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2.烛之武退秦师 备课 备课参考资料
《烛之武退秦师》备课素材
[2020-03-12] [阅读次数:760]
[素材采撷] 1.素材积累 烛之武作为郑国的一位老臣,却一直未被重用,真可谓不得志至极。在秦、晋两国大举攻郑之际,他却抛弃个人恩怨,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只身赴敌营。面对强悍的秦穆公,他一开始就注定了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得到了释放和爆发。他不卑不亢,斗智斗勇,凭借自...
『
阅读全文
』...
战国策目录序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9-05-26] [阅读次数:643]
曾巩 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
『
阅读全文
』...
进军高效课堂——我教《烛之武退秦师》的思考
[2016-10-05] [阅读次数:780]
四川南充市模范街五星鼎城 林安福 1978年吕淑湘先生发文《人民日报》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转眼近四十年过去,语文教学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人们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和科学化的今天,活跃在不同教学岗位的语文工作者似乎掀起新一轮高效课堂的改革,致力争...
『
阅读全文
』...
一材多用烛之武和荆轲(作文指导)
[2016-09-05] [阅读次数:643]
写议论文,同学们大多苦于无材料可用。其实,大家头脑中已经储存了不少材料,但为什么还会为材料匮乏而发愁呢?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有些同学不会高效率地利用自己占有的材料,不善于一材多用。由于事物本身的丰富多彩,一则好的材料总是立体型的,具有多元的属性,再加上不同的人对材料的...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归纳 (高三)
[2015-09-14] [阅读次数:983]
附1:文言字词 1. 词类活用 A.名词做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B.动词活用为名词 君亦无所害(害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C.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臣之壮也(壮年)越国以鄙远(远方...
『
阅读全文
』...
战国战神吴起的故事
[2015-03-10] [阅读次数:2307]
如松 战国初期,晋国在三家分智之后,经过东周天子册封,分裂成韩、魏、赵三路诸侯。 魏文侯礼贤下士,实行儒、法兼治融合多家的策略治理国家,逐渐强大。 韩国邀请魏国出兵攻打赵国。魏文侯说:“我与赵国,是兄弟之邦,不敢从命。”赵国也来向魏国借兵讨伐韩国,魏文侯仍然用同样...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教学反思(高一必修一)
[2014-11-03] [阅读次数:860]
一、确立课题并确定教学目标 本人把《烛之武退秦师》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这次研究性学习,我的教学目标是:一、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习兴趣;二、使学生懂得如何选题,如何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三、培养学生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研究性学...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 语法知识整理(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2012-12-31] [阅读次数:1649]
一、通假字 1、无能为也已(矣) 2、共其乏困(供) 3、秦伯说,与郑人盟(悦) 4、失其所与,不知(智) 5、何厌之有(餍) 6、若不阙秦(缺) 二、古今异义(古/今) 1、贰...
『
阅读全文
』...
战国之鲁国简介(论语选读备课资料)
[2012-11-27] [阅读次数:630]
鲁国,周朝的同姓诸侯国之一。姬姓,侯爵。武王伐纣,歧周代商。武王发封其弟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鲁公之“公”并非爵位,而是诸侯在封国内的通称。鲁公即鲁侯。周公旦不去赴任,留下来辅佐武王,武王死后辅佐周成王。其子伯禽,即位为鲁公,而淮夷、徐戎作乱,伯禽作肸誓,平徐戎,定鲁。鲁国先后传二十五...
『
阅读全文
』...
战国七雄之——晋国简介(论语选读备课资料)
[2012-11-27] [阅读次数:634]
关于晋国的立国有两个传说,互为依托: 一、左传曰:“邑姜方娠太叔。”根据历代注解,邑姜是姜太公吕尚的女儿,嫁给武王发,梦到上天说:“余命女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她生的儿子据此名叫“虞”。 二、史记曰: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
『
阅读全文
』...
战国七雄之——齐国简介(为政以德、管仲列传备课资料)
[2012-11-27] [阅读次数:1451]
齐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有姜齐和田齐之分。西周时期,周武王封吕尚于齐,由于国君姜姓吕氏,故又称吕氏齐国,史称姜姓齐国,简称姜齐。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孙田和废齐康公,并于前386年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国君妫姓田氏,是为田氏齐国,史称田齐。齐国...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高一必修一)
[2012-09-25] [阅读次数:1057]
上周二,我上了一节新课改研讨课——《烛之武退秦师》,这是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二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由于初次上高中的课,对高中的课文也不够熟悉,在备课的时候虽然做了准备,但还是觉得对新课程需要怎么上,如何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有些把握不准,所以这节课上得忐忑不安。 一堂课下来,总体来说...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译文及赏析(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2012-09-07] [阅读次数:6140]
本文是载于《左传·僖公三十年》的一段历史故事,题目为后人所起。公元前630年,秦、晋合攻郑国,在自己的国家(郑国)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毅然前去与敌国交涉。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终于使秦国从郑国退兵。 原文 晋侯、秦伯(1)围郑,以其无礼于晋(2),且贰...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一)
[2012-01-02] [阅读次数:1218]
学习目标:积累文言字词,了解文言文的一些重要语法知识。 赏析人物形象,把我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走进...
『
阅读全文
』...
“二于楚”还是“贰于楚”?——《烛之武退秦师》字词解释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
[2011-09-08] [阅读次数:3847]
浙江省湖州中学弁山校区 夏云陶 《烛之退秦师》(以下简称《烛》)中有这样一句话:“秦晋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课外补遗(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
[2010-10-29] [阅读次数:1062]
文字读音 1.秦军氾南:氾,fán; 2.佚之狐:佚,yì, 3.夜缒而出:缒,zhuì, 4. 君之薄也:薄,bó,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为,wéi, 6.共其乏困:共,gōng, ...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基础知识梳理(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
[2010-09-29] [阅读次数:1330]
一、文言实词: 1.一词多义: ① 许 ( ),例:“许之。” “许君焦、瑕……”(《烛之武退秦师》) ( ),例:“杂然相许。” (《愚公移山》) ( ),例:“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
『
阅读全文
』...
“使动”还是“意动”——《烛之武退秦师》注释质疑<a href="http://ruiwen.com/friend/list.php>(教师中心专稿)</a>
[2010-09-12] [阅读次数:946]
丁胜 在《烛之武退秦师》一课中,有这样两句话: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东封。 划线部分在课下注释中分别解释为: (1)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远,指郑国。 (2)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封,疆界。这里用...
『
阅读全文
』...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课文注释修正(人教版教师随笔)
[2010-07-13] [阅读次数:2438]
(1)邻之厚,君之薄也。 书注: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薄弱了。 书注把“邻之厚,君之薄也”看作了假设关系复句。实际上它是一个判断句,“邻之厚”,主谓短语作主语,“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也”表判断。“君之薄”,主谓短语作谓语,“之”,取消句...
『
阅读全文
』...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课文注释修正(人教版教师随笔)
[2010-07-13] [阅读次数:3514]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书注: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微,假如没有。谒,请。 书注“微”:假如没有,表假设关系。而译文为“即使……”,表让步关系。前后不一致。此句中的“微”是表否定假设的连词,译为“如果没有”,“要是没有”,可参看上课《烛之武退秦师》“微夫人之力不及...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总结)
[2010-03-28] [阅读次数:20351]
一、《左传》简介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它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与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左传》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468),充分反映了这250多年里,各诸侯国的...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回眸(苏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
[2010-03-19] [阅读次数:1961]
柯遇洲 文本解读:先秦诸子散文不仅保存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史料,还是我国叙事散文的源头。选自《左传》的《烛之武退秦师》是先秦诸子散文中的代表之作,本文记叙了秦、晋联合围攻郑国时的一个故事。郑国被两大强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退兵。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
『
阅读全文
』...
苏教版必修三寻觅文言津梁课内外联读——《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网友来稿)
[2008-10-29] [阅读次数:1256]
杨妙新 拓展视角1: 《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这两篇古文在语言上都很有特色,《烛之武退秦师》的叙述语言和描写语言,都是散句;《谏太宗十思疏》的议论性语言和抒情性语言,大多是整句。对于这两篇文章教学,我们要把重点放在诵读训练上,以培养我们诵读古诗文的能力。对《烛之武退秦师》...
『
阅读全文
』...
战国策士唐雎简介
[2008-09-04] [阅读次数:6367]
战国时代魏国著名策士。为人有胆有识,忠于使命,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并敢于为国献身。有90岁高龄西说强秦使秦不敢加兵的魏国.曾经在魏国灭亡后出使秦国,冒死与秦王抗争,粉碎秦王吞并安陵(魏国属国)的阴谋。《战国策》中对此有详细记载。 “布衣之怒”的故事 秦王气势汹汹地对唐雎说:“你听说过什...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敢”字新解(网友来稿)
[2007-09-04] [阅读次数:1522]
孔若秋 高中语文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中把“敢以烦执事”译为: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将“敢”理解为表谦敬的副词。全句的译文是“如果灭亡我们郑国对你们有好处,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这样翻译,显然与上文语意缺少连贯,文理不通。于是有人认为:这里的“敢”字,应当理解为“岂敢”“哪敢”...
『
阅读全文
』...
晋文公:传奇的霸主(烛之武退秦师)
[2007-04-02] [阅读次数:2074]
晋文公墓,在绛县东北8公里下村侧,墓高40米,圆形,周长200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主晋文公(前697-前628),春秋时晋国国君,名重耳,晋献公之子。被迫在外逃亡19年后归国即位,励精图治,使晋国成为实力强大的霸主。 故事:天降大任于重耳 周国的小国王和弟弟在一起玩,开了一个“桐...
『
阅读全文
』...
源自《战国策》的成语(网友来稿)
[2006-11-24] [阅读次数:4860]
山西省沁县中学 刘建东 《战国策》是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最初有《国策》、《国事》、《短》、《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武帝时,刘向进行了整理,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国次序,编订为33篇,取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主要记述战国时代谋臣策...
『
阅读全文
』...
《左传&秦崤之战》中“其为死君乎”当作何解?(网友来稿)
[2006-09-26] [阅读次数:1932]
湖南省桂阳三中 李佑明 选自《左传•秦崤之战》中原珍与栾枝的一段对话,写得极为精彩,其中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一句中的“其为死君乎”历来却有不同的理解,有的甚至差异还不小,笔者查过五六种版本,通过比较,对这句话的译解大致分这么几种情况: 第一种译解为:这岂不是忘记了...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中的人性分析(教师中心稿)
[2006-04-01] [阅读次数:3146]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中的人性分析 在《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中,在引导学生疏通文意解决字词的基础上,可以在教学中适当进行人性分析。这样可以让历史上一些鲜活的人物形象存留在他们的心头,又可以使他们对现实加以关注和思考。在进行人性分析时,可以从三个人物形象入手,通过启发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谈...
『
阅读全文
』...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
[2005-11-18] [阅读次数:6752]
春秋战国时期(周秦之际),学者辈出,各着书立说,欲以改制救世。学者不止一人,流派不止一家,着书不止一种,故称之为“诸子”,又谓子“诸子百家”,又谓之“百家争鸣”。官失其守,学术分裂,由天子而诸侯、而私学,乃百家之背景也。《庄子·天下篇》言“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艺术感染力赏析(教师中心稿)
[2005-06-27] [阅读次数:3573]
《烛之武退秦师》艺术感染力赏析 砚山县一中 田锦宁 《烛之武退秦师》记叙的是秦、晋联合围攻郑国时的一个故事。小小的郑国被当时的两个超级大国包围,可以说是危在旦夕。紧急关头,勇于自责的郑文公采纳了慧眼识英才的佚之狐的建议,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退兵。 本文的中心人物烛之武,虽然因...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中这个“敢”字怎么译?(网友来稿)
[2005-04-05] [阅读次数:1924]
广东中山二中 蒋晓辉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烛之武退秦师》中“敢以烦执事”译为: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将敢理解为表谦敬的副词。笔者认为,教材的注释值得商榷。 一、 这样翻译,文理不通殊甚。“敢以烦执事”前面一句是“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两句连起来翻译,译文就是:“如果灭亡我们郑国对你...
『
阅读全文
』...
战国策2
[2005-01-28] [阅读次数:2333]
战国策的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
『
阅读全文
』...
战国策
[2005-01-28] [阅读次数:2000]
《战国策》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书名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它的作者不可考,有人疑出于蒯通。大概是秦汉间人杂采各国史料编纂而成。后来刘向重加整理,定名为《战...
『
阅读全文
』...
高中新课改进入“战国时代”
[2004-12-31] [阅读次数:2039]
广州市番禺区鱼窝头中学 段新立 2004年秋季,广东、海南、山东与宁夏四省区全面开始高中新课程的实验,至今为止已近一学期,语、数、英三个学科已进行了一个学段的学分认定,其他各个学科的学分认定在即。其中的酸甜苦辣,一言难尽。作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先锋,亲临前线,过关斩将,流下的泪水、汗水,无可名状,个...
『
阅读全文
』...
侃侃烛之武(网友来稿)
[2004-12-09] [阅读次数:1267]
李玉山 烛之武绝对是个人物,可以说是个英雄,短短几句话就消弭了一场事关郑国存亡的战争。真真的了不起! 正史上对他的记述除了《左传》的这些文字外,似乎再难找到他的名字了。《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让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
阅读全文
』...
千古一谋士 纵横天地间——《左传》中烛之武形象简析(网友来稿)
[2004-12-06] [阅读次数:2326]
maguosheng 摘要:为拯救危难的国家,烛之武义无反顾。然而,国家之所以陷入一场危机,却有一段复杂的背景。烛之武是一个平凡之人,却做了一件不平凡的事。他为国家的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烛之武的成功与当时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与当时社会文化心理有不少暗合之处。 关键词:...
『
阅读全文
』...
恩惠耶?教训耶?——《烛之武退秦师》中“且君尝为晋君赐也”解(网友来稿)
[2004-10-04] [阅读次数:1757]
作者:李春良 单位:河北丰润车轴山中学 语文课本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中“且君尝为晋君赐也”解释为“您曾经给晋国君主恩惠”“为”解释为“给予”,“赐”解释为“恩惠”,此种解释欠妥当。 一从“赐”字施用范围看 “赐”是地位高的人或长辈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财物。晋国是侯国,而...
『
阅读全文
』...
《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构美(网友来稿)
[2004-09-03] [阅读次数:2377]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里的散文名篇,清人编订的《古文观止》将其收录其内,可见其价值非同寻常。它不仅语言精练简洁,生动传神,形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内容丰富复杂,包罗万相,而且情节结构、布局谋取篇也是匠心独运,堪称典范。下面我想从四个方面来探讨《烛之武退秦师》的结...
『
阅读全文
』...
左传与国语
[2004-08-26] [阅读次数:3675]
中国作家网 文章作者:文坛采编 责任编 辑:嘟嘟鱼 周平王东迁以后,至于春秋战国之际,社会急遽变化,阶级斗争复杂激烈,奴隶主贵族日趋没落,地主阶级逐渐兴起。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他们都必须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国有大事,互相赴告;会盟朝聘,史不绝书;褒善贬恶,直笔不隐。因此各国史官便自觉地积...
『
阅读全文
』...
《左传》的叙事特征
[2004-08-26] [阅读次数:4090]
《左传》叙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左传》的战争描写,全面反映了《左传》的叙事特点。《左传》一书,记录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城濮之战、崤之战、邲之战、{安革}之战、鄢陵之战等大战的描述历来被人们赞不绝口,不计其数的小战役也写得各具特色,精彩生动...
『
阅读全文
』...
《左传》的内容特色和地位
[2004-08-26] [阅读次数:2671]
《左传》是我国最早而又详细完备之编年史,共60卷,18万字。记载由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27年的史事,首列《春秋》经文,然后分条阐述,补充。另外亦保存了春秋以前的一些史事和传记。 《左传》系统地记述了当时诸候(侯)的历史,取材包括古代及当时的文献,如鲁国的《春秋》,而内容包含极广,天文历法,政治制度,...
『
阅读全文
』...
《左传》与中国古典小说
[2004-08-26] [阅读次数:1197]
第三章 中国古代小说对传统写法的突破 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商品贸易的新途径,如海外贸易等。它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更多地接触到外来的文化。这种变化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作品的内容即有所改变。比如《初刻拍案惊奇》中“倒运汉巧遇洞庭红”一卷,就是描写明季沿...
『
阅读全文
』...
《左传》与外交
[2004-08-26] [阅读次数:979]
汪澄 清朝末年,为了同列强打交道,开始派遣大使到欧美各国驻节,算是与世界接轨了。 但是当时的官僚没有几个熟悉外交事务的,他们只知四书五经的科举制义和官场礼数,既不懂外语,也不知外交礼节,还妄图自居天朝大国,要宣扬国威云云。结果当然出了不少洋相。 他们出国前藉以恶补的,就靠一...
『
阅读全文
』...
《左传》有何艺术特点
[2004-08-26] [阅读次数:7681]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相传作者是战国时鲁国史官左丘明。 《左传》一书,丰富多彩。其主要内容是记载春秋列国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及言论。另外,关于天文、鬼神、灾祥、占卜等方面,也有记载。 《左传》本是一部历史著作,却...
『
阅读全文
』...
《左传》概述
[2004-08-26] [阅读次数:2148]
扩展资料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后人将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书,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但是,《公羊传》和《谷梁传》纯用义理解释《春秋》,而《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只是后人将它与《春秋》配合后,可能做过相...
『
阅读全文
』...
《左传》是不是左丘明写的?
[2004-08-26] [阅读次数:1524]
杨善群 《左传》全名《春秋左氏传》,或称《左氏春秋》,是我国古代记述春秋时期周王与各诸侯国事迹的编年体史书。全书共有18万余字,始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四年(前464年),前后长达259年。《左传》不仅记事详备可靠,是研究春秋历史的最重要的典籍;而且文笔精练,描写生动,在文学史...
『
阅读全文
』...
《左传》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及其文化意蕴
[2004-08-26] [阅读次数:6300]
沈玉莲 【摘要】《左传》全书出现的人物,上至天子诸侯、王公卿相,下至士卒商贾、妾媵仆役,共有三千多个。女性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物群体,作者对之进行了细腻的刻画,不少人物都以其鲜明的个性、独特的面貌,活现于读者的面前。通过对这些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的分类和分析,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左丘明当时对...
『
阅读全文
』...
论《左传》“天德合一”的天命观 ——《左传》预言的本质
[2004-08-26] [阅读次数:1541]
关于《左传》“多叙鬼神之事,预言祸福之期”[1]的原因、 本质和目的,古今学者多有精见,但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以及学术研究由浅入深规律的制约,总的说尚缺少更系统深入的理论探究,对其进步意义也缺少应有的认识。现代学者多是强调神秘预言体现了作者的唯心史观。笔者认为,《左传》“所记妖祥梦卜鬼怪神奇一一响应”[2...
『
阅读全文
』...
《左传》简介
[2004-08-26] [阅读次数:10058]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