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伶官传序 教案 教学设计、导学案

 【学习目标】1.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掌握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2.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论证特点;3.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在反复诵读中理欧阳修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及文中警句对人生的启示。    【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词类活用,以及“其”“盛”“而”等多...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理清全文思路,分析论证结构。体会古代散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    2.通过讨论交流能归纳出文章的写作主旨。    3.借助课文警句写出课文给自己的人生启示。    【学习重难点】    1.读懂内容,能分析文章的思路。(重点)    2.能说出文章的...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相关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语法现象,理清文章脉络。    2. 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论证来论证文章中心论点的写作手法。    3. 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疏...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积累并掌握本课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2、培养阅读文言文的习惯和语感,积累文化常识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举出后唐庄...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积累并掌握本课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2、培养阅读文言文的习惯和语感,积累文化常识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的相关文言知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特殊句式等。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及意图。    2、从选材、论证方法等角度,分析文章精妙的构思,体会文章的论证力度。    3、学习文章以散体写史论的方法,以及作者积极关注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的...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掌握“原、所以、恨、函、抑、本”等文言词语,判断句、被动句等特殊句式,疏通文意,理解作者观点。    2、品味语言,感受本文行文抑扬顿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后唐庄宗的叹惋之情和借史讽喻的苦心。(重点)    3、了解史论文以史带论、以史论证的特点,深入理解、体会“忧劳兴...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提升阅读能力。    2、理清论证思路,探究庄宗成败的原因。(重点)    3、理解作者以史为鉴的作序初衷。(难点)    教学方法:    1.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堂提问、点拨法,掌握文中重要文言知识    2.通过合作探究,分析文章逐层递进的论证方法...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教给学生做人和做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任务一:在得天下的过程中,具体写了哪几件事?    908年,23岁,受命继志。    912年,27岁,系燕父子以组。    923年,38岁,函梁君臣之首...
阅读全文』...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原、赐、负、抑、遗、系6个实词    2.积累归纳:与、其、归、易、告5个词的义项和用法。    能力目标    1.学习掌握词类活用的文言语法现象(名词活用为动词)。    2.体会正反说理突出中心的写法,并背诵课文第三节。    德育目标...
阅读全文』...

 【导学目标】:    1、积累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2、理清全文思路,分析论证结构。    3、理解文章的含义,把握作者总结的历史教训。    预习案    1、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 ,晚年号 &n...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常见文言现象,积累精彩语句。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合作探究,学习本文对比论证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本文阐述的道理,思考对人生的启示。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合作探究,学习本文对比论证的写作方法。    【...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理清文本的论证思路    2、诵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3、理解文章的观点,明确写作目的。    【学习过程】    一、导入:英国培根在《培根随笔》中说:读史使人明智。杜牧读六国之史,明白了骄奢暴虐可以亡国;苏洵读六国之史,看到了勇于抗敌才可以兴国。那么欧阳修...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分析课文结构,体会古代散文“散而不乱、气脉贯通”的特点;体会“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深刻寓意。    2、过程目标:采用诵读、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
阅读全文』...

 【学习指引】    《五代史伶官传序》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的第二篇课文。历史上有一些朝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如秦朝,如五代之后唐,其速亡的历史教训令后人感叹不已,常引以为鉴。这一课的两篇课文,分别对秦朝和后唐灭亡的历史教训进行总结,得出了各自的结论。阅读课文...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掌握“原、所以、恨、函、抑、本”等文言词语,判断句、被动句等特殊句式,疏通文意,理解作者观点。    2、品味语言,感受本文行文抑扬顿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后唐庄宗的叹惋之情和借史讽喻的苦心。    3、了解史论文以史带论、以史论证的特点,深入理解、体会“忧劳兴国,逸豫亡...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掌握“原、所以、恨、函、抑、本”等文言词语,判断句、被动句等特殊句式,疏通文意,理解作者观点。    2、品味语言,感受本文行文抑扬顿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后唐庄宗的叹惋之情和借史讽喻的苦心。    3、了解史论文以史带论、以史论证的特点,深入理解、体会“忧劳兴国,逸豫亡...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词类活用的文言语法现象。    2.体会正反说理突出中心的写法。    3.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语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的相关文言知识:一词...
阅读全文』...

 【预习指导】    《五代史伶官传序》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的第二篇课文。历史上有一些朝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如秦朝,如五代之后唐,其速亡的历史教训令后人感叹不已,常引以为鉴。这一课的两篇课文,分别对秦朝和后唐灭亡的历史教训进行总结,得出了各自的结论。阅读课文...
阅读全文』...

 《伶官传序》选自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以此借古讽今,警示当世。沈德潜评论本文:“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这一篇史论文,无论...
阅读全文』...

 一、知人明史,引发思考    1.导入雨果在他的著名小说《笑面人》中写道:“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而余秋雨在《艺术创造工程》中则更为温和地说:“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历史给了我们无限的思考,指引着我们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前行。一千年前的欧...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理清文本的论证思路    2、诵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3、理解文章的观点,明确写作目的。    【学习过程】    一、导入:英国培根在《培根随笔》中说:读史使人明智。杜牧读六国之史,明白了骄奢暴虐可以亡国;苏洵读六国之史,看到了勇于抗敌才可以兴国。那么欧阳修...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常见文言现象,积累精彩语句。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合作探究,学习本文对比论证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本文阐述的道理,思考对人生的启示。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合作探究,学习本文对比论证的写作方法。    【...
阅读全文』...

 【素养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及意图。    2.从选材、论证方法等角度,分析文章精妙的构思,体会文章的论证力度。    3.学习文章以散体写史论的方法,以及作者积极关注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从选材、论证方法等角度,分析文章精...
阅读全文』...

 【素养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及意图。    2.从选材、论证方法等角度,分析文章精妙的构思,体会文章的论证力度。    3.学习文章以散体写史论的方法,以及作者积极关注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从选材、论证方法等角度,分析文章精...
阅读全文』...

 【预习指导】    独立研读文本,依据导学案要求,做好标记和勾画。    【学习目标】    1.强化重点字词、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明确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厘清史实,把握作者以史为证得出的历史教训,积累...
阅读全文』...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欧阳修和后唐兴亡史,把握本文的写作目的;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疏通一二段文意并掌握主要内容。    【课前预习】    1.知人论世: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吉水人...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理清文本的论证思路    2、诵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3、理解文章的观点,明确写作目的。    【学习过程】    一、导入:英国培根在《培根随笔》中说:读史使人明智。杜牧读六国之史,明白了骄奢暴虐可以亡国;苏洵读六国之史,看到了勇于抗敌才可以兴国。那么欧阳修...
阅读全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欧阳修及《新五代史》;了解唐末五代及北宋的历史背景;掌握课文重点实词、虚词及各种文言现象;疏通文章大意。    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解作者的观点及以史鉴今、对比论证的手法;解读作者的深刻寓意。    审美鉴赏与创造 理解文章的论证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    培养学...
阅读全文』...

 从容说课:  《伶官传序》是北宋中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名篇佳作,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先得天下,后失天下的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而非如薛居正在〈〈旧五代史〉〉中言取决于天命),“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其精辟的、引人共鸣的结论和历史...
阅读全文』...

 芜湖一中 琚书萍  【教学目标】  1.通过后唐庄宗的成败阐述盛衰在于人事的道理。  2.学习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  3.理解文中的名言警句对人生的启示。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本文充分运用对比手法说理抒情。  2.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启迪人性。  【教学方法】朗读法 讨论法...
阅读全文』...

 年级:高二 编写:谢一彰 审定:高二语文备课组 编制时间:2013--1  班次: 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明确本文的中心,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3.理解文章的含义,把握作者总结的历史教训。  4、背诵文中重点段落,...
阅读全文』...

 内容:《伶官传序》 课时:2   主编 :高一备课组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写作意图】  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借古讽今,讽谏当时北宋王朝的执政者要以史为鉴。  【学习目标】1.理解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
阅读全文』...

 设计人:何绪奇  一、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本文布局谋篇的特点   2、本文是史论,是借古讽今之作,理解文中阐发的“盛、衰”、“得、失”、“成、败”、“损、益”、“兴、亡”的道理。   3、 理解“满招损,谦受益”、“...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文言现象。  2.学习本文严谨的议论结构。  3.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  B案  一、走进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坛公认的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吉水(现在江...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了解欧阳修在宋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和作者写作本文给伶人立传的目的。  2、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用法以及特殊句式。  3、理解文章的含义,把握作者总结的历史教训。  4、背诵文中重点段落,准确记忆文中的名言名句。  教学重难点:如何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 &nb...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了解欧阳修在宋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和作者写作本文给伶人立传的目的。  2、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用法以及特殊句式。  3、理解文章的含义,把握作者总结的历史教训。  4、背诵文中重点段落,准确记忆文中的名言名句。  教学重难点:如何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 &nb...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其用法  2.学习本文严谨的议论结构  3.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   学习重点:   1.文中的关健字、词、句:   2.文章的议论思路。   自主模块   1.关于“序”   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
阅读全文』...

 教学目的:   1、掌握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   2、学习本文严谨的议论结构,学习本文布局谋篇的特点。   3、理解文中阐发的“盛”“衰”;“得”“失”;“成”“败”;   “损”“益”;“兴”“亡”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文中关键字、词、句。  2、如...
阅读全文』...

 一、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认识“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观点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树立“兴亡之理在于人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知识目标:掌握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其用法,学习本文严谨的议论结构。...
阅读全文』...

   许志  教学目标:  1. 了解欧阳修其人和历史背景  2. 熟读课文  3. 了解作者的历史观  ...
阅读全文』...

  温淑娜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其用法;  2.学习本文严谨的议论结构;  3.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  (1)《书》曰: &n...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理解识记常见文言词语、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本文严谨的议论结构。  3、了解作者观点及对人生的启示。  相关知识:  1、关于序  序是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读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了解欧阳修在宋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和作者写作本文给伶人立传的目的。  2、诵读课文,掌握本文的重点文言词句。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作者: ...
阅读全文』...

 教案设计者:张含光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理解典型的文言句式。  2、学习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3、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语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教学重点:  理解...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 了解欧阳修和《新五代史》;  2、 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3、 学习快速寻找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4、 艺术借鉴:  ○1、论据的典型性;  ○3、论证方法:例证法(摆事实),引证法(讲道理),对比论证法;  ○3、清晰的论证结构;  ○4、论证语言:语言委婉,气...
阅读全文』...

 一、导语:李清照有一首《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在乌江自刎前,曾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的惨败,同学们记得吗?   生:“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   师:其实,不只是项羽,很多帝...
阅读全文』...

   一、通假字  1.及仇雠已灭 “雠”同“仇”,仇敌   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无”通“毋”  二、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1.负而前驱 前:向前  2.仓皇东出 东:向东  3.一夫夜呼 夜:在夜里  动词作名词  1.而告以成功 成功:成功的消息  使动...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欧阳修了解欧阳修在宋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和作者写作本文给伶人立传的目的。  1.德育目标: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知识目标:  A.掌握实词:原,恨,其,乃,纳,何其,函 组 告,抑,忽微,逸豫。   B.多义词:与,归,...
阅读全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单元设计    一、整体把握    1、教材解读    本单元主要从形与神的角度欣赏古代散文。散文之“散”,表现了自然从容、姿态横生之美,并没有刻意安排的痕迹,而内中自有很强的思想逻辑和情感逻辑,要细细体味。    2、目标定位    (1)认识古代散文...
阅读全文』...

 》点此浏览本课其他备课参考资料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