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7 烛 备课参考资料
《烛之武退秦师》备课素材
[2020-03-12] [阅读次数:758]
[素材采撷] 1.素材积累 烛之武作为郑国的一位老臣,却一直未被重用,真可谓不得志至极。在秦、晋两国大举攻郑之际,他却抛弃个人恩怨,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只身赴敌营。面对强悍的秦穆公,他一开始就注定了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得到了释放和爆发。他不卑不亢,斗智斗勇,凭借自...
『
阅读全文
』...
进军高效课堂——我教《烛之武退秦师》的思考
[2016-10-05] [阅读次数:776]
四川南充市模范街五星鼎城 林安福 1978年吕淑湘先生发文《人民日报》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转眼近四十年过去,语文教学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人们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和科学化的今天,活跃在不同教学岗位的语文工作者似乎掀起新一轮高效课堂的改革,致力争...
『
阅读全文
』...
一材多用烛之武和荆轲(作文指导)
[2016-09-05] [阅读次数:640]
写议论文,同学们大多苦于无材料可用。其实,大家头脑中已经储存了不少材料,但为什么还会为材料匮乏而发愁呢?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有些同学不会高效率地利用自己占有的材料,不善于一材多用。由于事物本身的丰富多彩,一则好的材料总是立体型的,具有多元的属性,再加上不同的人对材料的...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归纳 (高三)
[2015-09-14] [阅读次数:981]
附1:文言字词 1. 词类活用 A.名词做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B.动词活用为名词 君亦无所害(害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C.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臣之壮也(壮年)越国以鄙远(远方...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教学反思(高一必修一)
[2014-11-03] [阅读次数:855]
一、确立课题并确定教学目标 本人把《烛之武退秦师》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这次研究性学习,我的教学目标是:一、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习兴趣;二、使学生懂得如何选题,如何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三、培养学生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研究性学...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 语法知识整理(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2012-12-31] [阅读次数:1648]
一、通假字 1、无能为也已(矣) 2、共其乏困(供) 3、秦伯说,与郑人盟(悦) 4、失其所与,不知(智) 5、何厌之有(餍) 6、若不阙秦(缺) 二、古今异义(古/今) 1、贰...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高一必修一)
[2012-09-25] [阅读次数:1055]
上周二,我上了一节新课改研讨课——《烛之武退秦师》,这是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二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由于初次上高中的课,对高中的课文也不够熟悉,在备课的时候虽然做了准备,但还是觉得对新课程需要怎么上,如何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有些把握不准,所以这节课上得忐忑不安。 一堂课下来,总体来说...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译文及赏析(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2012-09-07] [阅读次数:6138]
本文是载于《左传·僖公三十年》的一段历史故事,题目为后人所起。公元前630年,秦、晋合攻郑国,在自己的国家(郑国)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毅然前去与敌国交涉。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终于使秦国从郑国退兵。 原文 晋侯、秦伯(1)围郑,以其无礼于晋(2),且贰...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一)
[2012-01-02] [阅读次数:1213]
学习目标:积累文言字词,了解文言文的一些重要语法知识。 赏析人物形象,把我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走进...
『
阅读全文
』...
“二于楚”还是“贰于楚”?——《烛之武退秦师》字词解释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
[2011-09-08] [阅读次数:3844]
浙江省湖州中学弁山校区 夏云陶 《烛之退秦师》(以下简称《烛》)中有这样一句话:“秦晋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课外补遗(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
[2010-10-29] [阅读次数:1061]
文字读音 1.秦军氾南:氾,fán; 2.佚之狐:佚,yì, 3.夜缒而出:缒,zhuì, 4. 君之薄也:薄,bó,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为,wéi, 6.共其乏困:共,gōng, ...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基础知识梳理(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
[2010-09-29] [阅读次数:1329]
一、文言实词: 1.一词多义: ① 许 ( ),例:“许之。” “许君焦、瑕……”(《烛之武退秦师》) ( ),例:“杂然相许。” (《愚公移山》) ( ),例:“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
『
阅读全文
』...
“使动”还是“意动”——《烛之武退秦师》注释质疑<a href="http://ruiwen.com/friend/list.php>(教师中心专稿)</a>
[2010-09-12] [阅读次数:942]
丁胜 在《烛之武退秦师》一课中,有这样两句话: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东封。 划线部分在课下注释中分别解释为: (1)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远,指郑国。 (2)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封,疆界。这里用...
『
阅读全文
』...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课文注释修正(人教版教师随笔)
[2010-07-13] [阅读次数:2438]
(1)邻之厚,君之薄也。 书注: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薄弱了。 书注把“邻之厚,君之薄也”看作了假设关系复句。实际上它是一个判断句,“邻之厚”,主谓短语作主语,“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也”表判断。“君之薄”,主谓短语作谓语,“之”,取消句...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总结)
[2010-03-28] [阅读次数:20350]
一、《左传》简介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它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与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左传》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468),充分反映了这250多年里,各诸侯国的...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回眸(苏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
[2010-03-19] [阅读次数:1960]
柯遇洲 文本解读:先秦诸子散文不仅保存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史料,还是我国叙事散文的源头。选自《左传》的《烛之武退秦师》是先秦诸子散文中的代表之作,本文记叙了秦、晋联合围攻郑国时的一个故事。郑国被两大强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退兵。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
『
阅读全文
』...
苏教版必修三寻觅文言津梁课内外联读——《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网友来稿)
[2008-10-29] [阅读次数:1255]
杨妙新 拓展视角1: 《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这两篇古文在语言上都很有特色,《烛之武退秦师》的叙述语言和描写语言,都是散句;《谏太宗十思疏》的议论性语言和抒情性语言,大多是整句。对于这两篇文章教学,我们要把重点放在诵读训练上,以培养我们诵读古诗文的能力。对《烛之武退秦师》...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敢”字新解(网友来稿)
[2007-09-04] [阅读次数:1522]
孔若秋 高中语文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中把“敢以烦执事”译为: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将“敢”理解为表谦敬的副词。全句的译文是“如果灭亡我们郑国对你们有好处,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这样翻译,显然与上文语意缺少连贯,文理不通。于是有人认为:这里的“敢”字,应当理解为“岂敢”“哪敢”...
『
阅读全文
』...
晋文公:传奇的霸主(烛之武退秦师)
[2007-04-02] [阅读次数:2074]
晋文公墓,在绛县东北8公里下村侧,墓高40米,圆形,周长200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主晋文公(前697-前628),春秋时晋国国君,名重耳,晋献公之子。被迫在外逃亡19年后归国即位,励精图治,使晋国成为实力强大的霸主。 故事:天降大任于重耳 周国的小国王和弟弟在一起玩,开了一个“桐...
『
阅读全文
』...
《左传&秦崤之战》中“其为死君乎”当作何解?(网友来稿)
[2006-09-26] [阅读次数:1931]
湖南省桂阳三中 李佑明 选自《左传•秦崤之战》中原珍与栾枝的一段对话,写得极为精彩,其中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一句中的“其为死君乎”历来却有不同的理解,有的甚至差异还不小,笔者查过五六种版本,通过比较,对这句话的译解大致分这么几种情况: 第一种译解为:这岂不是忘记了...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中的人性分析(教师中心稿)
[2006-04-01] [阅读次数:3144]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中的人性分析 在《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中,在引导学生疏通文意解决字词的基础上,可以在教学中适当进行人性分析。这样可以让历史上一些鲜活的人物形象存留在他们的心头,又可以使他们对现实加以关注和思考。在进行人性分析时,可以从三个人物形象入手,通过启发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谈...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艺术感染力赏析(教师中心稿)
[2005-06-27] [阅读次数:3571]
《烛之武退秦师》艺术感染力赏析 砚山县一中 田锦宁 《烛之武退秦师》记叙的是秦、晋联合围攻郑国时的一个故事。小小的郑国被当时的两个超级大国包围,可以说是危在旦夕。紧急关头,勇于自责的郑文公采纳了慧眼识英才的佚之狐的建议,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退兵。 本文的中心人物烛之武,虽然因...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中这个“敢”字怎么译?(网友来稿)
[2005-04-05] [阅读次数:1924]
广东中山二中 蒋晓辉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烛之武退秦师》中“敢以烦执事”译为: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将敢理解为表谦敬的副词。笔者认为,教材的注释值得商榷。 一、 这样翻译,文理不通殊甚。“敢以烦执事”前面一句是“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两句连起来翻译,译文就是:“如果灭亡我们郑国对你...
『
阅读全文
』...
侃侃烛之武(网友来稿)
[2004-12-09] [阅读次数:1264]
李玉山 烛之武绝对是个人物,可以说是个英雄,短短几句话就消弭了一场事关郑国存亡的战争。真真的了不起! 正史上对他的记述除了《左传》的这些文字外,似乎再难找到他的名字了。《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让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
阅读全文
』...
千古一谋士 纵横天地间——《左传》中烛之武形象简析(网友来稿)
[2004-12-06] [阅读次数:2325]
maguosheng 摘要:为拯救危难的国家,烛之武义无反顾。然而,国家之所以陷入一场危机,却有一段复杂的背景。烛之武是一个平凡之人,却做了一件不平凡的事。他为国家的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烛之武的成功与当时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与当时社会文化心理有不少暗合之处。 关键词:...
『
阅读全文
』...
恩惠耶?教训耶?——《烛之武退秦师》中“且君尝为晋君赐也”解(网友来稿)
[2004-10-04] [阅读次数:1756]
作者:李春良 单位:河北丰润车轴山中学 语文课本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中“且君尝为晋君赐也”解释为“您曾经给晋国君主恩惠”“为”解释为“给予”,“赐”解释为“恩惠”,此种解释欠妥当。 一从“赐”字施用范围看 “赐”是地位高的人或长辈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财物。晋国是侯国,而...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构美(网友来稿)
[2004-09-03] [阅读次数:2374]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里的散文名篇,清人编订的《古文观止》将其收录其内,可见其价值非同寻常。它不仅语言精练简洁,生动传神,形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内容丰富复杂,包罗万相,而且情节结构、布局谋取篇也是匠心独运,堪称典范。下面我想从四个方面来探讨《烛之武退秦师》的结...
『
阅读全文
』...
左传与国语
[2004-08-26] [阅读次数:3673]
中国作家网 文章作者:文坛采编 责任编 辑:嘟嘟鱼 周平王东迁以后,至于春秋战国之际,社会急遽变化,阶级斗争复杂激烈,奴隶主贵族日趋没落,地主阶级逐渐兴起。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他们都必须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国有大事,互相赴告;会盟朝聘,史不绝书;褒善贬恶,直笔不隐。因此各国史官便自觉地积...
『
阅读全文
』...
《左传》的叙事特征
[2004-08-26] [阅读次数:4090]
《左传》叙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左传》的战争描写,全面反映了《左传》的叙事特点。《左传》一书,记录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城濮之战、崤之战、邲之战、{安革}之战、鄢陵之战等大战的描述历来被人们赞不绝口,不计其数的小战役也写得各具特色,精彩生动...
『
阅读全文
』...
《左传》的内容特色和地位
[2004-08-26] [阅读次数:2670]
《左传》是我国最早而又详细完备之编年史,共60卷,18万字。记载由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27年的史事,首列《春秋》经文,然后分条阐述,补充。另外亦保存了春秋以前的一些史事和传记。 《左传》系统地记述了当时诸候(侯)的历史,取材包括古代及当时的文献,如鲁国的《春秋》,而内容包含极广,天文历法,政治制度,...
『
阅读全文
』...
《左传》与中国古典小说
[2004-08-26] [阅读次数:1196]
第三章 中国古代小说对传统写法的突破 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商品贸易的新途径,如海外贸易等。它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更多地接触到外来的文化。这种变化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作品的内容即有所改变。比如《初刻拍案惊奇》中“倒运汉巧遇洞庭红”一卷,就是描写明季沿...
『
阅读全文
』...
《左传》与外交
[2004-08-26] [阅读次数:978]
汪澄 清朝末年,为了同列强打交道,开始派遣大使到欧美各国驻节,算是与世界接轨了。 但是当时的官僚没有几个熟悉外交事务的,他们只知四书五经的科举制义和官场礼数,既不懂外语,也不知外交礼节,还妄图自居天朝大国,要宣扬国威云云。结果当然出了不少洋相。 他们出国前藉以恶补的,就靠一...
『
阅读全文
』...
《左传》有何艺术特点
[2004-08-26] [阅读次数:7679]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相传作者是战国时鲁国史官左丘明。 《左传》一书,丰富多彩。其主要内容是记载春秋列国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及言论。另外,关于天文、鬼神、灾祥、占卜等方面,也有记载。 《左传》本是一部历史著作,却...
『
阅读全文
』...
《左传》概述
[2004-08-26] [阅读次数:2147]
扩展资料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后人将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书,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但是,《公羊传》和《谷梁传》纯用义理解释《春秋》,而《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只是后人将它与《春秋》配合后,可能做过相...
『
阅读全文
』...
《左传》是不是左丘明写的?
[2004-08-26] [阅读次数:1520]
杨善群 《左传》全名《春秋左氏传》,或称《左氏春秋》,是我国古代记述春秋时期周王与各诸侯国事迹的编年体史书。全书共有18万余字,始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四年(前464年),前后长达259年。《左传》不仅记事详备可靠,是研究春秋历史的最重要的典籍;而且文笔精练,描写生动,在文学史...
『
阅读全文
』...
《左传》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及其文化意蕴
[2004-08-26] [阅读次数:6293]
沈玉莲 【摘要】《左传》全书出现的人物,上至天子诸侯、王公卿相,下至士卒商贾、妾媵仆役,共有三千多个。女性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物群体,作者对之进行了细腻的刻画,不少人物都以其鲜明的个性、独特的面貌,活现于读者的面前。通过对这些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的分类和分析,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左丘明当时对...
『
阅读全文
』...
论《左传》“天德合一”的天命观 ——《左传》预言的本质
[2004-08-26] [阅读次数:1535]
关于《左传》“多叙鬼神之事,预言祸福之期”[1]的原因、 本质和目的,古今学者多有精见,但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以及学术研究由浅入深规律的制约,总的说尚缺少更系统深入的理论探究,对其进步意义也缺少应有的认识。现代学者多是强调神秘预言体现了作者的唯心史观。笔者认为,《左传》“所记妖祥梦卜鬼怪神奇一一响应”[2...
『
阅读全文
』...
《左传》简介
[2004-08-26] [阅读次数:10055]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
『
阅读全文
』...
《左传》的形成与史学地位
[2004-08-26] [阅读次数:891]
崔凡芝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等,其倍受关注、盛传不衰的真正价值,在于它的史学地位和对传统史学的深远影响。 相传孔子修订过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但由于记载简略,用语隐晦,而有“使圣人闭户十年思之,不能得”的感叹(桓谭《新语》)。事实上《左传》...
『
阅读全文
』...
春秋左传
[2004-08-26] [阅读次数:1145]
作者: 左丘明 左丘明,姓丘明,鲁国史官。史官分为左史、右史,丘明为左史,因此习惯称为左丘明。左丘明与孔子同时,孔子为作《春秋》,同左丘明共同查看大量鲁史资料,并向弟子传授《春秋》,主要以口授。左丘明深谙孔子之道,恐日后弟子对《春秋》之意领会有异,而失其真,便将孔子讲授《春秋》记录在案...
『
阅读全文
』...
《左传》中火的故事
[2004-08-26] [阅读次数:1506]
古典名著《左传》,是我国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的警言就出于此书。该书作为一份珍贵的史卷,不仅翔实地记录了当时鲁国等诸侯国内部及其之间的权力之争,还有大量的笔墨是关于火的描述,这其中,除了有此伏彼长的纷飞战火,还有许多火的传说、火...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中三国君主形象之比较(网友来稿)
[2004-08-18] [阅读次数:2333]
湖北枣阳一中语文组 陈立彦 cly_chy@sina100.com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也精于刻画人物。其笔下人物形象,往往是寥寥几句,就能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朱彝尊在《经文考》中称“其记言文渊懿美茂,而生气勃勃,后此亦殆未有其比”,这是对其文学成就,尤其是人物塑造成就的一个恰...
『
阅读全文
』...
佚之狐乃一只狐——读《烛之武退秦师》有感(网友来稿)
[2004-08-05] [阅读次数:2677]
曾庆培 不可否认, 佚之狐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是他发现并举荐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给郑伯,从而挽救了郑国覆亡的命运. 不可否认, 佚之狐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善断,高瞻远瞩的杰出之士;他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寥寥数语,足见...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课本剧)(教师中心稿)
[2004-08-01] [阅读次数:2495]
侯世喜 根据《左传》改编 时间:战国•周襄王52年 地点:郑国 秦营 人物:烛之武、叔詹、郑文公、秦穆公、百里奚、杞子、逢孙、秦国密探008、谋臣宫娥兵士若干 第一幕 [人喊马嘶,军鼓阵阵。秦晋以郑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合兵围郑,郑危在旦夕] 郑文公 (...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的“三巧”游说艺术(教师中心稿)
[2003-10-25] [阅读次数:2621]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 汪振学 “晋侯、秦伯围郑”,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只用了短短的125字的说辞,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烛之武巧妙的游说艺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以“利”巧攻心理。 晋国围攻郑国,本来...
『
阅读全文
』...
高一语文研究性阅读一例——读《烛之武退秦师有感》及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有感(网友来稿)
[2003-10-07] [阅读次数:3209]
佚之狐乃一只狐 湖南 曾庆培 不可否认, 佚之狐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是他发现并举荐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给郑伯,从而挽救了郑国覆亡的命运. 不可否认, 佚之狐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善断,高瞻远瞩的杰出之士;他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邹忌、触龙的游说艺术二
[2002-10-05] [阅读次数:7311]
曾宪一 董德臣 烛之武,郑国之“老”百姓也,其挑拨离间的游说艺术在晋秦围郑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场。邹忌,齐国之美男子也,其“美”仅次于城北徐公,...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史事编年
[2002-10-05] [阅读次数:3029]
江苏 陆精康 《烛之武退秦师》涉及春秋时秦、晋、郑、楚等国间数十年的关系。理清相关史事,对准确理解课文十分重要。兹据《左传》(引文出此...
『
阅读全文
』...
志士·勇士·辩士——烛之武形象分析(教师中心稿)
[2002-03-20] [阅读次数:3030]
225600 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 标哥 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可以说是相当丰满的。文章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充分展示了他的“志士”、“勇士”,特别是“辩士”的性格。 一、志士。 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
『
阅读全文
』...
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读《烛之武退秦师》有感
[2001-11-02] [阅读次数:5835]
[325802]浙江省苍南县龙港高级中学 罗明誉 发生在鲁僖公三十年的秦晋围郑之事,在春秋战史...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