伟大而又让人不堪回首的日子。70周年,我们真正胜利了70周年。 今,我们中国能够成立,从历史的衰败走向复兴,这要用多少人的努力和血汗?我们的祖先他们为了世界的和平,为了中国能够和平,抛头颅,洒热血,...
『
阅读全文
』...
回看历史 振我中华(抗战胜利70周年学生征文)
[2015-12-21] [阅读次数:523]
文江中学 八(1)余勇 指导老师 陈先炽 历史的风,吹翻起六十八年前的那一页。在我的眼前,历历浮现出,那冰雪覆盖的1935年,那悲痛岁月里的冷嗖嗖的日子。日本帝国主义大肆张开它的魔爪,伸向了我中华的心脏:华北大地;而此时,卑怯可笑的国民党政府,却居然畏于帝国主义的淫威,准备成立“冀察政...
『
阅读全文
』...
永远铭记 (抗战胜利70周年学生征文)
[2015-12-21] [阅读次数:326]
文江中学 七1班 余师师 指导老师 林其禧 我们的中国能成立,是靠战士们的血和长年的拼搏换来的,如今我们的祖国已经抗战胜利70周年了。 我们为什么要记住这个日子呢,那是因为那一天才是中国成立的时候,才是中国人真正站起来的时...
『
阅读全文
』...
从《荷花淀》看孙犁小说的艺术特色
[2013-09-22] [阅读次数:2866]
内容摘要:“荷花淀”小说是孙犁创作典雅化的典型代表。他的小说有诗一般简练的语言,有散文一样优美的意境,被誉为“诗化小说”。短篇《荷花淀》是这类小说的典型代表,最能体现其创作的总体特色。首先,孙犁善于用简练的笔墨通过对普通的日常生活的描写,写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其次,运用散文化的语言写小说是...
『
阅读全文
』...
抗战期间的中国教育奇迹
[2012-11-12] [阅读次数:762]
以常理论,抗战期间山河残破,民生凋敝,教育事业出现倒退,也在情理之中。但事实却相反,恰恰在这段最艰难的时期,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惊人的大发展、大飞跃。 这种发展,究竟有多大,又是怎么做到的? 抗战时期教育支出仅次于军费 抗战八年教育大发展抗战八年,中国教育事业竟于战火纷飞中得...
『
阅读全文
』...
诗意的生活----汪曾祺乡土小说的平民美
[2012-04-23] [阅读次数:1821]
本文以汪曾祺的小说为文本,通过阅读汪曾祺的小说来感受汪曾祺小说中独特的平民意识,以及那份人道主义精神。以具体的人物形象及小说情节分析,来感受那份淳朴的人性之美,也透过他的文字来感受他对平民的关心与包容。 关键词:汪曾祺小说 平民性 人道关怀 汪曾祺出生于江苏高邮,那是美丽的江南...
『
阅读全文
』...
乡土情结(课文鉴赏)
[2011-09-26] [阅读次数:8403]
全文共七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话题,说明什么是“ 乡土情结”。这一段多处引用古诗,引导读者去想象具有特定意义的场景及体现乡土之思的具体行为表现,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思乡情结的久远。 第二部分(第2—6段):按人生成长的时间顺序写乡土情结的形成、发展、表现及升华。可分...
『
阅读全文
』...
抗战剧有多少真实性可言?
[2011-09-17] [阅读次数:531]
王锦思 人民日报媒体痛批抗战剧戏说史实:警惕娱乐埋葬了历史。笔者王锦思也深深认识到,和日本等西方国家相比,国人常常这样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军事不行看经济,经济不行看体育,体育不行看文艺。即使上述领域自认为都行, 也要让文艺成为最后一道虚设的心理防线。 抗战影视无疑兼具武打片和枪战片...
『
阅读全文
』...
孙犁的文章
[2011-08-17] [阅读次数:1066]
丁启阵 我经常向朋友、学生推荐的中国当代作家,屈指可数,孙犁先生是其中之一。孙犁先生的作品,包括小说和散文,文字的洗练省净,意境的冲淡从容,女性人物的生动传神、朴素温婉,常令我击节叹赏。 当然,我也不禁为孙犁先生未能生活在一个更加开放的时代、更加自由的文艺环境里,感到惋惜。我认为,倘...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