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为政以德 备课 备课参考资料
2022届浙江高考三轮冲刺《论语》知识点精解
[2022-05-20] [阅读次数:154]
考点: 1.《论语》中有关“识人方法”的解读 2.《论语》中有关“义利观”“贫富观”的解读 3.“识人方法” 4.不同角度:——“正确择友”与“培养自我的德行” 【考点示例】 一、《论语》中有关“识人方法”的解读 【1】名人效应辨人 示例 ...
『
阅读全文
』...
《梦想奋斗,青春成长,责任使命,自律自省,道德修养,坚持奋进》作文导写
[2022-03-04] [阅读次数:309]
主题一:梦想奋斗 1.每次归程,都是为了更好出发;每次停歇,都是为了积攒力量。——《带上温暖,继续拼搏》 2.生活的真谛从来都不在别处,就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奋斗里。——《生活的真谛在点滴奋斗中》 3.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
阅读全文
』...
2022届浙江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论语》考点解读与历年真题训练
[2021-12-24] [阅读次数:333]
考点: 1.(2009浙江)《诲人不倦》 2.(2010浙江)《君子之风》 3.(2011浙江)《为政以德》 4.(2012浙江)《仁者爱人》 5.(2013浙江)《诲人不倦》《君子之风》 6.(2014浙江)《周而不比》 7.(2015浙江)《孟子》 8.(2016浙江)《墨...
『
阅读全文
』...
2021届上海宝山区高三一模作文《本真的人格与道德规范内化》范文五篇
[2021-12-15] [阅读次数:2647]
2021届上海宝山区高三一模作文题: 社会生活中,本真的人格受到许多赞美,这是否意味着把道德规范内化就不再是完美人格了呢?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本真诚可贵,道德价更高(66 分) 社会生活中,人往往会被不可避免地置于不同...
『
阅读全文
』...
2022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之崇德向善德行天下
[2021-12-14] [阅读次数:2144]
一、道德模范相关阐释 1.道德含义: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在中国古籍中,最早是把“道”与“德”两个词分开使用的。“道”表示道路,以后。“道德”一词起源于《道德经》,在拉丁语的“摩里斯”(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引申其义,也有规则,规范,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等含义。 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
『
阅读全文
』...
老子《道德经》核心思想深入解读(教师随笔)
[2021-09-16] [阅读次数:1263]
老子《道德经》思想的核心是朴素辩证法—— 1)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2)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3)在修身方面,老子强调“谦虚”““不争”“柔弱”“知足”等。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道本思想—— 老子思...
『
阅读全文
』...
无为而无不为——温儒敏解读乡土中国(九)无为政治
[2021-09-05] [阅读次数:642]
【作品简介】 《乡土中国》根据当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讲的“乡村社会学”的课程讲义整理而成,于1948年首次出版。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无为政治》选自第十章,本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基层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 ...
『
阅读全文
』...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五章《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导读
[2021-07-21] [阅读次数:1604]
【本篇导读】 继上一篇对中国社会差序格局与西洋社会团体格局的讨论,本篇专就两种社会结构引发的不同道德体系进行了论述。作者指出,差序格局社会的道德基本观念建筑在以已为中心的私人联系里,而团体格局的社会(西洋社会)的道德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 由此,前者的道德体系特征为...
『
阅读全文
』...
高三作文审题十一周周练:人品与责任、辩证看待事物、创新与幸福、逆境与道德底线、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2020-12-06] [阅读次数:444]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陈祥书 审题材料 (一)1972年,尼克松竞选总统连任。因他第一任期政绩斐然,故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然而,尼克松本人却担心失败。于是,他指派手下潜入竞选对手总部的水门饭店,在对手办公室安装了窃听器。事发之后,他又连连阻止调查,推卸责任...
『
阅读全文
』...
2020高三第十周作文审题专练:敢于冒险、恪守商业道德、正确的择业观
[2020-11-19] [阅读次数:292]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陈祥书 第十周 审题材料: (一)有一天,有人问一个农夫:“你是不是种了麦子?”农夫回答:“没有,我担心天不下雨,会遭到旱灾。”那个人又问:“那你种棉花了吗?”农夫说:“没有,我害怕会有虫子,被虫蛀了。”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说:“什么也没...
『
阅读全文
』...
《道德经》八大思维天地辽阔路宽广(作文素材)
[2020-09-05] [阅读次数:425]
《道德经》在中国历史上,可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本经书,虽然只有寥寥数千字,其中的思维却启悟着无数的后人,成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一大特色。 而在经书中有8大思维,如果能有所体会的话,对于人生也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1、对立统一的思维 老子认为:高下、美丑、前后、祸福这些都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甚至...
『
阅读全文
』...
高中选读课《论语》选读重点词句汇编整理
[2020-06-15] [阅读次数:805]
为政以德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民免而无耻 敬事而信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临之以庄,则敬...
『
阅读全文
』...
2020年高考作文疫情素材:道德修养与科技文化
[2020-05-22] [阅读次数:473]
2019年4月25日,买家黄小姐在李先生的淘宝店购买18件衣服,价值4600余元。5月5日下午,这位顾客突然以“不喜欢”为由,发起退货请求,要求18件衣服全部退货。觉得有些奇怪的李先生随后加了黄小姐微信,想问问对方为什么要求全部退货,没想到在黄小姐的朋友圈中,他看到对方穿着自家店的服装在五一期间和朋友去了西藏...
『
阅读全文
』...
2020年高考作文热点押题范文:科学与道德
[2020-05-10] [阅读次数:208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2009年H1N1病毒流行,被称为“猪流感”,埃及因此宰杀了全国的猪,引发当地食用猪肉的科普特人抗议。事实上,这一疾病人际传播,并不是通过猪。 (2)2015年的MERS,因为命名为“中东呼吸道综合症”,导致了外部世界对中东居民的歧视现象。 (3)2月8...
『
阅读全文
』...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指定背诵古诗文篇目(含《论语》选读)
[2020-04-10] [阅读次数:1786]
必修一到必修五古文背诵篇目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阅读全文
』...
掌握思想,内引外联——传统文化经典(《论语》)简答题指导(高考复习)
[2020-04-07] [阅读次数:463]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是浙江卷的特色板块。考生经过选修学习及一轮复习,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思想内涵有所积累,对这种题型有所掌握,但在做题过程中,存在着对所给材料中的思想内涵理解不准、把握不透及缺少一定的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评价能力等问题。解决之道还是在深入理解材料的思想观点尤其是《论语》选段的观点态度上狠下...
『
阅读全文
』...
《论语》选读之曾子(曾参)简介
[2020-02-19] [阅读次数:1877]
宗圣曾子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曾子师从孔子,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
『
阅读全文
』...
《论语》选读之子路简介
[2020-02-19] [阅读次数:493]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时期鲁国卞人,即今山东平邑县仲村(据裴骃《史记》集解引徐广《尸子》说)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仲由除学六艺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他敢于对孔子提出批评,勇于改正错误,深得孔子器重。孔子称赞说:“子路...
『
阅读全文
』...
《论语》选读之子贡简介
[2020-02-19] [阅读次数:1673]
孔子一生行不言之教,门下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其中子贡是最富有的人,也成为最早的儒商,由于其名赐复姓端木的缘故,端木生涯便和陶朱事业一起成为商业的别称。子贡也被誉为商业鼻祖,成为商人顶礼膜拜的圣人。 那么子贡身上有什么特质使其在孔子“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
阅读全文
』...
《论语》选读之颜回简介
[2020-02-19] [阅读次数:637]
颜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亦颜渊, 孔子最得意弟子。《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雍也》)。不幸早死。...
『
阅读全文
』...
《论语》选读之冉有、闵子骞、宰予简介
[2020-02-19] [阅读次数:895]
冉求(前522-?),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陶(今山东省定陶县冉堌镇冉堌集)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中国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前484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
『
阅读全文
』...
《论语》选读各章主要思想归纳
[2020-02-19] [阅读次数:2178]
一、“为政以德”重要思想陈述 (1)“为政以德”是对执政者的素养、执政的方法提出的要求。要求执政者实行“仁政”:A以民为本,对百姓不能过分地压迫剥削,应在富民的同时教化百姓;B执政者应用自身的德行给百姓作示范,建立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稳定。 (后人评价:孔子的“德治”与今天...
『
阅读全文
』...
《论语》选读之“仁者爱人”课文原文阅读及配套练习
[2020-02-19] [阅读次数:4633]
仁者爱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
『
阅读全文
』...
《论语》选读之“知其不可而为之”课文原文及配套练习
[2020-02-19] [阅读次数:2639]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子后,不敢不告也!”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
『
阅读全文
』...
《论语》选读简答题大全
[2019-11-06] [阅读次数:1729]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仁者爱人》) ②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 ③子贡曰:“如...
『
阅读全文
』...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课文原文之周而不比
[2020-06-15] [阅读次数:2667]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
『
阅读全文
』...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课文原文之知其不可而为之
[2019-08-04] [阅读次数:4091]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子后,不敢不告也!”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
『
阅读全文
』...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课文原文之中庸之道
[2020-06-15] [阅读次数:3791]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 子曰:“过犹不及。”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有子曰:“...
『
阅读全文
』...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课文原文之沂水春风
[2019-08-04] [阅读次数:6014]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
『
阅读全文
』...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课文原文之学以致其道
[2019-08-04] [阅读次数:1845]
子夏曰:“百工居肆(1)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19?7) 【译文】 子夏说:“各行各业的工匠住在作坊里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来撑握道。” 【原文】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14?24) 【译文】 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
『
阅读全文
』...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课文原文之仁者爱人
[2019-08-04] [阅读次数:3263]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
『
阅读全文
』...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课文原文之求诸己
[2020-06-15] [阅读次数:2056]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4?14)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评析】 这是孔子对自己和自己的学生经常谈论的问题,是他立身处世的基...
『
阅读全文
』...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课文原文之克己复礼
[2019-08-04] [阅读次数:2815]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评:指出克己复礼的意义和具体内容。 礼的两层含义:礼仪和礼节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
阅读全文
』...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课文原文之君子之风
[2019-08-04] [阅读次数:2569]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鄙夫可与事...
『
阅读全文
』...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课文原文之诲人不倦
[2019-08-04] [阅读次数:2999]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子曰:“有教无类。”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
『
阅读全文
』...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课文原文之高山仰止
[2020-06-15] [阅读次数:3230]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
阅读全文
』...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课文原文之为政以德
[2020-06-15] [阅读次数:8413]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
『
阅读全文
』...
《论语》选读原文和翻译(作文素材)
[2019-08-01] [阅读次数:1378]
一.仁 仁者爱人 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zhì)。子曰:“知人。” 樊迟问老师什么是仁。孔子说:“爱别人就叫仁。”樊迟又问什么叫智。孔子说:“了解别人就叫智慧。” 2.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3....
『
阅读全文
』...
《论语》选读各章思想观点概要整理(高二语文选修)
[2017-05-24] [阅读次数:982]
整理者:尹瑞文 为政以德 1、统治要以身作则,施行德政,百姓自然得到教化。 2、最佳治国方略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即施行德政。 3、德政的具体做法如下: (1)敬事而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 (2)既要在物质上使百姓富裕,更要在精神方面施行教化,两者都重要,但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
『
阅读全文
』...
《翻越“高墙”以道德立世》高中作文范文(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
[2017-05-10] [阅读次数:635]
姓名:陈婕 学校:广州市第二中学 指导教师:徐华 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 翻越“高墙”以道德立世 当康德让“头上的星空”与“心中耳朵道德律”扎根内心时,也暗含了道德为一种美好信仰的态度。然而在与发展愈复杂的社会中,道德,于很多人看来不甚美好。道...
『
阅读全文
』...
《论语》十二章翻译
[2016-09-01] [阅读次数:685]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
阅读全文
』...
《论语》十二章解读及译文
[2016-09-01] [阅读次数:1550]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
『
阅读全文
』...
《高中老师新解论语》之“吾党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2016-06-22] [阅读次数:687]
子在陈①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②狂简③,斐然④成章,不知所以裁⑤之。” 【注释】 ①陈:古国名,大约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一带。 ②吾党之小子:古代以500家一为党。吾党意即我的故乡。小子,指孔子在鲁国的学生。 ③狂简:志向远大但行为粗率简单,没有礼的约束。 ④斐然:斐,音fě...
『
阅读全文
』...
读《论语》心得 (教师随笔)
[2016-04-02] [阅读次数:782]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粮仓)与乘田(管理牲畜)。他虽然生活贫苦,但好学上进善于取法他人,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
阅读全文
』...
《论语》十二章注释
[2016-03-16] [阅读次数:1250]
《论语》①十二章 1.子②曰:“学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⑥乎?”(《学而⑦》) 注释:①《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它以语录体、...
『
阅读全文
』...
论语文低效教学
[2016-03-05] [阅读次数:574]
摘 要:语文低效教学,误导了人们对语文教育本质和主要使命的认知,影响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追求的走向,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随着语文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深人,语文低效甚至无效教学并未真正销声匿迹。本文试图从传统文化源头上去探寻语文低效教学甚或无效教学的原因,分析阻碍语文教学改革走向...
『
阅读全文
』...
浅说“教师劳动与教师道德”
[2016-02-29] [阅读次数:453]
教师也是体情并有的社会人,所以他的劳动既有自身的需求也有社会的需要。这两种需求则是搭载在教师劳动这个载体之上的,并且社会需求又高于自身需求。因此怎样摆放教师劳动与教师道德的关系,确是衡量教师素质的关键。 在改革开放硕果累累的今天,教师劳动的目的一方面是自身的物质文化生活需...
『
阅读全文
』...
做道德人圆强国梦 学生随笔
[2015-10-14] [阅读次数:418]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第一职业中学校 张少雄 指导老师:何小红 有人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也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更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文明素质。没错,一个真正强大、令人尊敬的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水平的进步是不可能...
『
阅读全文
』...
读《论语》有感 (学生随笔)
[2015-07-30] [阅读次数:656]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课为《论语十二章》,其中有两章,我认为是孔子的自我介绍,就是孔子的自传。 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三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
阅读全文
』...
论语读后感 高一习作
[2015-06-18] [阅读次数:579]
《论语》从古至今颇受欢迎,它的深刻含义早已悄无声息地包含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可能我们不曾将《论语》整篇读完,但反在自己有限的阅读中,你便发现了它之所以耐人寻味的原因。它之所以影响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原因,它之所以常驻文坛、永垂不朽的原因。 《论语》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书?为什么被古...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