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第五单元 整本 教学设计、导学案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学生展示其阅读成果并对其做读书笔记方法予以指导。     思维发展与提升    指导学生关注作者研究思路;注意作者从调查材料到形成结论的过程,获得研究社会性问题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    引导学生学与思结合,用《乡土中国》的理论解...
阅读全文』...

 《乡土中国》精读指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指导学生掌握批注阅读法;把握传统文化类学术著作专题研读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    引导深入阅读《乡土中国》,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引导阅读整本...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分析框架结构,把握其内在联系;梳理整本书内容。    2.辨析、比较文中成对概念。    3.分析本书中的论证方法,体会语言表达特色。    一 归纳全书结构,把握内在联系    1.回顾全书,归纳整理全书的基本内容和概念。    章节标题 论述重点 ...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理解“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等关键概念的内涵。    2.对中国社会“无为而治”“长老统治”的特点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整体要求    读进去(读懂):    ①梳理各章内容(主旨、层意、概念)     ②理清各章关联     读出来(审...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理解“礼治秩序”这一概念的内涵,对“礼治秩序”与“无讼现象”的深远影响有充分的认识。    2.在阅读过程中形成问题意识,能明确列出自己在阅读中的疑惑,尝试多种途径破解疑惑。    3.在讨论疑惑的过程中深化自己对《乡土中国》文本内容及论证方法的新发现,能用警句来概括自己...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理解家、国、天下三者的伦常关系在社会学上的意义。    2.在对家庭、家族、男女有别的评价中培养批判性思维。     3.掌握形象生动的比喻论证。    整体要求    读进去(读懂):    ①梳理各章内容(主旨、层意、概念)     ②理清各章关联&nbs...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梳理前三章内在关联,并总结文章梳理的基本方法。    2.理解乡土社会“生于斯、死于斯”形成原因,以及它带来的深远影响。    3.对比阅读,深入理解“文字下乡难”的多层次原因,并树立独立思考的意识。    整体要求    读进去(读懂):    ①梳理各章内容(主...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和步骤。    2.阅读《乡土中国》“重刊序言”“后记”及目录,初识全书内容。    教学过程    【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字彝江。祖籍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1936年赴英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五步阅读法;初步了解《乡土中国》相关信息;把握传统文化类学术著作专题研读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    探讨整本书阅读方法探究;总结研读方法,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审...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理解“时势权力”“血缘社会”“地缘社会”“注释”“功能”等关键概念的内涵。    2.对“乡土社会”的变迁及今后走向有初步的了解,对当下中国乡村建设能有自己的见解。    3.注重书本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经验的结合,联系当下社会变迁来理解书中的理论。    整体要求   ...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梳理《家族》《男女有别》两章内在关联,提高文本梳理能力。    2.对比阅读,深入理解乡土社会家庭内部结构和感情定向特点,提升思辨能力。    整体要求    读进去(读懂):    ①梳理各章内容(主旨、层意、概念)     ②理清各章关联     读...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 把握三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主要概念和核心观点。    2. 把握三篇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    3. 初步掌握阅读学术著作的基本方法。    4. 能联系现实生活理解乡土社会的特征,认识其意义。    课前学习任务    预习《乡土中国》前三章的内容...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通过略读,初步了解两篇文章各自的中心内容及本部分的核心问题。    通过细读,准确把握本部分核心概念及概念间的联系,并能在整本书阅读的体系中定位最后五篇文章中出现的核心概念。    联系当下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费孝通先生的论述,探究从乡土中国到现代社会的转变。    课前...
阅读全文』...

 第1课时 《乡土中国》导读课    学习目标    1.激发阅读《乡土中国》的兴趣。    2.了解《乡土中国》的作者、成书背景、框架架构与价值。    3.初步掌握浏览、粗读等阅读方法。    自主预习    1.课前自读《重刊序言》和《后记》,做读书笔记。可以评点文中写得精彩的词句,也可...
阅读全文』...

 教材分析    《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是建立在“熟悉”的基础上,分别从乡土社会在空间上和时间上不需要文字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的,共同体现了乡土社会的文化特点。学习时要把握这两篇文章在内容上的紧密关联,学会梳理文章脉络,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对文本进行精细化阅读和整体把握。    学习目标...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作品章节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社会学类著作阅读的经验与方法。    2.通过解读作品,了解中国基层社会,鼓励学生个性化感受和创造性解读。    3.培养质疑探究的批判思维能力,迁移现代社会与持续思考。    【核心素养】    能建构各章节的逻辑关系...
阅读全文』...

 【单元导读】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该任务的设置,旨在通过阅读整本书,学习不同类型书籍的阅读方法,积累阅读正本书的经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拓宽阅读视野,我们将终身受益。    这一单元阅读学术著作《乡土中国》。书中所写的“乡土中国”,“...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明确乡土社会“家族”的功能。    2.理解西洋家庭和中国乡土社会家庭的特点。    3.识记“阿波罗式”“浮士德式”文化模式,理解《男女有别》的主旨。    【重、难点】    1.理解西洋家庭和中国乡土社会家庭的特点。    2.识记“阿波罗式”“浮士德式”文化模...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识记团体格局、差序格局、个人主义、自我主义等核心概念,理解作者观点。    2.掌握本章所用的论证方法及“差序格局”这一概念在文章中形成的过程。    【重、难点】    掌握本章所用的论证方法及“差序格局”这一概念在文章中形成的过程。    【导学流程】   ...
阅读全文』...

 第一章:《乡土本色》    【学习任务一】:阅读《乡土本色》,圈画出文本的关键词语,并对下面的概念进行解释。    地方性    礼俗社会    法理社会    熟悉社会    【学习任务二】: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乡土本色》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乡土本色》: &n...
阅读全文』...

 一、分课时学习目标    1.理解乡土社会礼治秩序的系列表象及其根源。    2.意识到两章与前章的关系。    二、课堂探究    1.“礼治”“法治”的根本差别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礼治秩序》第8段,为“礼”作一名词解释。 ...
阅读全文』...

 一、分课时学习目标    1.通读两章,思考两章观点之间的区别及与第一章的关系,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表达。    2.归纳总结作者对文字下乡所持态度以及持这种态度的原因。    二、知识准备    格兰亨姆公律    也译作“格雷沙姆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法则。在生活中,不少人总是把新的钱...
阅读全文』...

 一、分课时学习目标    1.通读两章,思考两章观点之间的区别及与第一章的关系,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表达。    2.归纳总结作者对文字下乡所持态度以及持这种态度的原因。    二、知识准备    1.《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全文以作者青年时...
阅读全文』...

 一、总学习目标    1.通读全书,根据学程提示精读部分章节。    2.梳理概念的内涵和发生。    3.积累素材。(形式可自行选择,专用的本子、卡片、电子文档等,可应对检查即可)    4.梳理全书的思路。    二、知识准备    1.费孝通    费孝通(1910.11.2-2005.4.24),江...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 阅读《乡土中国》全书,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增进对农村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理解。    2. 掌握先“粗”后“细”的学术著作阅读方法。    3. 抓住书中的关键概念,理解作者的学术观点。    4. 学会用创作思维导图的方法来理清《乡土中国》的知识...
阅读全文』...

 【学习情境与任务】    中国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费孝通先生,留给我们丰富的社会学研究成果。他的家乡江苏吴江在他曾二十六次考察访问的江村设立了费孝通纪念馆。纪念馆主要围绕“差序格局”“志在富民”“文化自觉”三个主题词布展,以图片和实物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观性和教育性,但这种展出方式较难激起...
阅读全文』...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乡土中国》的第6——7章。    二、教师布置任务:    1.学生认真自读这两章;    2.读完后,请梳理本章的逻辑关系。    三、学生暂停播放键,独自完成逻辑关系的书写。    四、教师回应刚才布置的任务:    第六章 ...
阅读全文』...

 整本书阅读是个难点,《乡土中国》看似很薄,实则很难,内容和城市的孩子又有距离。目前所见的整本书阅读,有的是单篇课文上法的扩展版。要打通了上,很考验人。    一、单元学习流程及设计意图    《乡土中国》的单元任务如下:任务1:抓住核心概念,理解作者观点任务2:分析整体框架,把握知识体系任务...
阅读全文』...

 同学们好!在上一节导读课中,我们初步介绍了学术著作的阅读方法。这节课,我们就以全书的第一个部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为例,一起来实践一下,开启我们的学术阅读之旅,走进《乡土中国》。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翻开第一篇文章《乡土本色》,同学们会看到,全书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
阅读全文』...

 同学们好!非常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研究《乡土中国》这本书里和“权力结构”相关的问题。这节课,我们要一起阅读和分析三篇文章,它们分别是:《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    在开始阅读前,我们首先来思考两个问题:    1. 我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中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
阅读全文』...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乡土中国》的第4——5章。    二、教师布置任务:    1.学生认真自读这两章;    2.读完后,请梳理本章的逻辑关系。    三、学生暂停播放键,独自完成逻辑关系的书写。    四、教师回应刚才布置的任务:    第四章《差序格局》...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阅读序言与后记,了解费孝通的学术成就及社会贡献,感受作者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学术精神。      2.宏观把握《乡土中国》一书的内容主旨,并对社会学有初步了解。      3.基本了解阅读《乡土中国》的意义与方法,明确整本书阅读的阶段任务。      【学习准备】 ...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理解“礼治秩序”这一概念的内涵,对“礼治秩序”与“无讼现象”的深远影响有充分的认识。      2.在阅读过程中形成问题意识,能明确列出自己的阅读中的疑惑,尝试多种途径破解疑惑。      3.在讨论疑惑的过程中深化自己对《乡土中国》文本内容以及论证方法有新的发现,...
阅读全文』...

 【单元导读】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该任务的设置,旨在通过阅读整本书,学习不同类型书籍的阅读方法,积累阅读正本书的经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拓宽阅读视野,我们将终身受益。    这一单元阅读学术著作《乡土中国》。书中所写的“乡土中国”,“...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多维度查证比较,辨析家、家庭、家族、氏族等相关概念在内涵外延上的细微差别,了解中西家庭观念的差异;      2.对比阅读,深入理解乡土社会家庭内部结构和感情定向特点,提升思辨能力。      【学习准备】      1.教师收集并分析第四课时“学习任务单”。 ...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梳理《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两章内在关联,提高文本梳理能力;      2.深入理解“差序格局”形成的多重原因,理解“差序格局”给社会道德建设带来的深远影响;      3.学以致用,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该如何防范“以权谋私”现象的发生。      【学习准备...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理解“时势权力”、“血缘社会”、“地缘社会”“注释”、“功能”等关键概念的内涵。      2.对“乡土社会”的变迁及今后走向有初步的了解,对当下中国乡村建设能有自己的见解。      3.注重书本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经验的结合,联系自己对当下社会变迁来理解书中的理论...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理解“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等关键概念的内涵。      2.对中国社会“无为而治”、“长老统治”的特点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3.了解批判性阅读的大体进程,运用批判性阅读方法来检验《无为而治》一篇的论证分析。      【学习准备】   ...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提炼前三篇文章的核心观点与关键概念,梳理三篇文章间的内在关联,并总结文章梳理的基本方法。      2.理解乡土社会“生于斯、死于斯”形成原因以及它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3.对比阅读,深入理解“文字下乡难”多层次原因,并树立独立思考的意识。      【学...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了解主题阅读的基本流程及关键因素,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议题对《乡土中国》展开主题阅读,形成独到思考。      2.了解撰写读书报告的意义及注意要点,将自己在主题阅读过程中形成的思考写成读书报告。      3.借主题阅读及读书报告的写作深化对《乡土中国》一书的宏观理解...
阅读全文』...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阅读《乡土中国》品味语言,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梳理全书内容,理解《乡土中国》的主旨,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掌握整本阅读《乡土中国》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引导学生认识文学作品的解...
阅读全文』...

 【教学设想】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全文分为14章,各章内容关联密切,又相对独立。各章内在逻辑关系如何,学界看法不一。笔者根据学者陈心想的观点,将本书划分为六部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接受水平,本课时截取全书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作为教学内容来...
阅读全文』...

 设计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作为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
阅读全文』...

 整本书阅读教学对传统的语文课堂提出了挑战。众所周知,一堂课是有时间限制的,所解决的问题只能是几个甚至一个。单篇课文的容量有限,和课堂教学的时长及授课方式都相匹配,比较容易讲透。而整本书则内容宏富,课堂教学中试图做到面面俱到绝无可能。想要以一堂课撬动整本书,就必须要找到可以带动“面”的几个“点”...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明确乡土社会“家族”的功能。    2.理解西洋家庭和中国乡土社会家庭的特点。    3.识记“阿波罗式”“浮士德式”文化模式,理解《男女有别》的主旨。    【重、难点】    1.理解西洋家庭和中国乡土社会家庭的特点。    2.识记“阿波罗式”“浮士德式”文化模...
阅读全文』...

 ■ 课堂定位  学术著作类“整本书”阅读课程,既不同于一般的阅读课,不能像常规阅读一样教师单纯地讲,又不同于单一的活动课程,只让学生完成一个活动任务即可。《乡土中国》作为学术著作教学,我们统筹安排5个课时,合理推进阅读。本节课是第5课时。《乡土中国》作为学术著作,高中生吃透整本书真不容易,所以阅读方法...
阅读全文』...

 ■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第四课时,在前面,学生已经通过三课时的学习,对整本书进行了比较具体的学习,包括概念理解,逻辑思路梳理,重点问题分析讨论。学生前期对本书的掌握是否扎实,对本课有着重要影响,本课时的研学建立在前三课时学习内容的基础上。  ■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本书...
阅读全文』...

 ■ 学习目标  1.了解时代背景,客观评判书中对比分析的方法。  2.理解“差序格局”这一关键概念及其学术价值。  3.运用分析阅读的方法对书中观点进行辩证评析。  ■ 学习过程  (一)背景与立场  费孝通先生写作《乡土中国》是有一个大的写作背景的。这个背景在这本书的十四篇中时时浮现。  学习任务...
阅读全文』...

 ■ 课堂价值定位  这堂课应在第一节“感受乡土,初识著作”课之后三天至一周左右。不宜太过接近,更不宜相隔太远。要在保持学生的学习热度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整体认知,确保学生能够抓住核心概念,并厘清概念、章节之间的关系。  课堂内容选择不宜过于深入,应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希望通过这堂课课收集、发现学...
阅读全文』...

 ■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重刊序言》和《后记》,了解《乡土中国》的作者和成书。  2.通过与文学作品的目录比对,了解学术概念的不同,进而感受学术著作的内容。  3.通过讨论思考,总结学习《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  ■ 学习重难点  1.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学术概念的不同。  2.通过思考,总结表达学习《...
阅读全文』...

 》点此浏览本课其他备课参考资料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