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第二单元 诗 教学设计、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 鉴赏与理解:通过分析教材经典诗歌(如《沁园春·长沙》《红烛》)及深圳元素诗歌(《荔枝树:故乡的年轮》《簕杜鹃:攀过春天的火焰》等诗歌),掌握诗歌四要素(新颖意象、真挚情感、自然节奏、精炼语言)。    2. 创作实践:以四要素为指导,完成从模仿到创新的诗歌写作,表达...
阅读全文』...

 多文本比较阅读鉴赏题满分攻略(形象异同 语言风格 表达技巧 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掌握古代诗歌多文本对比阅读鉴赏的解答技巧    教学重点 难点    准确解答古代诗歌多文本对比阅读题    【命题初探微观考情】    考势   ...
阅读全文』...

 【2025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古代诗歌阅读    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炼句    教学目标    掌握古代诗歌练字技巧。    教学重点 难点    正确鉴赏分析古达诗歌用词的妙处。    教学过程    【命题初探微观考情】 ...
阅读全文』...

 第一课时(梳理篇)    【教学目标】    1、熟悉鉴赏古诗表达技巧的基本题型和特点。    2、熟知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提高答题能力。    3、能够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的表达技巧鉴赏诗歌。    【教学重难点】    1、熟练掌握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艺术构思等相关概念...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明确“炼字”的概念以及古诗中的“炼字”对象;    2.了解诗歌鉴赏题中炼字题的考查形式;    3.指导炼字题的答题方法,归纳答题步骤和模板。    教学重点:目标3,归纳炼字题的答题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炼字的意义,学会赏析并运用。教学方法:指导方法,归纳演...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2.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一、预 学 单 (课前)    1.了解古代诗歌常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规范答题和准确答题的能力。    (2) 体味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初步领悟诗歌的内涵。    (3) 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归纳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巩固课内基础知识;    2、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3、学习这几首诗借景或借物表达情志的写法,尝试小诗创作。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
阅读全文』...

 考生必备 | 考场诗歌阅读理解方法解读    初中生语文考试满分一般为120-150分,考试时间在120-150分钟之间,在有限的时间内,除了要回答基础选择题,阅读理解题,还需要构思并写作,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考试时间相当紧张。更何况,温儒敏先生又提出要增加语文考试中的阅读量,语文考试要让15%的考生...
阅读全文』...

 杜甫诗三首    学 科 语文 年 级 高二 班 级 13/14班 授课教师 李金霞    章 节 第二单元  课题名称 《登岳阳楼》 《旅夜书怀》 《阁夜》    课 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课标要求 1、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明确考纲要求。     2、了解诗歌鉴赏(炼字型)题型,学习诗歌鉴赏(炼字型)答题模式。    (二)过程与方法:    讲练结合,重点掌握诗歌鉴赏(炼字型)答题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阅读全文』...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陈祥书    教学目的:    1、把握诗歌鉴赏的答题规范,培养诗歌鉴赏的答题能力。    2、提高自能领悟和概括能力,提升自能探索和评析水平。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高考语文中,诗歌鉴赏既是个重点,也是个...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撰写诗评(1课时)    评古诗 论今朝    任务七    【教学目标】    1.关注与品味优秀古诗词的意蕴和艺术匠心;    2.了解文学短评的写作要求;    3.运用文学短评的写作方法独立创作。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古诗词评论的基本方法,叙得精当...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吟诵诗韵(1课时)    以声达情 声情并茂    任务六    【教学目标】    1.学生在理解诗词内涵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诵文本,用表情、动作、语音语调共同演绎诗歌情感。    2.学生能够有意识区分不同诗词的情感基调和音韵节奏,表现不同思想情感的语言艺术特征。   ...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掌握并理解诗歌意象、意境。    2、完成巩固练习,提高鉴赏诗歌能力。    知识储备:    一、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许多古诗名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春色满园关不...
阅读全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朗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重难点)    能力目标,体味各首诗歌中作者所创设的意境,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    情感目标,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领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    第1课时    1.了解作者...
阅读全文』...

 主题单元概述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三千余年来,诗歌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丰富多彩,蔚为大观。在新诗的世界里,诗人们则摆脱了格律的束缚,时而低回浅唱,时而大声疾呼,创作形式更为多样,内容也更为自由。    我们所要学习的第二课所选诗歌,有闻一多的《红烛》、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
阅读全文』...

 主题单元概述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三千余年来,诗歌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丰富多彩,蔚为大观。在新诗的世界里,诗人们则摆脱了格律的束缚,时而低回浅唱,时而大声疾呼,创作形式更为多样,内容也更为自由。    我们所要学习的第二课所选诗歌,有闻一多的《红烛》、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
阅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历来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誉。我国诗歌著称于世,自《诗经》以来,作品浩若烟海,博大精深,透出了我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炽烈的情感和杰出的智慧,遨游于诗海,其乐无穷。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近诗歌,学习写诗歌。    ...
阅读全文』...

 精彩开篇词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在课外已经接触了不少优秀的古代诗词,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四首古代诗词,领会古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
阅读全文』...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2.能准确地、规范的答题    二、教学过程    (一)知识归纳    人物形象的类型    人物形象分两类,第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
阅读全文』...

 一、学导结合  (一)什么是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
阅读全文』...

 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    二、教学过 程:    (一) 导入,展示风景图片。  我们生活在世上,也可说生活在“景”中,四时变化,雨雪风云,草木荣枯,鱼虫出没,无不直接或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和情感。秋风肃杀,万物凋零,树叶纷落,常常使人产生悲伤的情绪;春风和煦,百花盛开,翠...
阅读全文』...

 薛艳    【课题名称】古代诗歌形象鉴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语文高考古诗词鉴赏所涉及的形象类题目。   2.培养学生正确感受、分析古诗词中各种形象的能力,能准确归纳、概括古代诗歌形象的特点,并运用相关知识正确解答形象类诗歌鉴赏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
阅读全文』...

 苏长勇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表达技巧的范畴与内涵。  2.明确高考试题有关考查表达技巧的命题特点。  3.掌握试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学习重点  1.了解诗歌表达技巧的范畴与内涵。  2.明确高考试题有关考查表达技巧的命题特点。  课时数 3 课时  考点阐释  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
阅读全文』...

 周彩琴    【考点精讲】    一、评价思想内容    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    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阅读全文』...

 讲目标    1.了解高考古代诗歌阅读形象与思想情感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    2.掌握高考古代诗歌阅读形象与思想情感类试题答题技巧。    讲考点    ☆考点一:诗歌中的形象    【高考典例】    1、【2018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醉中...
阅读全文』...

 课题  古代诗歌五首 使用时间    主备人  审核人  班级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2. 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3....
阅读全文』...

 第五单元    20 古代诗歌五首    学习目标    1.熟读诗歌,了解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五首古诗。    2.品味字句,研读赏析,学习诗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3.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以及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
阅读全文』...

 20.古代诗歌五首    编写者:吴筱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登幽州台歌》 《己亥杂诗》,能背诵、默写两首诗。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相关链接】    一、走近作者 ...
阅读全文』...

 20 古代诗歌五首    01  积累运用    【课前预习】    1.字词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chuàng(怆)然    tì(涕)下    岱宗(dài)    决眦(zì) 鸡豚(tún) &nbs...
阅读全文』...

 知识链接:    1、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居山阴(今绍兴)镜湖之三山村。这道诗作于次年春。诗中生动地描写了农村淳朴的习俗和美丽的自然 风光,表现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真...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中心句,鉴赏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陶冶情操,树立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中心句,鉴赏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    学情...
阅读全文』...

 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    品析、背诵经典诗歌,学习诗歌凝练的语言。    2.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解诗歌大意,学会品读诗歌。    3.审美鉴赏与创造    感受诗歌中意蕴深刻的句子,分析其丰富内涵。    4.文化传承与理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尝试窥探中国古典...
阅读全文』...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加深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诗歌蕴含的哲理。...
阅读全文』...

 20 古代诗歌五首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3.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学会赏析诗歌,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第1课时 《登幽州台歌》 《望岳》 《登飞...
阅读全文』...

 一、陆游简介    陆游(1125-1210),南宋伟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现浙江省绍兴市)人,做过宝章阁待制。幼年时正当金兵向南入侵,随家逃难,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年时期,曾到四川、陕西一带,参加军队生活,前后九年,进一步激发了爱国激情,对他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由于他坚决主张抗战,政...
阅读全文』...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走进唐诗,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 。我 们 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     用眼睛去读,用心灵去读,用人生去读。永远的唐诗,永远也读不尽…...
阅读全文』...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龚自珍纪念馆    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龚自珍其人    (1792--1841) 清思想家、文学家。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官礼部主事。学务博览,重经世济民。主张从事政治和经济改革,以解决当时日益深入的社会危机,并热切要求抵抗资本主义...
阅读全文』...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请欣赏:飞来峰    我国共有四川龙门、江苏、杭州、浙江绍兴、安徽五处此景观。    本诗中的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即浙江绍兴城外 的宝林山,唐宋时期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从东武县飞来,故因此而得名。 飞来峰宋有王安石题诗 《登飞...
阅读全文』...

 一、朗读指导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朗读节奏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
阅读全文』...

 20 古代诗歌五首    1.登幽州台歌    教学目标:    1.体味诗的阔大苍凉的意境之美    2.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    3.诗人的形象    教学过程:    导语:千金市骨。燕昭王成为明君圣主的代表,黄金台也 成了明君圣主礼遇贤才的象征。此后,有多少怀才不遇的文...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趣。       2.了解诗歌情景交...
阅读全文』...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    虞 美 人    秦 观[注]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 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
阅读全文』...

 专题七必考古诗歌阅读(11分)——选择题5分不能少,主观题拿满6分堪称高    “变题型”“降难度”“扩广度”是2017年全国卷古诗歌阅读命题的新变化,变题型——采用“1客观(5选2,选不正确两项)+1主观”的形式;降难度——加入选择题,使得诗歌的提示信息更丰富;扩广度——5选2客观选择题的设置,使得考点覆盖...
阅读全文』...

 【学案略语】    “评价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在古诗鉴赏中是一个必考点。在高考命题实践中,真正的“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题很少见,通常是要求考生回答“表达了什么思想”“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这类“是什么”的问题,它考查的重点在于根据诗句内容读懂诗歌。    1.(2016•...
阅读全文』...

 【学案略语】     对古诗表达技巧的考查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点,也是考生复习时的难点。难在第一步——准确判断所用的表达技巧。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篇章结构,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表达技巧是一个复杂的知识网络,...
阅读全文』...

 【学案略语】    鉴赏诗歌的语言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古人评诗时常用“炼字”之法。所谓“炼字”,往往是 指抓住整首诗或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或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或某句的字词,对诗歌进行分析鉴赏。从历年的高考古诗词鉴赏题来看,炼字赏析题因其命题角...
阅读全文』...

 专题三 古代诗歌鉴赏    学案5 突破三类形象鉴赏题    【学案略语】    本学案主要帮助考生突破诗歌的三类形象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要把握诗歌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分析、判断它们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1.(2016...
阅读全文』...

 学案6 准确定“调”,对“调”分析——把握思想感情题之要诀    学案引语 思想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把握诗歌的思想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其设问角度有二:概括式,要求直接答出思想感情;分析式,不仅要求答出思想感情,还要进行分析。无论哪种角度,准确把握其感情基调是其核心,“调”定准了,才能对“调”...
阅读全文』...

 》点此浏览本课其他备课参考资料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