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唐诗三百首 教案 教学设计、导学案

 10《三峡》教案    学习目标:    1.抓关键词句,梳理文章结构并概括三峡的景物特点。(重点)    2.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节奏和韵味,感受本文字词凝练、意蕴丰富的特点。(难点)    教学方法:1.朗读法:2、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 (1)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    (2) 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 。    2.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喜爱。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2、体会诗歌的意境。...
阅读全文』...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背诵诗歌。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 野 望 》    一.作者简介:   ...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理解名句的含义,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掌握诗歌的朗读节奏。    3、掌握诗歌涉及的文学常识,搜集与作者、作品有关的资料,了解背景,提高文化素养。    学习重难点:   ...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情感及蕴含的哲理,朗读并背诵。    2.品味诗句,学习使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3.感悟诗人远大抱负,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爱国热情    【学习重难点】    1.梳理学习品析诗句,掌握诗歌...
阅读全文』...

 预习目标:    1.学习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和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2.培养初步鉴赏唐宋诗词的能力。      3.体会诗人寄情山水的感情和追求高洁的人格志向。    我的预习任务:    一、自主预习,我积累:    (一)阅读下面的资料,了解文本的有关知识:    1.王绩(约5...
阅读全文』...

 野望    一 了解作者    王绩(585~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初诗人。王绩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弟弟。除一度作过六合县丞、太乐丞等卑职外,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自比嵇康、阮籍、刘伶和陶渊明。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的思想...
阅读全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学习目标】    1.结合注释初步了解诗歌,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2.朗诵本诗,体会本诗的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
阅读全文』...

 走近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后世称杜少陵。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诗作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
阅读全文』...

 24唐诗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2.了解两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3.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
阅读全文』...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    2.了解两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
阅读全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教学目标    l.理清诗歌思路,读懂诗歌内容。    2.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对比写法。    3.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l.理清诗歌思路,读懂诗歌内容。    2.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对比写法。    难点...
阅读全文』...

 24 唐诗二首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一首首诗歌,脍炙人口,我们朗诵着诗歌长大,我们品味着诗歌行走,我们书写着诗歌成长。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课文。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热爱祖国...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感受古代诗歌艺术的魅力。    重难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阅读全文』...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    2.了解两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
阅读全文』...

 第24课 唐诗二首    【导学目标】    1.了解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感受诗歌意境,学习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感受诗人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4.品味描写外貌和刻画心理的诗句。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课时计划】    ...
阅读全文』...

 卖炭翁/白居易    一、新课导入    播放 【作者作品】《白居易》导入。    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 一首“为事” 所做的诗歌——《卖炭翁》。这首叙事诗是白居易讽喻诗中杰出的诗篇。《卖炭翁》一诗在题下用小序“苦宫市也”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宫市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来反...
阅读全文』...

 第一课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编写者:陈顺英 责任编辑:朱辉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及关于“歌”的体裁。    2、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文意,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3、揣摩诗歌语言,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
阅读全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学习目标】    1.结合注释初步了解诗歌,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2.朗...
阅读全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的内容。    2.感受唐诗的韵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在诵读的基础上,借助相关工具书,学会鉴赏诗歌,领会诗歌所表达的中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关心他人、爱...
阅读全文』...

 第1课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诵读并默写本诗。    2.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文章语言,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4.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    一、导入新课 ...
阅读全文』...

 八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    课题: 12唐诗五首 (第 1 课时)    主备人:李晓慧 审核人:初二集备组 授课人: 备课时间:2017.8.30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阅读全文』...

 12 唐诗五首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五首诗,感受律诗的格律之美。    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了解五首诗的写作背景及思想感情。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阅读全文』...

 课题:12.《唐诗五首》    课型:新授课 计划课时:2个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    3...
阅读全文』...

 一、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3.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二)学习重点    背诵诗歌,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
阅读全文』...

 一、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3.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二)学习重点    背诵诗歌,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
阅读全文』...

 一、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流畅、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2.抓画面感,体味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美。    3.理解诗人写诗背景,感受诗人前后变化,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二)学习重点    理解诗人写诗背景,感受诗人前后变化,培养学生乐观...
阅读全文』...

 一、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2.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意境。    3.在赏析基础上,体会诗中的情感。    (二)学习重点    背诵诗歌,激发学生想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名胜山水的思想。    (三)预习导学    1.资料链接   ...
阅读全文』...

 一、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背诵诗歌,感知诗歌内容,感悟诗意境。    2.品析诗的语言,读出诗人的情怀,学习本诗借景抒情的写法。    (二)学习重点    背诵诗歌,激发学生想像,学习本诗借景抒情的写法。    (三)预习导学    1.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阅读全文』...

 课题:12.《唐诗五首》    课型:新授课 计划课时:2个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   ...
阅读全文』...

 教学目的    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背诵五首诗。    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时: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野望》《黄鹤楼》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背诵五首诗。    2.了解《野望》《黄鹤楼》的思想内容,...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一些律诗的常识。    2.了解诗歌朗读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读诗歌的语言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情味,领悟其意境。    4.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5.通过朗读、背诵、赏析、创新、写作激发...
阅读全文』...

 精彩开篇词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诗五首》,去感受古典诗歌独特的魅力,品析古代诗人留给我们的精神美餐。 ...
阅读全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五首诗歌创作的不同背景和不同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情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情感态度...
阅读全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学习鉴赏律诗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格律美。    2.在分析品味诗歌语言的过程中,提高鉴赏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阅读全文』...

 教师寄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    预 习 案    【知识链接】    一、走近作者    崔颢(704—754),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人,著名诗人。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
阅读全文』...

 12 唐诗五首    【导学目标】     1.反复诵读并默写这五首诗。    2.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感受古代诗歌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课时 赏读《野望》《黄鹤楼》《使...
阅读全文』...

 知识与技能    1.深入体会古诗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把握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    1.诵读中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通过设疑、点拨、讨论、写作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
阅读全文』...

 《钱塘湖春行》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七年级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同学们还记得吗?大家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作补充),今天我们 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
阅读全文』...

 【导学目标】     1.反复诵读并默写这五首诗。    2.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感受古代诗歌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课时 赏读《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    学生...
阅读全文』...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一、教学目的  通过诵读,感受诗人感情的起伏跌宕、腾踔跳跃,体会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与烦忧。  二、教学方法  诵读与感悟相结合,以读引悟,以悟助读。借助歌曲、图画等加深对诗作的理解与感悟。  三、预习要求  1.根据注释理解诗作以及诗中的典故。  2.查找资料,了解李白...
阅读全文』...

 一、导入  介绍作者导入: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省宜阳县西)人。他是唐代中期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年少时在诗歌创作上就已有成就。有“诗鬼”之称。李贺21岁时,因父亲的名字“晋肃”在当时犯讳,所以不准他应考进士。他只做过三年奉礼郎小官,辞官后心情一直抑郁不平。27岁就去世了。李贺的诗歌...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人生平及相关文学常识。  2. 背诵诗歌。  3.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中的哲理、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中的哲理、诗人的情感。  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阅读全文』...

 教学内容:《望岳》  一、导入  介绍泰山:  1.展示泰山图片。  “天下第一山”的美誉,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古称东岳,又称岱岳,被尊为五岳之首。自古有许多吟诵泰山的诗作,而以杜甫的这首《望岳》最为著名,因此被刻于碑碣,立于山麓。  教师可补充;  五岳是远古...
阅读全文』...

 一、导入  唐代诗人李绅曾写了三首《悯农》诗,其中第三首是这样写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读罢诗句,我们不免要省思,四海无闲田,又秋收万颗子,农夫却犹饿死,那么他们辛苦劳作,收获的粮食又到哪里去了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起寻找答案。  ...
阅读全文』...

 1理清结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次北固山下》    《使至塞上》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语言特色: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五言律诗,双句押韵,三四五六句对仗,诗中景、情、理浑然一体。  (2)《次北固山下》中最精彩的是三四五六句的对仗:“潮平两岸阔,风...
阅读全文』...

 译文  前面看不到古代知人善任的君王,后面又看不到举贤授能的贤君。  想到天地是那样永久长远,独个儿流下了悲伤的眼泪。  赏析  这首诗,是古今一致公认的名篇。  “前不见古人”一句五个字,但却包括了燕昭王在内的许多古代贤王,他 们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大约怎么也不会任用像武攸宜...
阅读全文』...

 一、导入  “一年这计在于春,一年之景始于春”,吟诵春的诗歌很多,今天我就来学习一首。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韩愈(768-824 ),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当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 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倡导古文...
阅读全文』...

 一、导入  古人常常将月融入笔端。或望月怀远,或借月抒怀,或遥寄相思……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感受一下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笔下的明月寄托了怎样的情怀。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李白(701~ 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先世在隋末因罪徙居中亚 ...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 提高朗读能力,背诵累积诗歌。  2. 以朗读中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3. 理 解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送杜...
阅读全文』...

 》点此浏览本课其他备课参考资料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